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

文档属性

名称 白杨礼赞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5-04 16:3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白杨礼赞
教学目标:
1、 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 了解排比、反复以及烘托、欲扬先抑等手法。
3、 体会象征和本体之间的联系,从而进一步体会对白杨树的描写和对抗日军民的赞美这二者之间的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用含蓄形式(即象征手法)来表现某种意义
难点: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第一课时
1、 预习
1、 读准下列加线字的读音
大毡子(zhān) 开垦 (kén) 外壳 ( qiào )
主宰 ( zǎi ) 坦荡如砥 ( dǐ ) 潜滋暗长 (qián )
无边无垠 ( yín ) 倦怠 ( dài ) 婆娑 ( suō )
恹恹欲睡 ( yān ) 丫枝 ( yā ) 晕圈 (yùn )
秀颀 ( qí ) 鄙视 ( bǐ ) 参天 ( cān )
2、 解释下列词语
①视野 ② 妙手偶象 ③ 无边无垠 ④ 倔强
⑤ 纵横决荡 ⑥ 秀颀
2、 导入课文学习
1、 写作时候背景:本文写作的年代 20世纪40年代,当时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国共两党关系紧张。作者写下了本文,借白杨树形象热烈地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抗日军民。
2、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
3、 象征手法的运用。
3、 正文学习、疏理全文
1、 第一部分(1自然段):点题,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第二部分(2—4自然段)转写黄土高原,交待白杨树生长环境。
第三部分(5—6自然段)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强调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第四部分(7—8自然段)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五部分(第九自然段):再次抒发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照应开头。
2、 中心大意:
本文采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开特征,借白杨树外形特征,赞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的质朴、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
3、 全文抒情线索: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4、 讨论:写黄土高原的目的?
1 交待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2 暗写出陕甘宁边区这个抗日根据地,为后写白杨树作铺垫。
5、 作业:完成练习一、二题。
第二课时
1、 预习:细读课文第四部分,思考课后练习二、三题。
2、 正课:细读第四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 找出四个排比句,分析句式特点。
2、 四句排比和反问句连用,体会意思的加强。
3、 四个排比,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4、 白杨树与楠木进行对比:
1 表达了作者对贱视民众的顽固倒退的国民党反动派,表示愤慨、鄙视之情。
2 深化了散文的主题。
3 以高声赞美白杨树,形成首尾呼应,结束全文。
5、作业:课外背诵第7自然段。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