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昼夜交替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昼夜交替的成因是因为地球在不停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2.能通过模拟实验对昼夜交替的猜测进行验证。
3.认识一种现象,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需要更多的证据来加以判断。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学生能通
过读书、网络等一些渠道了解相关知识。但是学生是否已经真的理解了呢?为此我对学生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学生虽然能通过电视、书籍等一些渠道了解相关知识,但是还处于一种朦胧的状态,对昼夜交
替的成因猜测得多种多样。观点很多,但并不能和自己原有的知识进行构建,内化和理解。同时由于学
生年龄、知识面的限制,学生往往把昼夜交替的成因和月亮扯上联系,可见学生对于昼和夜的成因也存
在错误的认识倾向。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通过模拟实验对昼夜交替现象的猜测进行验证。教学难点:能通过模拟实验对昼夜交替现象的猜测进行验证。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看后有什么感受?关于地球的事儿,你知道多少?
二、关于昼夜的形成,你认为与什么有关系?关于昼夜现象你有那些感兴趣的问题?
3、学生交流:
(1)昼是什么意思?夜呢?昼夜交替是什么意思?(太阳的东升西落,太阳不断的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2)昼夜交替时动植物有哪些变化?
(3)昼夜交替时人们的生活规律是怎样变化的?
(4)昼夜交替是否与地球、太阳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5)昼夜交替的成因是什么呢?
二、模拟实验:认识昼夜交替的成因
1、游戏活动: 学生讨论并交流。(人不动自己转、自己不动别人绕着自己转、两人都转但转的速度不一样) 师:那你认为昼夜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以上三种情况,会是哪一种?)
2、教师演示实验: 用地球仪和投影仪做昼夜交替的实验。
3.学生观察。 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你认为地球仪应该朝哪个方向转动?(逆时针转动。) 启发学生质疑:在这个实验中你认为有哪些地方值得注意?
4、学生实验,交流操作注意点。
5、学生分组讨论昼夜的成因。(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会交替出现。)
三、研究不同地点所处的时间差异 我们观察转动的地球仪,想一想地球上一部分国家和地区是白天的时候,哪些国家和地区正处于黑夜?哪些国家和地区处于清晨?哪些国家和地区处于黄昏?
当_____________是白天时,__________________是黑夜,_______________是清晨,__________是黄昏。
2、拓展思考:如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点,那么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观众应该分别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 提示:要确定这些国家所处的位置,与我国的位置进行对比;还要考虑地球自转方向。 四、信息交流
1、师:就“昼夜交替”的话题,自古以来人类有哪些不同的观点。(结合课前搜集到的知识信息和书上第8页的内容进行交流。) 古代中国人认为:…… 古希腊学者认为:…… 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认为:……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认为:……
2、小组讨论后班级交流:这些观点当中哪一种更加可信?找出这几种观点中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
3、交流:人类对昼夜交替的成因还有哪些不同的观点。
课件9张PPT。我们观察到了什么自然现象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