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第16课教育事业的进步 一个人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没有知识会有怎样的不同?
(提示:可从对他个人发展的影响、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两方面来谈)六十年代的学校今天的花园式的校园旧中国教育概况
(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服务,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 在旧中国,文盲占全国人口的90%,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只有20%,工农子女几乎被剥夺了入学的权利。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17年教育成就
(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强调学校必须向工农开门。
发展中小学与新建大批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并举。“文革”10年的教育事业
(遭受到灾难性的破坏,满目凋零)张铁生
1973年参加全国高考·“臭老九”
·“反动学术权威”
·“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停课闹革命”
1966年始大学连续4年不
招生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基础教育的概念
学前教育 【 】
基础教育 初等教育 【 】六年制
【 】三年制
中等教育
【 】三年制
小 学高 中初 中 幼儿园九年义务教育 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指明了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说明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基础教育的关注和重视。
1986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规定:“凡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有同学说:我们上学是家长和学校的事,家长和学校让上学就上,不让上学就不上。你认为对不对?为什么?上学是我们的自己的事,即是我们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也是我们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依法执行。希望工程 (Project Hope)99.5%98.5%3.58%义务教育成果不到20%仅为6%80%以上2000年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希望工程 (Project Hope) 截至2007年底,希望工程共收到海内外捐款近40亿元人民币,资助了贫困学生390万名,援建希望小学13000余所。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的现实意义 我在武汉市当市长的时候,做了很多招商引资工作,我问他们(外企)为什么喜欢到中国来投资。
他们曾经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办厂,但中国劳动力素质是最高的,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青年都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
---前教育部长周济招商的经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评价:
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
中国家实现“两基”,是一项史无
前例的创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基础教育的发展1986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到2000年,我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科教兴国”战略: 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并要求实施素质教育。意义: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重视教育、提高中国人民的素质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 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大发展什么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指专科、本科、研究生等高等学历层次的教育。大学之路,愈走愈宽。我国高校各层次人才统计情况 高等教育大
发展的表现从整
体上看高校数量大大增加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布局结构日趋合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办
学条件也有了明显提高试问:1、你知道和向往的我国高等名校有哪些?2、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我国已取得
了哪些喜人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课堂小结第16课 教育事业的进步一、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1、基础教育的发展
2、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二、高等教育的大发展
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各地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2000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从整体
上看高校数量大大增加
学科门内比较齐全
布局结构日趋合理另外:高校教学质量、办学效
益和办学条件也明显提高第16课 教育事业的进步
1教学目标
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规划及其成就;了解什么是“科教兴国”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素质教育;掌握邓小平“三个面向”;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2、理解邓小平“三个面向”题词的意义,认识青年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必要性;
3、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2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素质教育,产生这一问题的困难的原因是什么是素质教育,如何更有力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继续加以探讨的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国家实行素质教育目的、措施和经过等方面进行了解,其中关键是要学生理解实行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
3重点难点
重点:发展教育的政策、措施及成就;
难点:理解和领会《义务教育法》、三个面向、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意义,展望我国教育发展的前景。
4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教育事业的进步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阅读教材,完成知识梳理:
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指小学至初中教育)
20世纪80年代:措施:____年颁布实施《》
意义:各地__条件得到改善,___年,全国基本实现普及,我国的_、_教育发展水平已居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90年代以来:(1)实施____战略,提出把__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__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2)实施___教育。
高等教育的大发展:
(1)在邓小平亲自主持下,1977年冬恢复了在“文革”中被废除的
制度,以此为转折点,我国的高等教育迅速发展起来。
(2)整体水平: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相当的规模,学校___大大增加,__比较齐全,___日趋合理,教师的____和__也有明显提高。
二、互动提高:
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活动2【活动】教育事业的进步
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活动3【讲授】教育事业的进步
分享表达
1.教育的三个面向是谁提出的?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
2.高等教育的发展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活动4【测试】教育事业的进步
拓展提升
1.九年义务教育属于:()
A.小学教育B.基础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
2.我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在哪一年?:
A.1983年B.1986年C.1992年D.2000年
3.“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提出者是:
A.毛泽东B.邓小平
C.江泽民D.蔡元培
4.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
施“科教兴国”战略,明确提出把什么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A.科技B.教育C.文艺D.体育
5.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以什么为国策,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A、863计划B、希望工程
C、科教兴国D、科技兴国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有:
(1)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4)制定了《863计划》
活动5【作业】教育事业的进步
练习巩固:完成练习册、填充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