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王】2017届中考历史总复习(贵阳专版 课件+练习)中国近代史综合测试卷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王】2017届中考历史总复习(贵阳专版 课件+练习)中国近代史综合测试卷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21 09:17:48

文档简介

中国近代史综合测试卷
限时:60分钟 总分:75分
一、选择题(15×2=30分,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灾难史、屈辱史,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奋起抗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血战等,都表现了( C )
A.清政府不堪一击,不战而败
B.清政府无力对抗西方列强
C.中华民族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和斗争精神
D.清政府对外能捍卫国家主权,对内还能保护民众
2.(2016安徽中考)阅读下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C )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
C.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D.英国机器棉纺织业发达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国近代史上,下列史实能够彰显这种优良传统的是( A )
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②义和团运动 ③五四运动 ④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陈旭麓先生提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这主要是指洋务运动( B )
A.创办新式学堂 B.兴办近代企业 C.建立现代海军 D.传播西方思想
5.(永州中考)晚清政府曾收到某地民众的一份公告,公告称:“……百姓无依,惟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图固守以待转机。”该公告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地点对应正确的是( C )
A.鸦片战争——香港 B.第二次鸦片战争——库页岛
C.甲午战争——台湾 D.郑成功收复台湾——钓鱼岛
6.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D )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三民主义 ④变法维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7.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有关,其中与“青年节”“建军节”有直接关系的事件是( A )
A.五四运动、南昌起义 B.中共“一大”、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中共“一大” D.五四运动、武昌起义
8.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军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之情。东北的沦陷开始于( A )
A.九一八事变 B.“双十二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七七事变
9.某同学想了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性事件,应向他推荐下列哪一部作品( A )
,A ,B ,C ,D
10.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下列事件,最符合设立国家公祭日要求的是( C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百团大战
1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下列属于八年抗战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B )
A.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B.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C.西安事变、中共七大 D.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
12.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的历史事件是( B )
A.北伐的胜利进军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开国大典
13.(2016达州中考)古乃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多次重大战役都围绕着徐州展开。其中,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与此有关的重大战役分别是( B )
A.百团大战和辽沈战役 B.台儿庄战役和淮海战役
C.长沙会战和平津战役 D.忻口会战和渡江战役
14.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D )
①辽沈战役 ②渡江战役 ③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④平津战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15.下表反映了1911~1919年我国面粉业生产的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 )
时间
面粉厂和机器磨坊(家)
资本(万元)
日产量(万袋)
1911年
10
约600
4.3
1919年
120
约4500
18.8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实业救国”思想的鼓舞 ③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 ④中国民族工业实力雄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3×15=45分)
16.【民族追梦之路】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无数的中国人的梦想构成了中国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碎梦】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沿江海入长江。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追梦】
材料二 一组中国人的梦想
A组:“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B组: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盲从,搬进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咋样的,便像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
【圆梦】
材料三 “独立梦”萦绕着几代中国人: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胜利;新中国胜利,为圆“社会主义制度梦”实行了三大改造;为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梦进行了改革开放;现在,全国人民正朝着实现中国的腾飞梦前进……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2分)
(2)材料二A组材料中“这场战争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指什么?被这场运动所“忽略”的西方文明中“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是指什么?(4分)
(3)材料二B组材料体现了谁的思想?除民权主义外,三民主义还包含哪两方面内容?(5分)
(4)据材料三,简要谈谈上述几个“梦”之间的联系。(4分)
答:(1)鸦片战争。(2)洋务运动。西方的政治制度。(3)孙中山。民族主义、民生主义。(4)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是基础(或前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保障,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中国的腾飞是目标。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李鸿章
材料二 张謇是江苏南通人。他从小勤奋读书,1894年考中状元。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深深刺激了他,于是决定弃官经商,走“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之路,由一个旧官僚逐渐转变成一个爱国实业家。他回到家乡后,手中既无资金也无设备,他奔走于官府与民间筹集资金,但有钱人推三阻四,政府官员态度冷淡,他饱尝人间冷暖。1899年大生纱厂终于建成。
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洋务运动提出了什么口号,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张謇为什么弃官经商?他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4分)
(3)为拥护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4分)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新变化。(3分)
答:(1)“自强”。创办军事工业。(2)“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困难:缺资金、缺技术;政府官员态度冷淡。(3)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4)近代火车传入中国,人们出行可以坐火车;人们可以看中文报纸;男子可以穿新式服装——中山装、女子可穿旗袍。
18.(2016原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中日关系年代尺
材料二 图片材料:
,图一:黄海海战  ,图二:中国守军在卢沟桥奋起抗战
(1)请将年代尺中①②处正确内容写下来。(2分)
(2)材料二的两幅图片反映的是日本“以西洋人的方式”处理与我国关系而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请简要概括日本在这两次战争的发动上有何相同点。(举两点)(4分)
(3)根据年代尺,以1945年为界,请你概括中日关系前后两个阶段的主要特点。(2分)
(4)列举抗战以来,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并说出八路军在华北地区进行的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是什么?(4分)
(5)结合上述材料,你对目前中日关系有何看法?(3分)
答:(1)①中日甲午战争;②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投降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2)蓄谋已久,恶意挑衅;突然进攻;不宣而战。(3)1945年之前: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或以战争为主)1945年以后:抗日战争胜利后,中日在曲折中逐步发展正常交往与友好合作关系(或以和平为主)。(4)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5)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互相尊重和理解;以开放的胸怀相互借鉴和交融;继承和发展两国世代友好关系,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等。(言之有理即可)
课件24张PPT。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中国近代史综合测试卷
限时:60分钟 总分:75分
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一、选择题(15×2=30分,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灾难史、屈辱史,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奋起抗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血战等,都表现了( C )
