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课件+教案(3)

文档属性

名称 1.5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课件+教案(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2-21 10:08:24

文档简介

1.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调查身边动植物变化与昼夜交替之间的关系,能根据调查作出相应地分析和判断。
2.知道昼夜变化对动植物会产生影响。
3.知道动植物、人体有自己的生物钟。
4.培养尊重证据的科学品质。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了解了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后学习本课,使他们了解自然现象对生物的影响,从而产生顺从自然、驾驭自然的想法
重点难点
知道昼夜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1、谈话:昼夜交替,日复一日。一天中不同时刻,我们都在进行不同的活动。谁能谈谈你一天的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
2、到了深夜,我们会觉得很疲劳,想睡觉,早晨没有闹钟,我们常能自己醒来,你们认为这是为什么呢?
3、小结讲述:我们发现大家的作息时
间有类似的规律,都是按24小时变化的,这就是我们的生物钟。
4、谈话: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地球上生长着各种植物,昼夜的变化对它们有什么影响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昼夜变化对植物的影响。
活动2【讲授】新授
探究过程
一、了解昼夜变化对植物的影响
1、播放郁金香、牵牛花、合欢树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图片课件。
2、谈话:这些植物在白天和黑夜有什么不同,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呢?
二、交流:身边植物受到昼夜影响的变化
1、谈话:我们周围有许多植物,它们也会随昼夜发生这样的变化吗?课前大家已经进行观察并做了记录,把你们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引导学生从植物的花、叶子的变化考虑。
2、谈话:从这些植物的变化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吗?
3、教师讲述:每种植物的习性和生命活动都受着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的按24小时变化着,和时钟的变化周期一样,这就是植物体内的生物钟。
三、了解林奈的花钟
1、展示有关花钟的详细内容。
2、谈话:我们能不能根据一些常见开花植物编制一个花钟呢?(出示p12页图)巡视指导
3、倾听并引导学生补充。
四、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1、图片展示教材列举的8种动物。
2、提问:它们哪些在白天活动,夜间休息?哪些在夜间活动,白天休息?
3、为什么鸡等在白天活动,而猫头鹰等在夜晚活动?它们都在干什么呢?
4、课前大家已经调查了一些动物在昼夜交替过程中活动的情况,谁能说说你调查的发现?你认为蜜蜂和蝙蝠会相遇吗?说说你们的想法?
五、了解改变光照可以影响动植物的生活规律
1、谈话:你们认为白天和黑夜有哪些不同呢?
2、大家猜一猜,如果人为地将白天变成黑夜,黑夜变成白天,生物的习性会发生什么变化。
3、布置观察书p14的插图,补充介绍。
4、小结讲述:改变光照可以影响动植物的生活规律。
活动3【测试】小结
1、谈话:在我们周围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它们在夜间干些什么。
2、该怎样调查,要注意些什么?举例启发思考。
3、小结讲述:调查的方法及注意点。
课件18张PPT。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白天开放的郁金香晚上闭合花瓣的郁金香??
郁金香
郁金香原产地东亚土耳其一带,别名洋荷花。 普为熟知的外销大国荷兰引进第一颗郁金香是在十六世纪末期。欧洲最早种植的郁金香,从土耳其引入,首先在奥利地栽培。我国19世纪开始引进。依生长地区纬度不同而花期各异,普遍约在三月下旬至五月上旬。虽然全世界约有2,000多种郁金香品种,但被大量生产的大约只有150种左右。
  郁金香喜欢冬季较温和、湿润、夏季凉爽、稍干燥的向阳或半阴环境。郁金香花色艳丽多样,常利用各种颜色配植成几何图形的花坛,或分品种成片种植在草坪、林内、水边。
