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王】2017届中考历史总复习(贵阳专版 课件+练习)中国现代史综合测试卷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王】2017届中考历史总复习(贵阳专版 课件+练习)中国现代史综合测试卷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21 09:15:53

文档简介

中国现代史综合测试卷
限时:60分钟 总分:75分
一、选择题(15×2=30分,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2016原创)中国人民经过近代以来100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夺取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具有5 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这段话论述的是( B )
A.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B.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C.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 D.改革开放的意义
2.(2016娄底中考)辛亥革命从政治上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从经济上废除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A )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
3.(2016龙岩中考)下表反映了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由此可见当时我国( A )
部门
工业
交通运输
农林水利
文化教育
其他
投资比例
58.2%
19.2%
7.6%
7.2%
7.8%
A.优先发展工业 B.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C.优先发展农业 D.优先发展文化
4.依据右图判断,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优先发展的部分是( C )
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手工业
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性事件是( B )
A.“一五”计划任务完成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大跃进”运动开始
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6.下列图片最有可能出现在( A )
A.“大跃进”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7.(2016原创)国家主席习近平说过:“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B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一大 D.中共八大
8.有资料表明,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 000亿元,这超过了建国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B )
A.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B.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D.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9.(2015修文县二中模拟)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 C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10.(2015贵阳十八中模拟)“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下列特区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 A )
A.深圳 B.珠海 C.厦门 D.汕头
11.歌曲《爱我中华》谱写了56个民族交融相处,生生不息,共同铸造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篇章。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D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2.(2016原创)2014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下列有关邓小平同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
A.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B.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C.中共十四大上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
D.他的南方谈话(即南巡讲话)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
13.改革开放以来,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有( B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③香港、澳门回归 ④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成就,二十一世纪的第一年在上海举行了一次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这个活动指的是( D )
A.亚非国际会议的召开 B.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D.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召开
15.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主要成就是( A )
A.培育“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B.一心奉献国防事业被誉为“两弹元勋”
C.创立新型制碱法,打破欧洲的技术垄断
D.带领人民治理“三害”,被称为“人民的好干部”
二、材料分析题(3×15=45分)
16.(2016·崇左中考)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里,不断加强和完善民主与法制建设。让我们一起回顾共和国65年来民主和法制建设历程。(15分)
【宪法制定 人民民主】
材料一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毛泽东在1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会议的名称是什么?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主要是因为该会议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文献的颁布有何重大意义?(6分)
【肆意践踏 民主法制】
材料二 1968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被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一年后,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病逝。
(2)材料二中,国家主席被批斗和迫害致死,说明了什么?(2分)
【发扬民主 健全法制】
材料三 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是。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邓小平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写出这一时期颁布的法律文件。(2分)
(4)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建立法制中国,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民主与法制的认识。(5分)
答:(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2)说明了“文革”中民主与法制受到严重践踏。(3)1982年颁布的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4)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所以我们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邓小平曾这样解释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对着东南亚。”
材料二 1984年2月14日,邓小平在上海提出:“现在看,开放政策不是收的问题,而是开放得还不够。你们要加快速度,条件可以放宽一些。”回到北京后,他在2月24日的谈话中也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材料三 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对外开放力度空前加大,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这是中国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启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标志性试点。专家分析,上海自贸区对中国经济的意义堪比当年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呈现如此格局的目的。(4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提出开放“要加快速度”的依据是什么?1984年我国是如何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的?(4分)
(3)列举一例我国在本世纪初对外开放力度空前加大的史实。(4分)
(4)结合三则材料,指出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发展趋势。(3分)
答:(1)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2)经济特区开放的成功经验。开放14个沿海城市。(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办上海APEC会议等。(举一例即可)。(4)开放范围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逐步走向全方位开放。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总统立即下令美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以防止中国(大陆)进攻台湾。更为不幸的是,战争强化了西方对新中国政府的立场,导致中国有二十年的时间被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孤立,美国继续支持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作为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并支持其占据联合国的席位。结果,中国无法获得各种形式的经济和技术援助,不得不完全依赖于苏联。
——美国最流行的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汤姆森·沃兹沃思公司出版)
材料二 2015年9月下旬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访美国并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针对美国近年来呼声越来越高的“中国威胁论”,澎湃网记者采访了美国卡特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刘亚伟。
记者:美国国内现在出现越来越多呼吁遏制中国的声音,中美关系是不是迎来了一种转折点?