A.清政府不堪一击,不战而败
B.清政府无力对抗西方列强
C.中华民族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和斗争精神
D.清政府对外能捍卫国家主权,对内还能保护民众 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2.(2016安徽中考)阅读下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C )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
C.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D.英国机器棉纺织业发达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国近代史上,下列史实能够彰显这种优良传统的是( A )
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②义和团运动 ③五四运动 ④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陈旭麓先生提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这主要是指洋务运动( B )
A.创办新式学堂 B.兴办近代企业 C.建立现代海军 D.传播西方思想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5.(永州中考)晚清政府曾收到某地民众的一份公告,公告称:“……百姓无依,惟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图固守以待转机。”该公告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地点对应正确的是( C )
A.鸦片战争——香港
B.第二次鸦片战争——库页岛
C.甲午战争——台湾
D.郑成功收复台湾——钓鱼岛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6.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D )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三民主义 ④变法维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7.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有关,其中与“青年节”“建军节”有直接关系的事件是( A )
A.五四运动、南昌起义 B.中共“一大”、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中共“一大” D.五四运动、武昌起义
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8.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军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之情。东北的沦陷开始于( A )
A.九一八事变 B.“双十二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七七事变
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9.某同学想了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性事件,应向他推荐下列哪一部作品( A )
ABCD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10.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下列事件,最符合设立国家公祭日要求的是( C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百团大战
1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下列属于八年抗战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B )
A.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B.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C.西安事变、中共七大 D.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
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12.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的历史事件是( B )
A.北伐的胜利进军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开国大典
13.(2016达州中考)古乃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多次重大战役都围绕着徐州展开。其中,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与此有关的重大战役分别是( B )
A.百团大战和辽沈战役 B.台儿庄战役和淮海战役
C.长沙会战和平津战役 D.忻口会战和渡江战役
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14.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D )
①辽沈战役 ②渡江战役 ③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④平津战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15.下表反映了1911~1919年我国面粉业生产的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 )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实业救国”思想的鼓舞 ③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 ④中国民族工业实力雄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二、材料解析题(3×15=45分)
16.【民族追梦之路】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无数的中国人的梦想构成了中国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碎梦】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沿江海入长江。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追梦】
材料二 一组中国人的梦想
A组:“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B组: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盲从,搬进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咋样的,便像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
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圆梦】
材料三 “独立梦”萦绕着几代中国人: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胜利;新中国胜利,为圆“社会主义制度梦”实行了三大改造;为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梦进行了改革开放;现在,全国人民正朝着实现中国的腾飞梦前进……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2分)
(2)材料二A组材料中“这场战争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指什么?被这场运动所“忽略”的西方文明中“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是指什么?(4分)
(3)材料二B组材料体现了谁的思想?除民权主义外,三民主义还包含哪两方面内容?(5分)
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4)据材料三,简要谈谈上述几个“梦”之间的联系。(4分)
答:(1)鸦片战争。(2)洋务运动。西方的政治制度。(3)孙中山。民族主义、民生主义。(4)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是基础(或前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保障,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中国的腾飞是目标。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李鸿章
材料二 张謇是江苏南通人。他从小勤奋读书,1894年考中状元。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深深刺激了他,于是决定弃官经商,走“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之路,由一个旧官僚逐渐转变成一个爱国实业家。他回到家乡后,手中既无资金也无设备,他奔走于官府与民间筹集资金,但有钱人推三阻四,政府官员态度冷淡,他饱尝人间冷暖。1899年大生纱厂终于建成。
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
材料四
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洋务运动提出了什么口号,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张謇为什么弃官经商?他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4分)
(3)为拥护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4分)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新变化。(3分)
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答:(1)“自强”。创办军事工业。(2)“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困难:缺资金、缺技术;政府官员态度冷淡。(3)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4)近代火车传入中国,人们出行可以坐火车;人们可以看中文报纸;男子可以穿新式服装——中山装、女子可穿旗袍。
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18.(2016原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中日关系年代尺
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材料二 图片材料:
图一:黄海海战图二:中国守军在卢沟桥奋起抗战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1)请将年代尺中①②处正确内容写下来。(2分)
(2)材料二的两幅图片反映的是日本“以西洋人的方式”处理与我国关系而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请简要概括日本在这两次战争的发动上有何相同点。(举两点)(4分)
(3)根据年代尺,以1945年为界,请你概括中日关系前后两个阶段的主要特点。(2分)
(4)列举抗战以来,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并说出八路军在华北地区进行的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是什么?(4分)
(5)结合上述材料,你对目前中日关系有何看法?(3分)
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贵阳专版)答:(1)①中日甲午战争;②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投降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2)蓄谋已久,恶意挑衅;突然进攻;不宣而战。(3)1945年之前: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或以战争为主)1945年以后:抗日战争胜利后,中日在曲折中逐步发展正常交往与友好合作关系(或以和平为主)。(4)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5)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互相尊重和理解;以开放的胸怀相互借鉴和交融;继承和发展两国世代友好关系,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等。(言之有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