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导体和绝缘体 教案
教学目标
1、对物体的导电性进行推测,并说明依据。
2、能自主设计方案对物体的导电性进行检验,并记录研究情况。
3、知道物体有的是容易导电的,有的是不容易导电的;
4、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与物体导电性相关的安全用电常识。
5、体验探究过程,在研究中尊重事实、实事求是,愿意交流与合作; 体验到物体导电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主体是五年级学生。1、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系统的科学探究的初步能力,也初步形成了较好的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2、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电路的知识,具备了制作检测电路的能力。生活中学生对导电和不导电的物体也有一些了解,但还有待于形成清晰的认识。3、针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存在差异,教学中要采取小组合作、一帮一(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动手能力差的学生)的对策,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中来,体验成功的乐趣。
重点难点
(1)能用科学规范的检测方法检测区分多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2) 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体材料和安全用电事项。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1.师:在我们身边,有的物体能让电流通过,有的物体不能让电流通过。来看这根电线:哪部分能让电流通过?哪部分不能让电流通过呢? (师演示:用电线外面的塑料连接起来,小灯泡不亮;用电线里面的铜丝连接起来,小灯泡亮了。)
2.师:通过刚才这个小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 生:只有把里面的铜丝连起来,灯泡才会亮。 生:我发现了铜丝能传电。 师:也就是说电线里面的材料和外面的材料是不一样的,里面的铜丝是容易导电的,外面的塑料是不容易导电的。
3.引出课题:师:在我们生活当中,也有很多这样的物体,有的容易导电,有的不容易导电,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容易导电的物体和不容易导电的物体都有哪些。(板书:容易导电 不容易导电)
二、对所带物体进行预测
1.师:我们桌面上都有一大堆的物体,哪些容易导电,哪些不容易导电呢?我们先进行预测(全班做手势,教师记录)
2.师:到底你们的预测正不正确呢,我们要进行验证,怎样验证? 生:做实验 师:怎么做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33页,阅读第二段话,并注意观察图中那位同学的做法。 师:好了,现在请同学们看老师做个演示,比如这根钉子,你认为它容易导电吗? 好,那我们进行检测(师演示)
三、学生实验
1.师:谁能说说刚才老师是怎样检测钉子的? 生:把电路检测器的接头接到钉子的两端,发现灯泡亮了,就说明钉子导电。
2.师:实验步骤大致是这样,具体的我们一起来看(屏幕出示,生齐读) 师:第一步,你认为有必要做吗?为什么? 生1:有必要,如果这个电路检测器是坏的,那实验就不准了,所以要先接通电路,看看灯泡是否亮,亮了就说明检测器是可以用的。 师:你有严谨的科学研究精神,真棒!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实验前必须对检测器进行检测。那么检测的时候检测一次就行了吗,干嘛还那么浪费时间,检测那么多次? (全班悄然无声) 师:比如说我检测的时候,第一次发现它不亮,第二次亮了,那我们能说它是容易导电的还是不容易导电的了吗? 生:不能,肯定有一次操作是有误的,所以还要再检测,如果亮的多就说明它是容易导电的 师:你的想法真好!对,科学就是要有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发现第一第二次的检测结果不同时,要进行第三第四次的检测,直到检测出来为止。 1.师:现在你会做了吗?好,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挑选6种你最想研究的物体进行检测,开始。 2.(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组,发现有的组已经检测完。) 师:如果你们小组已经测完了6种,还可以测其你身边的其他物体。
四、汇报实验结果 1.师、哪个小组汇报你们的实验结果? (几个小组汇报) 2.通过这几个小组的汇报,我们发现有些小组认为剪刀是容易导电的,有些认为是不容易导电的,那我们请这两个小组上来做实验。(生演示) 3.师:谁来说说这两组实验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个小组接的是剪刀的塑料部分,所以灯泡不亮;而第二个小组接的是剪刀的铁的部分,灯泡亮了。 师:还有疑问吗?我们掌声谢谢他们。 1.通过我们的实验,发现容易导电的物体有(师随生答并板书:硬币、钥匙),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有(橡皮、纸片、塑料) 2.师:像硬币、钥匙这些容易导电的物体,我们把他叫做(板书:导体),像橡皮、塑料这些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板书:绝缘体),请同学们打开书本33页,把这两句话画下来。 