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摆 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知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则快。
2. 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科学探究:
1. 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做出假设。
2. 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能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
3. 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4. 能够用适当的方式,准确如实地公开自己的研究过程与结果。
科学态度:
1. 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
2. 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
3. 在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时能和其他人进行集体合作。
学情分析
我校四年级学生通过近两年的科学课学习,有了一定的操作能力,但对实验的自主设计能力还有欠缺,对现象的描述还偏向于表面化,教师应指导学生设计的方法及深入观察,去发现实验的本质特点。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时,要充分进行小组交流,在交流中完善自己的设计及观察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按照“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分析-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探究发现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的关系。
难点:设计“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关系”的实验。
教学过程
小学科学课程基本理念是以探究式的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所以本节课的学法我主要采用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再辅以课件教学,突破难点。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设计、讨论、实验、收集数据、交流、分析,充分利用小组间的相互合作、探究,拓宽学生的视野,完成实验设计方案,同时顺利完成实验操作、数据的收集、分析,得出结论。
4.1.2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复习导入,亲手制摆
1. 出示秋千动态图,提问: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物体的运动方式,说一说这张图中秋千的运动形式是什么?(摆动)
2. 出示摆,谈话:像秋千这样运动形式为摆动的物体,我们称为摆。(介绍摆线、摆锤)
3. 追问:那怎样才能说是摆摆动了一次呢?
4. 谈话:看来同学们对我们前面学习过的与运动有关的内容都掌握了,那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个摆,并让它摆动起来呢?
5. 谈话:请同学们取出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材料,小组合力制作出一个摆吧。
活动2【讲授】(二)初次体验,感受摆摆动的快慢
1. 谈话:让我们一起来检测一下你们制作的摆摆动的情况。老师会计时15秒,组内小声记录摆摆动的次数。
2. 小组汇报。(板书)
3. 谈话:相同时间内,有的摆摆动的次数多,有的摆摆动的次数少,也就是说有的摆摆动的快,有的慢。
活动3【活动】(三)提出问题,做出假设
1. 提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你们认为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2. 小组商量一下,说出你们组认为与摆的快慢关系最大的因素。
3. 小组交流汇报。(板书)
活动4【活动】(四)小组合作,设计实验
1. 提问:如果研究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那么我们如何来设计这个实验呢?在验证的时候哪个因素改变,如何改变?哪些因素不改变,如何不变?
2. 谈话: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针对“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什么有关系”设计实验,完成实验设计单。
3. 小组交流、补充。(在实验中哪个因素改变,哪些因素不改变?如何保证?)
4. 根据学生的交流,提问如何改变实验因素,保证不变因素。
5. 谈话:我们在实验的时候,只改变要研究的那个因素,而其他的因素都不改变,这种实验方法叫做对比实验,在对比实验中要注意控制改变因素与不变因素。
活动5【活动】(五)动手验证,得出结论
1. 出示实验步骤,谈话:摆线的长短究竟与摆的快慢有没有关系,同学们设计了实验的方案,现在根据同学们的设计,我们一起来小结一下这个实验的步骤。
2. 分工,小组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
3. 分组汇报实验结果:长度、摆动的次数,分析数据,我们得出了什么结论?
4. 小结:看来,在摆锤重量、摆角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摆的快慢与与摆线的长短是有关的。摆线越长,摆摆动的越慢;摆线越短,摆摆动的越快。
活动6【练习】(六)拓展应用
1. 谈话:我们有一种计时工具叫做摆钟,它是依靠摆动来带动指针运行的。那么,如果摆钟时间比正常时间走得慢了,我们需要怎么调整呢?
2. 出示节拍器,那么我们想让节拍器打拍子更慢一些呢?
3. 小结谈话:今天,我们经历了一次完整的科学探究,我们来回顾一下探究的全过程,首先,发现问题-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然后提出假设,通过设计实验,实验进行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今天我们学习到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实验方法叫做对比实验,最后通过我们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下节课,我们将利用今天学习的实验方法,对其他的假设进行设计并验证,有问题吗?
课件9张PPT。摆 5. 摆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摆线摆锤摆角假设摆的快慢与 有关摆线长短 思考:1. 哪个因素改变?哪些因素不改变?2. 如何改变?
如何不变?1. 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
2. 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实验步骤:1. 固定好摆。
2. 确定摆角度数,测量摆长,记录15秒内摆摆动的次数。进行3次。
3. 不改变摆角度数,改变摆长并测量,记录15秒内摆摆动的次数。进行3次。
4. 计算两组实验平均值得出最后结果。
5. 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分工:1. 一人操作摆。
2. 一人计时,发令开始、停。
3. 一人数摆动次数。
4. 一人记录。
5. 实验完成后,组内共同分析数据。
组织语言,选一人汇报交流。
实验时,请低声交流! 摆锤、摆角不变的情况下,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