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华书局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21 15:0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课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
2、过程与方法: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及存在的严重弊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2学情分析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很大的影响,但学生对苏联自知甚少,上课时联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2·1·c·n·j·y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相关事实,进入本课学习
活动2【活动】自主学习
1.找出新经济政策开始实施的时间、内容及作用。
2.在课本中圈出苏联成立的时间,结合课本P8地图,认识其15个加盟共和国。
3.划出苏联成为工业国的时间,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
4.理解斯大林模式的成因、特点和弊端(可进行讨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3【活动】合用探究
1.我的问题:(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探讨)
2.我们的问题:(大家共性的问题,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向全班同学推荐有价值的问题)21cnjy.com
活动4【活动】老师的问题
1.你能说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不同点及所起的历史作用吗
2.苏联实现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与新中国初的社会主义改造有何不同 什么原因导致不同
3.谈谈你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理解和认识
活动5【测试】拓展延伸(学以致用,感悟历史)
根据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内容特点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程(由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谈谈你对国民经济能够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认识。21教育网
活动6【讲授】系统总结(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新经济政策实现工业化:1928—1937
苏联成立实现农业集体化:1937
活动7【作业】巩固训练:(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
1、()年,苏联成立,列宁逝世后,苏联的领导人是(),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标志着苏联()的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作21·cn·jy·com
2、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的标志是()
A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B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C工业化的完成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3、材料一,“……一切土地……成为全民财产并交给一切耕种土地的劳动者使用……”
材料二,我们现在正用“新经济政策”来改正我们的许多错误……以便以后不再犯这样的错误。
材料三,为了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在运动中,逐渐放弃了过去时期的做法。www.21-cn-jy.com
回答:(1)材料一的文件出自哪个法令 是由什么机构颁布的
(2)材料二的政策在什么背景下实行 起了什么作用 为什么
(3)材料三中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有没有完成 产生了什么影响
(4)从苏联农村政策的变化中,你有何启示
4、你能准确答出斯大林模式的成因和弊端吗
六、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
1、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最大的收获是
学生识记了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
2、我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