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课
追寻美术家的视线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了解美术家观看、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及其在作品中的反映。
2、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与探究——审美与表达——实践与拓展”教学过程,逐步引导学生自主感受、自主发现、自主探究,从而达到自主鉴赏的能力。21教育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和探索、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2学情分析
高中生在智力发展、情感表现、意志表现、个性特征和语言表达等方面已经基本成熟,并具有较强的概括能力和观察力,已有的知识储备已初步具有自我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美术家对相同题材作品的不同处理、表现形式,以及这种差异的文化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美术家表现世界的独特视角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展示视频,创设教学情景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家笔下的荷塘月色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经历了无数个夜晚,特别是在月夜下,月亮带给我们每一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为什么
活动2【讲授】情景感悟
引导学生分析面对同一主题“月夜”为什么同学们看到的、谈到的、画出来的都各不相同,并且进一步让学生分析,造成这些差异原因是什么 21cnjy.com
活动3【讲授】进入课题
让学生思考,面对同一主题、内容、美术家是如何表现的
板书课题:追寻美术家的视线
欣赏生活中四组不同主题的图片:月夜、婚礼、母子、聚会
启发引导学生思考:美术家如何表现 。
活动4【活动】分组
教师明确各组课题:
月夜、婚礼、母子、聚会
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主题研究学习。
活动5【活动】小组合作
第一组
主题:月夜
研究作品《星空》《月华图》
问题:1、请比较两幅作品的异同点(如材质、构图、色彩、笔触)
2、两幅作品各自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第二组
主题:婚姻生活
研究作品《阿诺芬尼夫妇》《高士图》
问题:1、两幅作品各自体现了什么样的文化背景
2、《阿诺芬尼夫妇像》《高士图》构图体现了什么
第三组
主题:圣母子
研究作品《圣母子》《小考佩尔圣母》
问题:1、你比较喜欢哪一幅 为什么
2、请用其它艺术形式
活动6【讲授】探究学习
第一组
主题:月夜
研究作品《星空》《月华图》
问题:1、请比较两幅作品的异同点(如材质、构图、色彩、笔触)
2、两幅作品各自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第二组
主题:婚姻生活
研究作品《阿诺芬尼夫妇》《高士图》
问题:1、两幅作品各自体现了什么样的文化背景
2、《阿诺芬尼夫妇像》《高士图》构图体现了什么
第三组
主题:圣母子
研究作品《圣母子》《小考佩尔圣母》
问题:1、你比较喜欢哪一幅 为什么
2、请用其它艺术形式表现母子情这个主题。
第四组
主题:聚会
研究作品《乡间音乐会》和《草地上的午餐》
问题:1、画中人物的视线方向一样吗 对作品表现会产生什么影响 2、以平时“聚会”相比较,谈谈对《乡间音乐会》和《草地上的午餐》作品的理解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师参与小组讨论,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就学生讨论过程中的遇到的疑难问题及时给于帮助、引导。
活动7【活动】小组交流
教师对学生的讲述进行表扬、鼓励学生就画面内容和艺术家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活动8【讲授】点评总结
教师就小组交流发言情况纳总结。
透过美术家的视线看到了什么
凡高——噪动不安
金农——孤寂冷清
扬凡爱克——神圣
卫贤——和谐
丢勒——神性
拉斐尔——人性
乔尔乔内—浪漫诗意
马奈——现实理想
引导学生思考:造成美术家视线不国原因何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