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看月亮 教案
新设计
1、通过一段时间对月亮的观察,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2、培养学生的连续观察的能力和记录观察结果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一段时间对月亮的观察,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2、培养学生的连续观察的能力和记录观察结果的能力。
3、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对科学执著的态度。
学情分析
通过一段时间对月亮的观察,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2、培养学生的连续观察的能力和记录观察结果的能力。
3、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对科学执著的态度。
4、于是第二天早上,月亮成了大家谈论的话题。
重点难点
难点:
1、观察的时间长,学生容易失去兴趣。
2、学生比较熟悉月亮,因而学生观察月亮的主观努力不够强烈
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看月亮
一、1、通过一段时间对月亮的观察,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2、培养学生的连续观察的能力和记录观察结果的能力。
3、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对科学执著的态度。
2、于是第二天早上,月亮成了大家谈论的话题。教师:“说说你们昨晚看到的月亮。”“昨晚上我没有看到月亮。”“没有?昨晚上是阴天吗?”“不是,还有星星呢!”“可是为什么没有看到月亮呢?有人看到月亮了吗?” 这时候,有个学生说:“今天早上,我看到了细细的月亮。”其他学生一起反应:“哦?当真?”老师趁机要求:“明天早上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吧!”“好!”
二十七日早上的课堂活动:
⑴、组织学生发言:说一说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的月亮,月亮是什么形状?
⑵、引导学生谈一谈:这次看到的月亮和以往看到的月亮有何不同?(学生就像初次看到月亮似的,对月亮充满了好奇。因为以往学生看到的月亮都是满月、半月、新月等,但从来没有在早晨这么仔细地看过这样淡淡的月亮。当然学生也没有想过各种月亮的后面存在着什么规律。)
⑶、让第一天就看到月亮的学生说一说:26日早晨的月亮和27日的有什么不同?(使学生关心今后月亮的形状如何变化。) 4、28日和29日,学生在伙伴的召唤下投入到新的观察中。(学生观察28日的月亮和29日的月亮的行为是学生自己学习的需要。
学生通过几天的观察看到月亮渐渐变细,,预测到月亮将会消失。)
二、向老师打电话汇报,保持观察兴趣。
(月亮消失后会怎样呢?)
1、30日的早上,教师发动学生: “我们看一看谁先发现月亮,下次谁发现月亮就给老师家打电话。”
2、三天后,有学生打来电话,说太阳落山后,在西边的天空看到了淡淡的月亮。
3、次日,教师让他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全班,以激发其他学生的观察兴趣。
(①其他学生们听了,似乎不可思议:以前在早上看到的月亮,现在怎么会只有在傍晚的那一瞬间才能看到。②放学的时候,我就发现有的学生一边走路一边抬头看天空。)
我知道学生们都在想:今晚我一定要看到月亮,给老师打个电话。针对学生的这种想法,对学生的观察提出新的要求:今天不是仅仅看到月亮就打电话,而是看到月亮落下的瞬间的同学才往老师家打电话。)
第二天早上,在电话里和老师说的话的内容是学生们在教室里谈论的主要话题,而这些话题又促使那些没有打电话的学生今晚上看月亮。(这几天,家里的电话铃声不断。) 6、通过几天的观察学生发现:①月亮是平躺着落下的。②月亮落下的速度很快。③月亮落下的瞬间一天比一天晚。④月亮在一天一天地变宽。)
三、月圆之夜给老师写封信,延长观察兴趣。
当学生观察到“月亮在不断地变宽”,很自然地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什么时候月亮是半圆?什么时候月亮会变成满月呢? 1、于是在课堂上,我让学生推测:什么时候月亮是半圆?什么时候月亮会变成满月?看到半圆的月亮就画一幅月亮画;看到满月时,就在月圆之夜给老师写封信。凡是画画的和给老师写信的同学都将得到一份小礼物。 2、学生各自根据“月亮变宽的情形”进行推测半圆和满月的日期。 3、在接下来的这一段时间里,所有的学生都望眼欲穿地盼望着半圆的月亮和满月的到来。 4、当看过满月以后,说说下一次的半圆的月亮会什么时候出现,并且对照第一次看到的月牙,说说两个半圆会一样吗? 5、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观察,学生收获了大量的有关月亮的信息资料,于是讨论月亮形状变化的原因顺理成章,六月二十五日,教师组织学生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几乎不需要什么引导,学生主宰了课堂,黑板上的月相变化规律标志着学生这一个月的收获,在太阳和地球和月球在怎样运动的动画片演示下,学生轻而易举地明白了月相的成因。)
教后小记:
一、为什么从二十七日的月亮来入手呢?
