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课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1教学目标
1、记住苏俄在和平建设时期实行首要任务的时间及主要内容
2、理解并掌握苏联成立的时间,
3、理解并掌握苏联在经济建设时,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及发展的重点行业。
4、理解苏联通过新宪法的时间及标志,“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危害。
2学情分析
初三87班共62人,男生30人,女生32人。按就近原则,前后邻桌两张桌子4人为一个小组,共15个小组(其中有一个小组6人)。需要合作探究的问题,分析、解决、展示都采用小组合作模式。21·cn·jy·com
3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和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学习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一、复习与导入
1、复习第1课内容。
2、导入新课。谈话过度,板书课题。
二、教学过程:(自主、合作、探究、展示)
(一)自主学习
1、自学指导: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学生阅读课文。并勾画、标注(苏俄在和平建设时期的首要任务的时间:1921年。内容:新经济政策。即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苏联成立的时间:1922年。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当时加入联邦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后来扩大到15各加盟共和国)21教育网
2、自学指导:苏联二三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学生阅读课文,并勾画,标注(苏联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1928年。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1933年。发展的重点行业:重工业。随着五年计划的完成,到1937年,苏联全国完成了农业集体化。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的历史意义: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加快了实现农业集体化的步伐。苏联通过新宪法的时间:1936年。其标志: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被称为“斯大林模式”。其实质: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危害: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消费了资源。)21cnjy.com
(二)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对斯大林模式评价(提示:积极作用和危害放在一起即可)
(三)展示
1、新经济政策内容 (小组展示,以展示记忆本课重要知识为主)
2、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危害 (展示过程:分组抽题,先组内讨论,然后组长派组员到前面展示,展示要求:脱稿,对展示的问题要先讲解,再归纳要点。)
3、达标检测:(选择题)(个体展示为主)
(1)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时间是()
A.1917年B.1918年C.1919年D.1921年
(2)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的时间是()
A.1919年B.1921年C.1922年D.1936年
(3)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是在()
A.十月革命时期B.苏俄内战时期
C.国民经济恢复时期D.“二五”计划时期
(4)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标志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通过B.农业集体化方针的通过
C.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D.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
(5)1936年苏联新宪法规定国家的政治基础是()
A工农联盟B社会主义
C共产党领导D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
(6)苏联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起止时间是()
A1921----1936年B1926----1936年
C1928----1937年D1928----1938年
三、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学生总结,老师实时加以纠正、点评)
四、课后作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的模式僵化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这段话是谁说的 他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2)、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3)、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什么时候实施的 实施的目的是什么 这种思路有哪些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
(4)、是谁使“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这种模式又称什么
附:参考答案
(1)、邓小平。最大的贡献是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说明了苏联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没有经验,肯定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否定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3)、时间:1921年。目的: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借鉴: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借鉴作用。www.21-cn-jy.com
(4)、斯大林。斯大林模式。)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