刘亚伟:每次美国总统选举都会拿中国来说事,是一个常态。他们认为,是我们开了门让中国进入全球大家庭,让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竞争和自由贸易体系,中国现在做大做强了。这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外交委员会近期出台的报告《重估美国对华大政策》。这份报告第一句话就说,中国形成了对美国国家安全的一种威胁。中国政府现在应该是最有自信心的时候,短短的三十多年,做到世界数一数二,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有目共睹。由此,我觉得习近平主席这次的访问重要性不亚于1979年邓小平访美,那次访问几乎在一夜之间改变了美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邓小平访美的时候,很多华裔的孩子唱歌,邓小平上台就亲小朋友,当时下面很多人就流眼泪了,说这样的共产党人我们害怕什么,不会跟我们打仗的。2012年,习近平作为国家副主席访问美国,特意去了以前他居住过的一户美国家庭,这就让美国人就觉得非常温暖。而今天我们同美国的交往,就是希望中美两国“尊重差异,增进互信”。
(1)请根据材料一概括朝鲜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提到的“台湾的国民党政权占据联合国席位”终止于何时?(2分)
(3)2015年9月习近平出访美国的主题是什么?中美“尊重差异,增进互信”体现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提出的什么倡议?(4分)
(4)结合所学知识,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
(5)你觉得中美关系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答:(1)美国干涉中国内政;中西方的对立,被孤立;失去联合国的席位;经济技术的封锁等。(2)1971年。(3)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求同存异。(4)尼克松访华。(5)国家利益;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等。 (言之有理即可)
课件25张PPT。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中国现代史综合测试卷
限时:60分钟 总分:75分
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一、选择题(15×2=30分,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2016原创)中国人民经过近代以来100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夺取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具有5 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这段话论述的是( B )
A.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B.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C.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 D.改革开放的意义
2.(2016娄底中考)辛亥革命从政治上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从经济上废除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A )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
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3.(2016龙岩中考)下表反映了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由此可见当时我国( A )
A.优先发展工业 B.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C.优先发展农业 D.优先发展文化
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4.依据右图判断,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优先发展的部分是( C )
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手工业
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性事件是( B )
A.“一五”计划任务完成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大跃进”运动开始
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6.下列图片最有可能出现在( A )
A.“大跃进”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7.(2016原创)国家主席习近平说过:“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B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一大
D.中共八大
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8.有资料表明,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 000亿元,这超过了建国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B )
A.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B.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D.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9.(2015修文县二中模拟)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 C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10.(2015贵阳十八中模拟)“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下列特区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 A )
A.深圳 B.珠海 C.厦门 D.汕头
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11.歌曲《爱我中华》谱写了56个民族交融相处,生生不息,共同铸造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篇章。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D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12.(2016原创)2014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下列有关邓小平同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
A.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B.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C.中共十四大上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
D.他的南方谈话(即南巡讲话)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
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13.改革开放以来,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有( B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③香港、澳门回归 ④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成就,二十一世纪的第一年在上海举行了一次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这个活动指的是( D )
A.亚非国际会议的召开
B.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D.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召开
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15.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主要成就是( A )
