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养蚕经验交流会 教案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讨论蚕一生的变化;
能通过图画和文字整理、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科学知识:
知道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变态;
知道昆虫的外形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为自己长时间观察研究获得的成果而自豪;
能正确看待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新设计
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的科学信息;
学情分析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了基本的养蚕方法。对蚕的生活习性也有一定的研究。学生基本了解了蚕的一生。
重点难点
重点:交流养蚕经验,了解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变化。
难点:能将自己的养蚕记录进行整理、分析。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一、引入交流会
谈话:同学们,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你们养的蚕宝宝都变成什么了呀?在这期间一定是收获不小,积累了不少经验吧?今天我们就来开个养蚕经验交流会。(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 二、学习新课
1.共同交流蚕一生的变化过程。
(1)提问:在这一个多月的养蚕活动中,你们一定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谁能给大家说说蚕都经过了哪些变化?
提示问题:最初是什么样子的?(卵)颜色逐渐有什么变化?刚刚孵出的蚕宝宝是什么样子的?在成长中有什么变化?你还发现了那些有趣的现象?
(2)学生翻看自己的观察活动的记录,分组讨论。
(3)师生交流养蚕的发现。
(4)教师将学生的发现有重点的记录。
(5)讨论:通过大家这段时间的养蚕活动,你们发现蚕的一生要经过几次变化?
2.指导学生把蚕的一生画下来。
(1)谈话:我们知道蚕的一生要经过多次的变化,在养蚕的过程中,我们很多同学也写了养蚕日记,那么谁能用个比较简单明了的方式说明蚕的一生变化呢?
(2)看书第28页上图,书上是用什么方式来记录的?
(3)讨论:那你还能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说明蚕的一生?
(4)学生分组讨论。
(5)学生把蚕的一生用图画画下来,要求标明哪个阶段比较有代表性。
(6)展示学生有创意的记录形式。
3.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指出,形成昆虫概念。
(1)我们在养蚕中发现蚕最有意思的是会结个茧,出茧后于之前完全两样,这种变化过程科学上叫做“变态”。
(2)提问:你还见过哪些动物有这样的变化?
(3)对照书上28页下图说说蝴蝶一生有哪些变化?
(4)讨论:蚕和蝴蝶的一生很相似,蚕蛾和蝴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5)小组讨论,进行比较。
(6)根据学生对蚕蛾和蝴蝶的比较,总结昆虫的特征,形成昆虫概念。
(7)出示各种虫子的图片,判断:哪些虫子属于昆虫?说说理由。三、综合小结
谈话:在我们养蚕的这段时间,全班有的同学是从蚕卵一直养到产卵结束,经历了蚕的一生过程,有了很多发现,但有些同学没能完整的饲养成功,谁能说说自己这段时间养蚕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课件14张PPT。(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课件养蚕经验交流会蚕的生长过程--卵--蚕--蛹--蛾蚕的身体结构蚕的养殖过程蚕宝宝孵化了
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宝宝黑黑的像蚂蚁,
我们称为「蚁蚕」,身上长满细毛,
约两天后毛即不明显了。蚕宝宝长大了
蚕宝宝以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变成白色,
一段时间后她便开始脱皮。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
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 蚕宝宝结茧了
五岁幼虫需二天二夜的时间,才能结成一个茧,
并在茧中进行最后一次脱皮,成为蛹。脱皮吐丝作茧成茧蚕宝宝破茧而出
约十天后,羽化成为蚕蛾,破茧而出。出茧后,
雌蛾尾部发出一种气味引诱雄来交尾,交尾后
雄即死亡,雌蛾约花一个晚上可产下约500个卵,
然后也会慢慢死亡。 产卵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