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光的行进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光的行进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2-21 10:11:48

文档简介

2.1光的行进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光源”概念,能识别光源;了解光在同一物质中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能够使用生活实例、观察和实验等方法搜集证据证实“光是沿直线传播” 的想法,能运用所学对生活现象进行解释。
3.愿意与同学合作探究光学世界的奥秘,愿意大胆交流;能动手制作“小孔成像”装置。
学情分析
《光的行进》是五年级科学上册《光与色彩》单元的第一课。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在认识光源的基础上,探究光在同一物质中的行进路线。具体分为三部分:(1)知道什么叫做光源;(2)探究光在空气中是直线行进的;(3)探究光在水中也是直线行进的;(4)认识小孔成像,知道小孔成像的原理。
重点难点
1.重点:使用举例、观察、实验等方法搜集证据证实“光沿直线传播的,并能够解释相关现象。
2.难点:设计证实“光沿直线行进”的对比实验。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认识光源
1、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朗诵一首优美的小诗。
小黑板出示单元小诗,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2、师:“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学生猜猜。
3、师:光与我们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对于“光”同学们有哪些了解。
4、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会发光?我们怎样给这些光源分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光的行进》
活动2【讲授】哪些地方需要光?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光,比如
学生写作业需要光
医生做手术需要光
军事上需要光
……
在生活上、生产上、医疗、军事等方面都需要光
活动3【讲授】什么叫做光源?
科学上把自己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比如:灯泡 太阳 萤火虫 闪电 蜡烛 ……
同学们你们能举一些例子吗?
活动4【讲授】光源的分类?
我们可以把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 萤火虫 闪电
人造光源:(人造光源是随着人类的文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制造出来的光源)灯泡 蜡烛
活动5【讲授】月亮是不是光源?
月 亮 不 是 光 源
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注意是本身)。 虽然月亮是亮的,但月亮是受太阳光的反射,本身不能发光,因此,月 亮 不 是 光 源。
活动6【活动】设计实验证明光的行进
1、从我们看到的现象中,猜一猜,光是怎样行进的呢?
2、学生看教材中的插图进行推测、举例,交流。
3、这只是我们的假设,有什么办法来证明你们的观点呢?
师生讨论实验方法和要点:怎样使手电筒的光穿过所有纸板中间的孔照到墙上?
4、利用ppt课件电脑演示
5、交流:你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实验说明了什么?
(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6、利用光束通过水中,观察光在水中是怎样行进的?
7、利用ppt课件电脑演示
8、交流:你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实验说明了什么?
(光在水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总结: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活动7【活动】探究小孔成像
1、师: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18页的内容。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2、教师演示“小孔成像”实验,在屏幕上投射出小朋友的倒像。
3、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指导学生画出小孔成像图。说出光的传播规律。
4、利用ppt课件演示
5、总结:小孔成的像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
活动8【作业】课后作业
制作小孔成像的模拟实验(共32张PPT)
1 光的行进
是谁,为花儿披上斑斓的舞衣?
是谁,把山林点染得青葱翠绿?
是谁,将七彩虹桥架上蓝天?
……
是谁,
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
树林里的阳光
墙缝下的光
清晨的阳光
汽车车前灯的灯光
哪些地方需要光呢?
学生写作业需要光
医生做手术需要光
军事上需要光
……
在生活上、生产上、医疗、军事等方面都需要光
科学上把自己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什么叫做光源?
灯泡
太阳
萤火虫
闪电
蜡烛
自然光源
人造光源
人造光源是随着人类的文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制造出来的光源
月 亮 不 是 光 源
猜测:
光是按什么路线行进的?
你为什么这样猜测?
你可以设计什么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测?
你能完成挑战吗:
让光通过三个小孔在屏上留下光斑
光确实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是直线传播,
而且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光在水中还是沿直线传播的吗?
光在水中还是沿直线传播的
为什么?
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小孔成像
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光从窗户上得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它的原理是光是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的像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
课后作业:
制作小孔成像的模拟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