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舞记》视频课堂教学实录实录(录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观舞记》视频课堂教学实录实录(录像+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13 17:32:03

文档简介

执教:犀浦实验学校 康念菊老师
wmv文件,时长:45分29秒
有专家点评
青年教师值得借鉴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9 观舞记
四川 康念菊
46分58秒。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堂改革优秀课堂教学范例 犀浦实验中学康念菊主讲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了解舞蹈是以身体、神态、服饰表现内容的。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3.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欣赏本文优美生动的舞蹈艺术描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学生利用VCD、DVD搜集一些印度舞蹈、中国舞蹈,做好上课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推荐VCD、DVD:《印度婆罗多舞》《印度的士高》《建国五十周年获奖舞蹈精选》)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激发热情
  以舞导入:利用多媒体放映印度舞蹈,展示美丽、华贵的印度服饰;活力四射的印度舞蹈;神奇、绮丽的印度风情,让同学们产生浓郁的兴趣,很快进入兴奋状态。
  抓住这一契机,师问: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做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入新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确作者是谁,观谁的舞蹈。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后,谈初读的体会。
 局部欣赏,发展个性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语段,说为什么喜欢并大声朗读。同学们可能会喜欢如下语段:
  13段。因为这一段用生动优美的词语写出卡拉玛形体的美。
  16段。因为这一段从衣饰方面写出了舞蹈的美。
  17段。因为这一组排比句,它写出了卡拉玛神态的多变,舞姿的优美,舞艺的精妙。
  18段。这一段也是从形体方面的美来写的。
  讨论分析后,要求学生能用一个精辟的词语来进行概括。明确:飞动的“美”。
 小组交流,互问互答
  学生对还不理解的问题在四人小组上进行合作交流。
 集体探究,深入理解
  学生把小组交流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探究。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设计:
  ——2─5段连用四个排比句有什么作用?
  ——第7段究竟是什么意思?
  ——第17段,冰心奶奶说卡拉玛“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忘怀了自己还能理解,忘记了观众怎么行呢?
  对以上问题的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迁移,课堂延伸
  如果说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声响的话,那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是心灵之舞。只有心灵之舞才是真正的舞蹈。请问同学们,我们中国有这样的舞蹈吗?(学生可能会答:有。如果没有学生回答,老师可以提示:春节联欢晚会上你们看过这样的舞蹈吗?)
  有的,如杨丽萍的《孔雀舞》、黄豆豆的《丰收》等。为什么说他们的舞蹈是心灵之舞呢?
  明确:他们的舞蹈是整个身心的投入。杨丽萍的舞蹈不仅舞姿优美,而且还让人能感受到中国女性的美丽和温柔。黄豆豆的舞蹈,让人感受到中国男儿强壮的体魄和力量,感受到中华男儿坚强不屈的精神。
  学生讨论回答后,欣赏一段舞蹈,要求学习冰心奶奶,用优美的词语来表现自己所看到和所想到的,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都行。谁先写好,谁就优先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随即老师用多媒体展示“孔雀舞”。放完后,学生写。写完后,展示,交流。)
 结束语
  同学们不仅说得好,写得也很优美。40分钟很快就要结束了。我们从印度到中国,从古典到现代,从卡拉玛姐妹到美丽的杨丽萍,心灵一次次受到强烈地震撼。我衷心地祝愿大家每天都活得如这舞蹈一样精彩。
 板书设计
 
 观舞记
  冰心
   形体
  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心灵之舞 衣饰 飞动的美
   神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教案·第 1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