A.培育“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B.一心奉献国防事业被誉为“两弹元勋”
C.创立新型制碱法,打破欧洲的技术垄断
D.带领人民治理“三害”,被称为“人民的好干部”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二、材料分析题(3×15=45分)
16.(2016·崇左中考)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里,不断加强和完善民主与法制建设。让我们一起回顾共和国65年来民主和法制建设历程。(15分)
【宪法制定 人民民主】
材料一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毛泽东在1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会议的名称是什么?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主要是因为该会议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文献的颁布有何重大意义?(6分)
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肆意践踏 民主法制】
材料二 1968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被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一年后,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病逝。
(2)材料二中,国家主席被批斗和迫害致死,说明了什么?(2分)
【发扬民主 健全法制】
材料三 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是。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邓小平
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写出这一时期颁布的法律文件。(2分)
(4)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建立法制中国,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民主与法制的认识。(5分)
答:(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2)说明了“文革”中民主与法制受到严重践踏。(3)1982年颁布的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
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4)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所以我们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邓小平曾这样解释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对着东南亚。”
材料二 1984年2月14日,邓小平在上海提出:“现在看,开放政策不是收的问题,而是开放得还不够。你们要加快速度,条件可以放宽一些。”回到北京后,他在2月24日的谈话中也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材料三 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对外开放力度空前加大,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这是中国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启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标志性试点。专家分析,上海自贸区对中国经济的意义堪比当年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呈现如此格局的目的。(4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提出开放“要加快速度”的依据是什么?1984年我国是如何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的?(4分)
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3)列举一例我国在本世纪初对外开放力度空前加大的史实。(4分)
(4)结合三则材料,指出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发展趋势。(3分)
答:(1)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2)经济特区开放的成功经验。开放14个沿海城市。(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办上海APEC会议等。(举一例即可)。(4)开放范围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逐步走向全方位开放。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总统立即下令美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以防止中国(大陆)进攻台湾。更为不幸的是,战争强化了西方对新中国政府的立场,导致中国有二十年的时间被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孤立,美国继续支持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作为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并支持其占据联合国的席位。结果,中国无法获得各种形式的经济和技术援助,不得不完全依赖于苏联。
——美国最流行的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汤姆森·沃兹沃思公司出版)
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材料二 2015年9月下旬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访美国并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针对美国近年来呼声越来越高的“中国威胁论”,澎湃网记者采访了美国卡特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刘亚伟。
记者:美国国内现在出现越来越多呼吁遏制中国的声音,中美关系是不是迎来了一种转折点?
刘亚伟:每次美国总统选举都会拿中国来说事,是一个常态。他们认为,是我们开了门让中国进入全球大家庭,让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竞争和自由贸易体系,中国现在做大做强了。这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外交委员会近期出台的报告《重估美国对华大政策》。这份报告第一句话就说,中国形成了对美国国家安全的一种威胁。中国政府现在应该是最有自信心的时候,短短的三十多年,做到世界数一数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二,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有目共睹。由此,我觉得习近平主席这次的访问重要性不亚于1979年邓小平访美,那次访问几乎在一夜之间改变了美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邓小平访美的时候,很多华裔的孩子唱歌,邓小平上台就亲小朋友,当时下面很多人就流眼泪了,说这样的共产党人我们害怕什么,不会跟我们打仗的。2012年,习近平作为国家副主席访问美国,特意去了以前他居住过的一户美国家庭,这就让美国人就觉得非常温暖。而今天我们同美国的交往,就是希望中美两国“尊重差异,增进互信”。
(1)请根据材料一概括朝鲜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4分)
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提到的“台湾的国民党政权占据联合国席位”终止于何时?(2分)
(3)2015年9月习近平出访美国的主题是什么?中美“尊重差异,增进互信”体现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提出的什么倡议?(4分)
(4)结合所学知识,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
(5)你觉得中美关系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答:(1)美国干涉中国内政;中西方的对立,被孤立;失去联合国的席位;经济技术的封锁等。(2)1971年。(3)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求同存异。(4)尼克松访华。(5)国家利益;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等。 (言之有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