3.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导体和绝缘体各有哪些特点? 生:导体是铁做的,绝缘体不是铁做的 4.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凡是金属制品都是导体,而另一些物品,如塑料尺、橡皮、干木棒是绝缘体。 过渡: 师:水是金属吗? 生:不是。 师:它是不是导体呢? 生:是 生:不是 五、检验不同液体的导电性 1.师:到底是不是呢?老师这有两杯水,一杯是纯净水,一杯是盐水,我们分别对他们进行检测。(师实验演示) 师:我们先检测电路检测器,灯泡亮了,可以检测了。好,先来检测这杯盐水,灯泡亮了吗?(亮了),再检测一次,(亮了),说明它是(容易导电的)。同理检测纯净水。 2.师: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有的水容易导电,有的水不容易导电,在我们生活中,纯净的水是不容易导电的,而不纯净的水是容易导电的,大自然中的水,一般都是容易导电的。 过渡: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导体和绝缘体,找找看我们教室周围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六、寻找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 生1:电风扇是导体 师:为什么? 生1:因为他是铁做的 生2:窗帘是绝缘体 生3:挂屏幕的那根链子是导体,因为它是铁做的 师:你的眼睛真雪亮! 生4:人是导体 师:哎呀,老师不得不佩服你,敢于大胆的猜想,你有未来科学家的潜质。这个问题我们等下再来研究。 生5:桌子是绝缘体 生6:防盗网是导体 过渡:同学们真聪明!能够学以致用,一下子从我们教室找出这么多的导体和绝缘体,那刚才有同学说人是导体,到底是不是呢? 七、师实验,推测人是导体 1.师:好,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小实验。这是一支电笔,是电工用来检测用电器是否带电的,注意看,如果老师这样拿着电笔插进这个插座,是不能检测出插座是否带电的,如果老师用手指按住电笔顶端的金属片,你会发现(电笔里面的小电珠亮了),插座是带电的。这也就证明电路连通了。 师:是谁接通了电路? 生:老师 师:对,通过老师这个人体接通了电路,让电笔的电珠发光,这个实验间接证明了人是导体。 过渡:因为人是导体,所以在我们生活中,很多的用电器和电工具都是由导体和绝缘体组成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实物投影),像这些物体,他们的哪部分是导体,哪部分是绝缘体?各起什么作用? (师举起插座),插座的哪部分是导体?哪部分是绝缘体?各起什么作用? 生1:插座的里面是导体,用于通电的,外面是绝缘体,防止触电的。 师:真棒!导线? 生2:导线里面的铜丝是导体,外面的塑料是绝缘体。 师:对,像这个螺丝刀、钳子等这些都是一样的 八、安全教育 过渡:导体和绝缘体具有不同的作用,导体是让电流通过,而绝缘体是阻止电流通过,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那么我们怎么用电才是安全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做法对吗? 5个学生判断5幅图片,并说为什么。 过渡:我们懂得了怎样安全用电,但万一我们触电了该怎么办?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短片。 播放触电及急救的短片,生观看。 九、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导体和绝缘体),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我们只研究了一些物体,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物体等着大家来研究。比如湿的木头、水果、石头等等,我们可以用今天我们学到的方法进一步研究,并查阅相关资料,看看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课件19张PPT。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
科学五年级(上册)导体和绝缘体屋里有根藤
藤上结个瓜
一到太阳落
瓜里开红花猜谜语实践活动(一)实验要求:
1、先预测哪些物体可以使小灯泡发亮?
2、每组用几节电池,一个小灯泡和几根导线,检查线路是否通畅。
3、把要检测物体接入电路当中,观察小灯泡是否发亮。
4、做好实验记录。
实践活动(一)
实验要求:
1、先预测哪些物体可以使小灯泡发亮?
2、每组用几节电池,一个小灯泡和几根导线,检查线路是否
通畅。
3、把要检测物体接入电路当中,观察小灯泡是否发亮。
4、做好实验记录。 像钢尺、铁钉这些容易导电的物
体,叫做 。 像木头、塑料、橡皮这些不容易
导电的物体,叫做 。导体绝缘体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下面的做法安全吗?为什么?下面的做法安全吗?为什么?下面的做法安全吗?为什么?下面的做法安全吗?为什么?好好思考! 结合上面的例子说一说在生活中怎样做才能安全用电?这些警示标志你都认识吗? 安全用电歌
日常用电要小心,严防触电伤人命
破旧插座和电线,及时更换保安全
湿手不要摸电器,干燥绝缘应牢记
线与插头一起拔,只拽电线危险大
电器冒烟或起火,压沙不能用水泼
发现有人触了电,立即断开电源线
落地电线不要捡,八米以外才安全
风筝随风漫天舞,莫要碰线出事故
热爱生命每一天,安全用电牢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