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海 燕
刘昌伟
一、教学目标
1、 联系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及象征手法的特点领悟和把握这篇文章的主题。
2、 熟读成诵,在诵读中反复休味。
3、 感受作品浓烈的革命激情,思考时代精神。
二、重点、难点
1、 富有激情的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浓烈的革命激情。
2、 作者描写海燕、暴风雨、大海、海鸥、企鹅、写云、闪电、雷声、狂风等形象的作用。
3、 学习象征、比喻、拟人、反复等手法的运用是难点。
三、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预习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两遍
2、读准下列字音并理解词义
高傲( ào ) 呻吟( yín ) 翡翠( fěi ) 掠起( lüè ) 困乏( fá )
蜿蜒( wān yán )
二、导入课文
1、作者简介:高尔基(1868---1936年)前苏联作家,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2、作品介绍:《涨燕》又称《海燕之歌》,是高尔基早期的创作的一篇散文诗,用象征手法,号召人们进行革命斗争和迎接革命风暴的来临。这首诗被列宁、斯大林誉为“战斗的革命诗歌”。
三、思考并回答
1、本诗主要描写什么?
本诗主要描写了海燕的形象。还描写了海燕、企鹅、海鸥、乌云、大海、暴风雨。
2、本诗分几个场景来写
第一场景(1—6节):写暴风雨酝酿时海上的景象和海燕矫健的支付姿。
第二场景(7---11节):写暴风雨临近时海面上的急剧变化和海燕更加玩强、充满乐观精神的形象。
第三场景(12---16节):写暴风雨就要来临时海上动人的场景和“胜利的预言家”-------海燕的形象。
3、归纳中心:本诗运用象征手法,生动地反映了俄国1905年革命前夜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热情地歌颂了革命力量,歌颂了无产阶级高昂的战斗热情和坚定的革命信念,表达了革命者迫切要求推陈出新翻沙皇专制制度的斗争情绪和愿望。
四、课外作业
背诵课文
第 二 课 时
1、 预习
全班试背全文
2、 导入正课
1、 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1)、象征手法的运用
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家
海鸭象征资产阶级各色的人
大海象征民众
乌云、闪电、雷声象征反动势力
太阳象征革命运动
(2)拟人、对比、比喻、反复手法的综合运用
2、完成课后探究“练习二”
3、全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一遍
三、课后探究练习第三题
板书设计
暴风雨 海燕 象征
苍茫 像闪电 对战斗的渴望与激情
酝酿 狂风、乌云 碰、直冲
雷声轰响 叫、喊
云暗、低 穿过、掠起 短兵相碰
海燕 迫近 直压下来 飞舞、大哭、号叫 惊心动魄
雷声轰响 深信 激烈搏斗
云像火焰在燃烧 飞翔 预言胜利
来临 闪电象火蛇 叫喊
大海怒吼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