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写作指导 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
学习目标:
1、了解联想的意义和具体方法。
2、学会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语:大家一定熟悉这样一句广告词:“假如失去联想,人类将会怎样”这句著名的广告词说出了联想的重要性。
那么,什么是联想呢?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它的特点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注意,有两个要素:1,“有一定联系”;2,“别的事物”。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产生联想,例如人们一提到蓝天,就往往想到白云。一提到秋天,就往往想到累累的果实。人们为什么会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呢?因为它们在时空上往往相伴出现,于是我们就不由自主地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了,这就是相关联想。再比如说,我们往往把小朋友比喻成祖国的花朵,为什么会想到祖国的花朵,而不会想到棉花、荷叶、南瓜呢?因为花朵那么鲜艳、那么娇嫩,那么充满生机,惹人喜爱,和小朋友一样,这就是相似联想。我们在学习中也会产生联想。例如,我们在接触到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孔乙己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范进中举》里的范进,而不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同样是初中课本中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范进与孔乙己都是被封建科举制度迫害,心灵被扭曲的知识分子形象。由此看来,了解和运用联想并不神秘,只要我们通过学习不断地加深认识,敢于实践,就能逐步掌握好这种方法。
二、指导学生学习写作知识短文《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对重点进行勾画。
三、初步训练
通过以上的介绍和对知识短文的阅读,我们了解了一些有关联想的知识,但要真正做到善于联想,还需要不断训练。不过,第一步应该消除畏惧心理,先要打开自己思想的闸门,让思想和激情如江河之水奔流而出。正像作家秦牧在《土地》这篇散文中所说“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然后,才收住缰绳,缓步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中来”。脑子里不要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要展开联想的翅膀,。
下面,我们来做几个小练习:
1、绿,是我们熟悉的一种颜色,请你展开“绿的联想”,说说你从“绿”,想到与“绿”有联系的别的什么事物?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并板书:
“绿的联想”:
①水 植物 春天 军人 生命 和平 希望 朝气 青春 活力 “绿”——“金黄”——“收获”
② “祖国永远是春天”“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开辟生命的绿洲”
2、我们都熟悉“台阶”,请你以“台阶的联想”为题,联系实际,说说你联想到什么事物或事理。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并板书:
① 登山 阶梯 要循序渐进 成功的路是不平坦的 战胜困难前进
② 从零做起,永不止步 打好基础,扎实提高
③ 赞“人梯精神”
[教师解析]为什么我们可以从“台阶”想到以上种种事物和事理呢?因为我们抓住了它们之间的相似点,也就抓住了它们之间的联系点,这个联系点,我们叫做联想点。它是由此物想到彼物的桥梁。如果没有联想点,或联想点不合理,就不会有科学的联想,只能叫胡思乱想了。 要抓住事物本身的特点来确定联想点。一个事物的特点往往不是单一的,我们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事物,认识事物的不同侧面,以此找出事物的不同特点,产生不同的联想点。
四、布置一个作文:××的联想
提示:“××”,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联想空间。可以是某种实物,如松柏、苍鹰:可以是某种符号,如O、x;可以是某种情感,如嫉妒、诚信;可以是某种经历,如失败、获奖等等。
比如《镜子的联想》,可以联想到镜子能照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因而是人们的挚友和净友;可以联想到镜子照出的有真相也有假相,因而既不能自惭形秽,也不能孤芳自赏,也可以联想到镜子也在不断改革与进步中,从以铜为镜,到以玻璃为镜,到x光镜,到望远镜和显微镜,这一历程正标志了人类认识历程的不断深化与提高,还可以联想到以人为镜,以史为镜。联想丰富,可以使文章思路活跃,内容充实。
第二课时
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练习,对上一节课所学内容逐步加深认识 (只需展开联想,拟出多种立意即可)[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拨、归纳并板书]
一、从生活中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事物,如“树根”小草”“海潮”“桥”等,展开联想,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咏物抒怀的作文.既要具体描绘事物的形象,又要寄寓自己的感情,题目自拟。
提示:题目要求选择“熟悉的事物”写,提供参考的事物有“树根”小草”海潮”“桥”。
同学们不要受所提供的事物的局限,要写自己最熟悉的,写便于自己展开联想的。
题目要求写“咏物抒怀”的作文,对所咏的“物”,要具体描绘它的形象,对于所抒的“怀”,要表达自己真挚的感情.“展开联想”,要求同学们由跟前“物”的具体形象,联想到自己真挚的“怀”的抽象的感情。
“树根”
可以由树根深埋于地下,为树干的挺直,树叶的繁茂,所做出的默默的奉献,联想到为祖国建设作基石的工人、农民、战士。知识分子。
“小草”
可以从“没有花香,没有树高”的对比中联想到小草的平凡与朴实;可以从“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中联想到小草的不计较个人得失;可以从小草的不择地形、土质,不择气温、雨水,想到小草的旺盛生命力;可以从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想到小草意志力的顽强。可以由小草想到树木或人类,
“海潮”
可以从外形气势上联想到海潮的大气磅礴;可以从海潮奔腾,波涛汹涌,吞吐日月,气壮山河,联想到宏伟抱负,博大胸怀。
“桥”
从横空跨越使壕堑变通途的勃发雄姿,联想到桥能使两岸的人得以沟通;从长年累月立于冰冷或湍急的水中毫无怨言,联想到桥不畏艰难的精神;从挺直腰杆承载巨大压力从不退缩,联想到桥勇挑重担的品质。
第3课时:作文评讲 对第一课时布置的作文进行评讲
1、老师讲清评改标准和要求
2、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
3、教师听取各组意见指导学生评分
4、指出要改正的某一方面,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对照要求,评析其优点。
5、评选出每个小组中的优秀作文到班上交流
6、学生再次修改作文,并把改好的作文读给父母或朋友听。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