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 1.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反证法
(1)反证法证明的定义:先假设要证明的命题不成立,然后由 出发,结合已知条件,应用公理、定义、定理、性质等,进行 ,得到和命题的条件
(或已证明的定理、性质、明显成立的事实等)矛盾的结论,以说明 不成立,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
(2)反证法证明不等式的一般步骤:①假设命题不成立;②依据假设推理论证;③推出矛盾以说明 ,从而断定原命题成立.此假设正确的推理假设假设不成立 2.不等式的证明方法——放缩法
放缩法证明的定义:
证明不等式时,通常把不等式中的某些部分的值 或 ,简化不等式,从而达到证明的目的.
3.放缩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有
(1)不等式的传递性;
(2)等量加不等量为 ;
(3)同分子(分母)异分母(分子)的两个分式大小的比较.放大缩小不等量 (1)反证法适用范围:凡涉及不等式为否定性命题,唯一性、存在性命题可考虑反证法.如证明中含“至多”,“至少”,“不能”等词语的不等式.
(2)注意事项:在对原命题进行否定时,应全面、准确,不能漏掉情况,反证法体现了“正难则反”的策略,在解题时要灵活应用.1.实数a,b,c不全为0的等价条件为 ( )
A.a,b,c均不为0
B.a,b,c中至多有一个为0
C.a,b,c中至少有一个为0
D.a,b,c中至少有一个不为0
解析:“不全为0”是对“全为0”的否定,与其等价的是
“至少有一个不为0”.
答案:D2.证明:三个互不相等的正数a、b、c成等差数列,则a,
b,c不可能成等比数列.
证明:假设a,b,c成等比数列,则b2=ac.
又∵a、b、c成等差数列
∴a=b-d,c=b+d(其中d公差).
∴ac=b2=(b-d)(b+d).∴b2=b2-d2.
∴d2=0,∴d=0.这与已知中a、b、c互不相等矛盾.
∴假设不成立.∴a、b、c不可能成等比数列.3.已知函数y=f(x)在R上是增函数,且f(a)+f(-b) f(-a),求证:a证明:假设ab.
当a=b时,-a=-b则有f(a)=f(b),f(-a)=f(-b),于是f(a)+f(-b)=f(b)+f(-a)与已知矛盾.
当a>b时,-a<-b,由函数y=f(x)的单调性可得f(a)>f(b),f(-b)>f(-a)
于是有f(a)+f(-b)>f(b)+f(-a)与已知矛盾.故假设不成立.
∴a (2)一定要熟悉放缩法的具体措施及操作方法,利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就是采取舍掉式中一些正项或负项,或者在分式中放大或缩小分子、分母,或者把和式中各项或某项换以较大或较小的数,从而达到证明不等式的目的.5.设f(x)=x2-x+13,a,b∈[0,1],求证:
|f(a)-f(b)|<|a-b|.
证明:|f(a)-f(b)|=|a2-a-b2+b|
=|(a-b)(a+b-1)|=|a-b||a+b-1|
∵0≤a≤1,0≤b≤1 ∴0≤a+b≤2,
-1≤a+b-1≤1,|a+b-1|≤1.
∴|f(a)-f(b)|≤|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