  也被欧洲人称为“魔幻之花”的郁金香,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莫名的魔力让园艺学家热衷于品种改良,甚至有人倾家荡产只为了它那稀有的球根。 牵牛花牵牛花跨进传统名花行列,也有千余年的历史了,牵牛花别名喇叭花、牵牛、朝颜花。。花冠喇叭样。花色鲜艳美丽。,成熟后胞背开裂,种子粒大,黑色或黄白色,寿命很长。花期6月至10月,大都朝开午谢。 白天的合欢树合欢树:白天叶子张开,夜晚闭合。花美,形似绒球,清香袭人;叶奇,日落而合,日出而开,给人以友好之象征。花叶清奇,绿荫如伞,植于堂前供观赏。作绿荫树、行道树,或栽植于庭园水池畔等,都是极好的。 合欢叶纤细似羽,绿荫如伞,红花成簇,秀美别致,树皮及花可供药用,有安神解郁、活血止痛、开胃利气之功效,提取的浸膏外用治骨折、肿痛等症。木材坚实,纹理通直,结构细密,经久耐用,可供制家具、农具、建筑、造船之用。合欢树阴阳有别,被称为敏感性植物, 被列为地震观测的首选树种。(一)昼夜周期性 植物生长随昼夜交替而呈现的有规律变化,就是昼夜周期性。随昼夜交替,光照,温度、水分也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速率。(三)生物钟: 生物钟是指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理活动随昼夜交替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内在控制机制。生物钟是生物的内生计时系统。生物钟的计时周期是近似24小时。因此也称为近似昼夜节奏。生物钟的重要特点是可以调拨的,调拨生物钟的因子主要是光照,因此,生物钟的周期总是近似24小时。花钟概述在大自然中,植物有着一定的生理节律。它受约于生物钟,植物的生物钟可能控制花的开放,香味和花蜜的产生,树根液汁的分泌,树叶的休眠等的生物化学活性。花序按序开放也许是为了吸引不同时间活动的传粉者,如白天开花的植物吸引蜜蜂、蝴蝶和小鸟;夜间开花的植物吸引飞蛾和蝙蝠。[2]
  花钟:一种是以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而将其组成一个报道时间的时钟。又被称为植物生理节律。
林奈:是瑞典一位著名的植物学家。他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各种植物开花都有一定的时间。人们把林奈这个发现称为“花钟”。
  林奈在植物研究中观察到一些植物花的开闭具有波动性。他把46种具有波动习性的植物分为三组:一组是大气花,它们的开放和闭合随大气条件而变化;一组是热带花,它们随光照的长短而变化;还有一组花是定时开放与闭合,不受昼夜长短的影响。林奈将第三组的花栽培在花盆里,然后按开花的早晚顺序摆在自己的书桌上.成为富有自然情趣的“花钟”。林奈花钟的开放时间顺序如下:
  02:00 蛇床花
  04:00 牵牛花
  05:00 野蔷薇
  06:00 龙葵花
  07:00 芍药花
  10:00 半枝莲
  12:00 鹅肠菜
  15:00 万寿菊
  17:00 紫茉莉
  18:00 烟草花
  19:00 丝瓜花
  20:00 夜来香
  21:00 昙花瑞士花钟花钟是日内瓦著名景点。瑞士号称“花园之国”,又称“钟表之乡”,更奇妙的是瑞士的能工巧匠将花卉之美与钟表的制造工艺完美地结合起来,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了“花钟”。
  花钟坐落于日内瓦湖畔,是一种既能供人欣赏又能体现时钟功能的设施。它的机械机构设置于地下,地面上的钟面由鲜嫩翠绿的芳草覆盖,代表12小时的阿拉伯数字则由浓密火红的花簇组成;有时候,钟面开满了艳丽的花朵,它的阿拉伯数字却换成了平整的绿茵。当组成钟面的鲜花盛开期过后,人们就改种另一种鲜花,使钟面形成新的图案。
  瑞士人民对花钟的设计颇为自豪,日内瓦市的地图就采用花钟作为该市的标记。在瑞士其他城市的公园里也都可以看到这种花钟,但只有日内瓦的花钟才是真正的“始祖”。计时花钟
计时花园的历史已很悠久,并有过辉煌的时代。古代,中国人最早设计了计时花园,就是把能完整指示一天时间的花草种植在一个庭园里。欧洲罗马帝国和查理曼大帝时代的计时花园,是把大理石日晷、黄铜日晷或水钟安置在园内,种植的花卉本身却不能显示时间。16世纪末,英国剑桥大学彼得豪斯学院建造了一座老式花钟,它的12个罗马数字是用经过修剪的黄杨灌木造型的,指针用砍去树枝的紫杉来充当,在罗马数字外,栽上对应时间开放或闭合的花,这样可较正确地反映一天的钟点。[2]
  第一座按现代钟造型的花园是苏格兰爱丁堡的街心钟花园,“园钟”直径约4米,它的指针用空心金属制成,并由机械传动,“钟面”的12个阿拉伯数字是用栽种的花卉造型而成,不仅造型逼真,而且走时准确。
  “花钟”从此在世界许多国家城市和园林中风行,都是为美化城市而人工装扮的。美国瀑布城的“花钟”,钟面由24000株花组成,直径10多米,秒针有5米多长,时针和分针的自重达200多千克。[动物有许多活动都和光线有关。鸟类醒来和鸣叫与光照强度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不同季节便有鸣叫时间的不同变化;而幼小的鳗鱼在白天溯流而上,但在夜间就停止回游并且隐藏起来;蝗虫迁飞时如果遇到太阳被云遮住,立即停止飞行,金龟子在日落后五六分钟出现。这些都说明光照对动物行为的作用。各种动物的活动行为都与一定强度光的照明有关。有的动物适应弱光的生活方式,称为夜行性动物。有的动物适应较强的光照条件,称为昼行性动物。喜欢光的动物有趋光性,如苍蝇,避光性动物则追求阴影,如蚂蟥、疟蚊等。一场大雨使蚯蚓爬到土壤表面,但只要在短时间暴露在太阳光下就会死亡,这种现象称为光死亡。白天活动的动物:老虎,非洲狮,大象,牛,羊,鸡,鸭,鱼,猪,鹿、蝴蝶、蜜蜂等很多。
晚上活动的动物:刺猬、蛾、蝎子,猫,蝙蝠,老鼠,猫头鹰,刺猬,狼(有一部分),河马是晚上出水觅食的,萤火虫,独角犀,美洲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