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12-20 16:4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观察与分析绘画作品中的“形”与生活中的“形”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究绘画中形的产生及表现规律。掌握在绘画中表现客观物象形体的基本方式与技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创作出反映一定个性的作品。学会从不同观察角度来发现“美”,从各种技法运用中表现对“美”的认知与判断,在尝试各种构图的相关练习中获得绘画造型的实践经验,了解绘画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够赏析绘画作品中的各种表现风格及手段,养成对客观物象形体特征的分析与探究的学习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版权所有:21教育】
2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所担任高一5个班美术课程,这5个班由不同初中学校学生组成,美术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美术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学生有一定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领悟能力较之初中有所提高,教学中要有意思的引导学生接受和吸收一些绘画乃至美术领域的内在高品质的文化,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学生对中、西方绘画构图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只留于表面,所以日常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问题的深入分析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物像的基本形体和结构及其比例关系。绘画中的构图。
教学难点:基本比例关系的掌握,物象进行夸张、变形处理。绘画构图中物象的取舍,不同框架的构图对表达绘画主题的作用与意义。21·cn·jy·com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及其分析
一、复习上节课的知识,视觉印象我们观察的深入程度有关,也跟我们的审美情趣有关。客观物象的轮廓在平面上呈现出外形,物象的外形轮廓在平面上具有封闭性特征。深入理解绘画中“形”的封闭性特征和正负形的关系。www.21-cn-jy.com
二、导入教学: 现代绘画之父保罗·塞尚曾说:“在自然里的一切形体都可以归纳成球体、立方体、圆柱体。在这种单纯的基础上学习绘画,人们才能画出一切想画的东西。” 从某种意义上说,塞尚无疑是正确的。面对大自然丰富、复杂的形体现象,如果没有几何构造的基础,我们很难正确理解和再现自然形态。然而这也不是绝对的,中国古代画圣吴道子在用线条勾画人物形象的时候,没有任何几何形体作为依据,同样也能创造出神形兼备的绘画作品。事实上,绘画中找“形”的方式可以归纳为空间分析与平面比较两种,即用几何形体对物象进行理解和通过比例来把握物象的形体关系。2-1-c-n-j-y
三、课件展示一些罐子、瓶子、水果等景物,教师把这些景物在黑板上用简单的几何形体归纳描绘出来,以此加深学生的理解。21*cnjy*com
四、课件展示:古希腊黄金分割律——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等于较大与较小部分之比,比值等于1∶0.618时我们能感受到物象具有视觉上的和谐之美。展示传统中国画中的“丈山尺树、寸马分人”和“立七坐五蹲三”、“三停五眼”等均是对绘画比例关系的经验总结。时装图中模特头部与全身高度的比例为1∶8,或是1∶10、1∶12,卡通画中人物形象的比例就更夸张了,任何比例均成为可能。21·世纪*教育网
教师总结:对于绘画中的比例问题,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不同意图的绘画表现需要不同的比例尺度,绘画中的比例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比例是画家用以观察的方法,而不是约束绘画表现的尺度。学生通过对作品中物象的基本形和不同比例关系的分析,进一步探究绘画中如何利用比例和基本形来加强对形的塑造和观察。形体与比例是我们在绘画中用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与归纳物象的“形”的特征的观察方式,而不是尺度。
五、参看教材第12~13页,然后引入谢赫《六法》中的“经营位置”。为什么不说是分布位置而称为经营位置?说明构图是个要动脑筋,考虑如何安排画面的环节。在绘画中取得好的题材,还不算万事大吉,紧跟着要研究主体部分放在哪里?次要部分如何搭配得宜?甚至空白处、气势、色彩、题词等等的细节都要反复推敲,宁可没有画到,但不可没有考虑到,这种推敲布置的过程即是一种经营。要解决的是要“取”什么的问题,这让我们自然而然地回到对物象“形”的观察之中,然后才是如何“取”的问题,即构图的方法。在绘画中构图的目的是:把构思中典型化了的人或景物加以强调、突出,从而舍弃那些一般的、表面的、繁琐的、次要的东西,并恰当地安排陪衬体,选择环境,使作品比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完善、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以增强艺术效果。构图是艺术传达的第一步,也是对构思的检验和修正。
六、介绍几种常用的构图形式:
1.平衡式构图
给人以满足的感觉,画面结构完美无缺,安排巧妙,对应而平衡。常用于月夜、水面、夜景、新闻等题材。
2.对角线构图 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同时也能使陪体与
主体发生直接关系。富于动感,显得活泼,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
3.九宫格构图 也叫井字构图
将被摄主体或重要景物放在“九宫格”交叉点的位置上。“井”字的四个交叉点就是主体的最佳位置。一般认为,右上方的交叉点最为理想,其次为右下方的交叉点。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构图格式较为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使主体自然成为视觉中心,具有突出主体,并使画面趋向均衡的特点。2·1·c·n·j·y
4.垂直式构图
能充分显示景物的高大和深度。常用于表现万木争荣的森林参天大树、险峻的山石、飞泻的瀑布、摩天大楼,以及竖直线形组成的其他画面。www-2-1-cnjy-com
5.曲线构图
画面上的景物呈S形曲线的构图形式,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使人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当需要采用曲线形式表现被摄体时,应首先想到使用S形构图。常用于河流、溪水、曲径、小路等。21教育网
6.框架式构图
用景物的框架做前景,能增加画面的纵向对比和装饰效果,使照片产生深度感。
7.斜线式构图
可分为立式斜垂线和平式斜横线两种。常表现运动、流动、倾斜、动荡、失衡、紧张、危险、一泻千里等场面。也有的画面利用斜线指出特定的物体,起到一个固定导向的作用。
8.放射式构图
以主体为核心,景物呈向四周扩散放射的构图形式,可使人的注意力集中到被摄主体,而后又有开阔、舒展、扩散的作用。常用于需要突出主体而场面又复杂的场合,也用于使人物或景物在较复杂的情况下产生特殊的效果等表现手法。21*cnjy*com
向心式构图
主体处于中心位置,而四周景物呈朝中心集中的构图形式,能将人的视线强烈引向主体中心,并起到聚集的作用。具有突出主体的鲜明特点,但有时也可产生压迫中心,局促沉重的感觉。
9.三角形构图
正三角形有安定感,逆三角形則具有不安定動感效果。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一面的几何形成安排景物的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斜三角形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灵活等特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0.交叉线构图
景物呈斜线交叉布局形式,景物的交叉点可以在画面以内,也可以在外。前者有类似十字型构图的特点,后者类似斜线构图的特点,能充分利用画面空间,并把视线引向交叉中心,也可引向画面以外。具有活泼轻松、舒展含蓄的特点。【来源:21cnj*y.co*m】
11.X形构图
线条、影调按X形布局,透视感强,有利于把人们视线由四周引向中心,或景物具有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放大的特点。常用于建筑、大桥、公路、田野等题材。【出处:21教育名师】
活动2【活动】课堂练习
组织学生进行尝试性的实践活动,提供几个水果、瓶子之类的简单物体,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试着对多个物象进行取舍,参照教材的几种构图框架去摆放,在此基础上大胆尝试不同的构图,把应了解绘画构图中物象的取舍与不同框架的构图进行创作尝试,然后相互交流、讨论,比较同一组物象在不同的构图中所带来的不同感受,并分析这种视觉感受产生的原因,更深一层地了解构图和适当取舍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