湘教版地理必修1课件:4.1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必修1课件:4.1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2-20 14:1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目标导航预习导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聚落。
(1)概念: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2)组成: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3)分类:按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市和乡村。
2.表现。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预习交流
我国的古村落遗址为什么大多分布在河谷阶地上?
提示:河谷阶地既近水源,又不会被洪水淹没;同时,河流还具有军事防御的作用。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等,其中地形的影响最为深刻。
(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
2.我国交通线路的分布。
我国交通线路的空间分布表现出西部稀疏、东部稠密的特点。
3.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和形态的影响。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预习交流
下图中A、B、C三种铁路选线方案,哪一个相对合理?说明理由。
?
?
?
?
?
提示:C方案合理。A方案线路最短,但要跨越山顶附近,地形坡度大,给铁路的修建和运营带来很大困难,工程造价高;B方案线路较长,且穿越山地的鞍部,地形坡度也较大;C方案线路也较长,但所经地区地形坡度最小,工程造价低。相比较而言,C方案合理。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主题一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不同地形区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对聚落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如高原地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呈狭长的条带状;山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平原则是聚落分布的最密集区。下面图甲是某山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图乙是某平原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 (1)结合材料探究:
①分析图甲中A处的聚落形态及形成条件。
②说明山区聚落和平原聚落的主要差异,并简要分析原因。
提示:①条带状。位于河流沿岸,水资源丰富;河漫滩地形,地势相对平坦,土壤肥沃。
②平原地区地势平坦,相对开阔,聚落的分布、规模受地形的限制较小,因而分布相对密集,规模也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格局。山区地形较为复杂,地势起伏较大,聚落多分布于山间盆地或谷地等相对平坦的地区,因而聚落的分布较为分散,规模较小。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材料二:塔里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
?
?
?
?
?
(2)结合材料探究:
①塔里木盆地中,聚落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和交通线路有什么关系?
②除地形外,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还有哪些?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提示:①聚落呈串珠状分布于盆地边缘的山前冲积扇、洪积扇上,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各城镇之间有交通线路相连,交通便利。
②如自然因素中的水源、气候、河流等,人文因素中的交通、农业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社会经济等。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迁移与应用
下图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城镇带规划示意图。图中显示乌鲁木齐以西城镇带已初步形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是(  )。
?
?
?
?
①公路与铁路的兴建 ②山麓地带水源较丰富 ③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 ④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解析:交通是促进城市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新疆水源比较紧张,人口密集地区往往水源充足。西气东输工程能促进沿线地区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植被的保护,对城市带形成影响不大。
答案:A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主题二 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交通线路的分布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其中自然因素的影响已减弱,社会经济因素已成为决定性因素,技术因素是保障。下面为某区域交通线路示意图( 的大小代表城镇的规模)。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1)结合材料探究:
①该区域既有平原又有山区,两种地形对交通线路的选择有何不同影响?
②该区域有河流发育,若山区有断层带,修建道路时应如何处理与水文、地质的关系?
③图中a、b两处弯曲是否合理?该交通线为何绕道经过甲、乙两地?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提示:①平原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市发展的关系;山区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或开凿隧道。
②线路应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③图中a处弯曲不合理。平原地区交通线应尽量避免弯曲,减少线路长度;b处弯曲合理,陡坡处交通线应呈“之”字形弯曲。该交通线绕道经过甲、乙两地是为了通过当地居民点,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材料二:交通线的选择和规划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佳方案。下图为某区域铁路选线时的四种候选方案示意图。
?
?
?
?
(2)结合材料探究:
①从造价、路程、环境等方面,评价A、B、C、D四个铁路建设规划方案的优缺点。
②根据以上的分析,铁路建设规划方案最佳的是      。?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提示:①A方案线路最短,但穿越西侧的山地;若要完成山地段铁路线路的建设,需要开凿隧道,或者在陡坡上铺设铁路,技术要求与造价都很高,且对坡地的植被破坏大,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B方案线路较短,绕开了城市,避免造成城市的交通拥堵;在山地段与等高线平行,沿线坡度小、工程量小,技术要求不高。C方案是四个方案中线路最长的,且穿过河流,需要架桥,造价高。D方案线路经过的居民点多,交通量较大,但北段铁路穿过城市中部,易引起城市内部的交通拥堵。
②B(2016·山西太原模拟)读我国东南地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
?
?
?
?
(1)图中聚落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
A.沿山脊线分布 B.沿等高线分布
C.分布在河流的凸岸 D.分布在河流的南岸
(2)影响图中公路走向的因素主要是(  )。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河流 ④聚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C (2)C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读某村落分布示意图,完成第1~2题。
?
?
?
?
1.图示村落的形态特点是(  )。
A.呈多边形 B.呈带状
C.呈环形 D.呈团状问题导学12345当堂检测2.该村落按图示分布的原因是(  )。
A.在山区由于地形的影响,村落顺河谷而建
B.平原面积开阔平坦,便于农耕
C.为逃避野兽袭击而建在山口
D.为防洪水,村落建在山脊
解析:由图可知,该区域村落的形态呈带状分布;对于山区来说,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谷地带适宜聚落形成与发展。
答案:1.B 2.A问题导学12345当堂检测在下图所示的区域内,准备修建从甲城(28°N,120.5°E)到乙城的铁路。据此完成第3~4题。
?
?
?
?
?
3.在图中所示的四条备选线路中,最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问题导学12345当堂检测4.一般来说,影响现代铁路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水文因素
C.气候因素 D.经济因素
解析:第3题,四条线路中,①②坡度太大,④距离太长,综合考虑,③最合适。第4题,一般来讲,影响现代铁路布局的主导因素为经济因素。
答案:3.C 4.D问题导学12345当堂检测5.读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
?
?
?
?
(1)该地区计划修建b镇到a镇的公路,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    较合理,理由是 。?
(2)修建b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走直线,绕道经过c镇的原因是 。?
(3)影响修筑a—b与b—d两条同等级公路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A.占用土地 B.工程造价
C.民工数量 D.技术水平问题导学12345当堂检测答案:(1)② 地势平坦
(2)主要考虑经济因素,更大地发挥公路的经济效益,方便c镇居民出行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