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苹果中的五角星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能够发现现实生活中平凡事物的不平凡之处,尝试转变视角对身边寻常事物进行观察与发现,并从中获得美感的体验;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段和不寻常的方式对身边的寻常事物进行观察与表现并获取各种视觉形象;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视觉传达设计中点、线、面等造型元素及其构成形式,并有意识地运用这些造型元素,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更进一步学会在学习与生活中"换位思考"和同学和老师宽容相处,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整个世界。
2学情分析
本课虽然是高二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课,但并没有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设计,而是一种设计思维的培养。要求我们从生活中的偶得去寻找与发现规律,从视觉传达设计中获取视觉信息的各种方式与路径,从而获取对寻常事物新的认识,从思维的不同层面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被忽视的视觉信息,培养一种“创新”思维,为后面章节的学习铺垫一定的基础。
3重点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及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在:寻找不同的观察角度产生的视觉形象。运用探究形式美法则中的对称与均衡、文化与统一间的各种关系,加强对学生的练习与指导,并运用图片,引导学生用欣赏、观察、比较、归纳的方法落实本课的重点。
难点则是:拓展学生的思维,找到观察中不寻常的视角。我将采用以启发诱导为载体,帮助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和多向思维进行观察与发现,进而在动手表现物象的过程中激发对形式美的探究学习,使学生在自主性的探究学习中突破本课难点。
4教学过程
预习指导: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寻找不同寻常的视角。请学生看过视频后,选择印象最深刻的图片进行分析。(1)这是从什么角度拍摄的什么物象?(2)它的观察角度和平常的视角有什么不同,视觉效果有什么不同?
请学生踊跃抢答,并选出最积极的同学单独回答,幻灯片出示正确回答。生活中,处处藏着美的“秘密”,借助不同方式去观察寻常的事物,我们能发掘许多“新意”。用提问的方式导入本堂课内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点拨:本课简述课件展示,不同角度拍摄的寻常事物微距拍摄的寻常事物相关课件展示,引入主题——转换角度,用不同寻常的方式来观察我们周围的事与物,你会有意想不到新的发现. 学生了解并可提出问题, 熟悉的事物带来的视觉冲击与陌生感,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学习的推力。
设计含义,设计的本质在于创新。“新”并非无中生有,在于对我们熟悉的现实基础上进行发掘,学生阅读教材,并给出自己的定义.
解决问题获取信息——角度美
借助不寻常的方式去观察寻常的事物,能给我们的启示课件:相关课件展示通过学生的讨论后教师总结,不寻常的观察方式是:特殊的透视角度——物体的旋转——投影——显微下局部——广角场景。
阅读教材。2、感受图片带给我们新意。3、讨论这些视觉形象的获取与寻常方式的不同之处。原来如此——让学生在恍然大悟中,轻松接受本课知识内容。
获取信息——抽象美。
对事物的陌生感是抽象概念的基本来源。2、抽象美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3、节奏与韵律是其法则之一。课件:相关课件展示1、享受生活中无处不在抽象美的图片。2、讨论并列举你所感受到的生活中的抽象美。由具象到抽象,深入教学内容。
三、探究训练:
信息的延伸——时空的美
生活中时刻创造着美的形象2、时空跨越留下的美的痕迹。3、瞬间凝固成永恒。拓展:生活让我们无时不在创造美的形象。课件:相关图片展示阅读课本第四页,欣赏课件,感悟生活中另类的美。由表及里,拓展课本知识内容。打破思维定势,感受时间与空间带给我们新的视觉感受,一切皆有可能
用我们的一只手作对象,尝试从最独特、最新颖的角度进行观察与描绘。用点线面组合成一幅和谐抽象画。说明:二者只取其一来表现。做第一题的同学想好构思后,由教师提供相机进行拍摄总结练习,展示优秀作业
学生按要求进行练习,同学们开始的时候可以一起讨论。
以点带面,举一反三。通过练习检测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及动手能力,活学活用本堂课的知识点: 角度美、抽象美、跨越时空的美——设计人生的美。课件展示,学生一起回顾
课堂小结:巩固与加深课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