1、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看某个事物,不存在能力问题,只有责任心,如何让学生想看月亮呢?得不到的东西是最珍贵的,当学生看不到月亮时,最想看月亮。
2、注意到伙伴的存在。当学生从伙伴那里得到情报,立即就想试一试,内心充满了情报共享的喜悦,产生一种生活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里的伙伴意识。初步培养学生的社会存在意识。
3、让学生亲身体验,在早晨起床看月亮这件事,潜藏者学生的个人现实世界。因为,各人观察月亮的时机不同,看到月亮的感想就不同,因此看月亮的过程就是学生自己体验现实世界的过程。实际上,获得早起床就能看到月亮的信息的学生,第二天早上几乎都看到了月亮。学生的确都动了起来。有的学生听说早晨能看到月亮,凌晨三点就起床了,一直等到月亮出来。只有在这种特殊的心情的驱使下,才能天还很黑就起来。
二、为什么要看月亮落下的一瞬间?
①要想看到落下的瞬间,必须需经过一段时间全神贯注的观察,否则,月亮落下的瞬间会和你擦肩而过。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有意志努力的加入。如何让促成学生产生这种意志努力呢?往老师家打电话是最好的动力源。
②由于往老师家打电话是一件不平常的事,学生因而会紧张,有不知说什么才好的顾虑,因此,很多学生在打电话之前先想好说什么内容:月亮落下的时间、落下是的样子以及看了之后的感觉。的确,那天晚上电话铃声不断。
三、当稍稍变宽的新月能在放学的时候看到吗?
我发现许多学生在放学的路上一边仰着头看月亮,一边谈月亮。月亮吸引住了学生的心,所有的学生都对月亮着了迷。
我觉得这一个月中,学生最大的收获就是他们有生以来第一次和月亮能够这样地距离亲近,他们亲身体验了月亮的变化,这种经历是学生最为宝贵的财富。在这种状态下,自然课堂变成了一种交流的场所:学生在这里交换情报,收集信息,产生新的问题,同时也促成学生进行新的持续的探究
课件21张PPT。 看 月 亮
观察目的: 观察难点观察时间:二十七日早上的课堂活动: 一、 学生通过几天的观察看到月亮渐渐变细,,预测到月亮将会消失。)二、向老师打电话汇报,兴趣。
3、次日,教师让他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全班,以激发其他学生的观察兴趣。 通过几天的观察学生发现: 拓展:
三、月圆之夜给老师写封信,延长观察兴趣。(观察记录) 想法:
什么时候月亮是半圆?
什么时候月亮会变成满月呢?
1、在课堂上,我让学生推测:
什么时候月亮是半圆?
什么时候月亮会变成满月?
看到半圆的月亮就画一幅月亮画;看到满月时,就在月圆之夜给老师写封信。 2、学生各自根据“月亮变宽的情形”进行推测半圆和满月的日期。
3、在接下来的这一段时间里,所有的学生都望眼欲穿地盼望着半圆的月亮和满月的到来。4、当看过满月以后,说说下一次的半圆的月亮会什么时候出现,并且对照第一次看到的月牙,说说两个半圆会一样吗?
5、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观察,学生收获了大量的有关月亮的信息资料,于是讨论月亮形状变化的原因顺理成章,六月二十五日。 教后小记:月相变化图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