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江之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长江之歌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1 22:0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并用钢笔描红。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理解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有母亲的情怀”。3.通过朗读、背诵课文,体会作者对长江的赞美之情,感悟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歌的美。
2.理解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有母亲的情怀”。3.体会作者对长江的赞美之情,感悟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课时
两课时
[1] 长



[2] 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3] [①作者为什么要选取“雪山、东海”这两个意象 ]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②如何理解“哺育各族儿女” ]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4]
[③这句诗应如何理解 ]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5] 你有母亲的情怀。
[④这几句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
节导读:主要从地理特点和作用的角度描写长江,歌颂她一泻千里、滋润两岸的气概与胸怀。本节侧重写实。
你从远古走来,
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
涛声回荡在天外。
[6] [⑤你对这几句诗如何理解 ]
你用纯洁的清流,
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
推动新的时代。
[⑥这几句诗歌颂了什么 ] [7]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8] [⑦这首诗歌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突出了什么 ]
节导读:主要从时空的角度描写长江,赋予长江一种象征意义,永远充满青春活力,永远向前发展。本节侧重抒情,表达的情感真挚奔放,催人奋进。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美。
3.简单说说每小节的意思。
词语卡片,录音机,《长江之歌》录音带。
一 揭题,导入新课
(用《长江之歌》的录音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老师:同学们,请你们听一首歌曲,听完后请说一说你们从歌曲中听出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播放音乐。)
老师:谁来谈谈你从歌曲中听出了什么,有哪些感受
学生甲:我从歌曲中听出了这是写“长江”的歌曲,感觉很豪迈。
老师:你听得很准确,谁还想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乙:我从歌曲中听出了长江很有气势,感觉这首歌曲很振奋人心。
老师:歌曲的确表达了这层意思。谁还有补充
学生丙:我知道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孕育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我们应该热爱长江。
老师:是的。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江之歌》,深入地了解课文的内容,走近我们的母亲河。
板书课文题目,师生齐读。
二 初读指导
(初读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生字和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
1.小声读课文。(要求:把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
2.自学生字,理解新词。(要求:用喜欢的方式,借助字典、词典并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新词。)
3.
检查自学情况。
(1)指读词语。
哺育 臂膀 高山大海 荡涤 灌溉 磅礴
(2)同桌互相检查字音。
(3)了解词语的意思。
惊涛:令人惊惧的大浪。
气概:在对待重大问题上表现的态度、举动或气势(专指
正直、豪迈的)。
荡涤:洗涤。
磅礴:(气势)盛大。
4.通读课文,思考问题。
我们通过读课文都能知道关于长江的哪些知识
5.小组讨论诗歌共几小节,各写了什么意思。(交流提示:
抓住文中的重点句。)
第一小节:长江哺育各族儿女,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是无穷的源泉,赞美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第二小节:长江灌溉中华国土,推动新的时代。我们赞美长江、依恋长江。
6.再读课文,加深理解,感受诗歌的美。
三 记忆生字字形
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式学习生字。
四 指导书写
本课的生字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安排好各部分的比例。指导学生描红。
  
1 长



哺育 臂膀 高山大海 荡涤 灌溉 磅礴
  第一小节:长江哺育各族儿女,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赞美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第二小节:长江灌溉中华国土,推动新的时代。我们赞美长江、依恋长江。
  意境是诗歌的核心,是诗人精神境界的艺术表现。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特定意境之中,受到形象的感染、意境的熏陶,那么,他们所获得的感受、理解、体会等,必将实在、亲切、自然。所以,教学诗歌,必须在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上下功夫。本节课中,运用饱含激情的诗意的语言描绘意境,展示关于长江气势磅礴的图片,播放《长江之歌》的音乐;通过组织全体学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材料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等,诱导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与作者心灵相通,产生情感的共鸣。
1.辨字组词。
     
     
2.写出近义词。
气概—(气魄)    健美—(健壮)
无穷—(无尽)
惊涛—(骇浪)
赞美—(赞颂/称赞)
荡涤—(洗涤)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甘甜)的乳汁
(磅礴)的力量
无穷的(源泉)
(健美)的臂膀
推动(时代)
荡涤(尘埃)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1.通过对诗句的品读,理解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有母亲的情怀”。
2.体会作者对长江的赞美之情,感悟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长江的图片,有关长江的文字资料及视频文件。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运用长江的视频文件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播放长江及三峡工程的视频文件。
旁白:同学们,几千年来,汹涌奔腾的长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中华文明由此发源而闻名天下。中华儿女无论走到哪里,都以自己是长江儿女而自豪。今天,三峡工程的实施更将使长江母亲焕发新颜,为我们的明天创造无穷的力量。
老师: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甲:我觉得长江真是雄伟壮观。
学生乙:长江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很伟大。
老师:作者与同学们有相同的感受,所以作者用这首歌来抒发对长江的赞美之情。让我们深入学习诗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吧!
二 精读训练
(以读代讲,理解重点句的意思,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1.精读第一小节。
(1)自由读第一小节,说说自己有哪些疑问。
学生甲质疑: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有母亲的情怀”
(2)学生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有关长江的资料,解开以上疑问。
学生乙: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流经四川、西藏等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千米,水量和水力资源丰富。
学生丙:华夏儿女在长江周边繁衍不息,创造了不朽的文明。长江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所以称其为母亲是当之无愧的。
老师小结:正因为长江水资源无穷无尽,所以她是无穷的源泉;又因为长江孕育了华夏儿女,创造了华夏文明,所以她有母亲的情怀。
(3)带着你的理解整体感知第一小节,自由读,集体读,读出长江的气势,读出母亲的慈爱。
(4)理解句中的重点词语。
学生甲:“哺育”就是母亲喂养自己的小宝宝。长江就是中华儿女的母亲,她用自己的江水哺育了我们中华儿女。
学生乙:“挽起”就是长江将雪山的雪水与大海的海水连接起来,也就为高山大海架起了桥梁。
(5)老师过渡:说得非常好。长江恢弘的气魄值得我们赞美,长江无穷的力量更值得我们赞颂。
2.精读第二小节。(出示课文幻灯片)
(1)老师导入:了解长江的历史,我们理解了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有母亲的情怀”,而在当代,这又体现在哪里呢 (要求: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来理解。)
(2)学生自读并思考。
(3)师生交流。
老师: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学生甲:“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表明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与第一小节的第一句对比着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
学生乙:“灌溉花的国土”是说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都能灌溉,所以她“是无穷的源泉”。“推动新的时代”是说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老师:两位同学说得很好,那么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学生丙:“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是说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无私地滋养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学生丁:“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是说母爱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4)老师小结:是啊,“是无穷的源泉”,有着无限的创造,创造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哺育着长江文化中的人,就像长江母亲一样拥有着无限的创造力,创造出一个新时代,一派新气象。
(5)指导朗读第二小节。
3.指导背诵课文。
(1)分部分背诵。
可借助板书、文中关键语句进行背诵,也可以同桌间互相背诵。
(2)完整背诵。
三 总结课文
1.总体感悟课文,拓展延伸。
老师:同学们,作者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学生甲:我更加了解长江了。
学生乙: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我更加热爱雄伟的长江,也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了。
学生丙:长江这样伟大,我们都应该保护长江。
学生丁:我们将在长江母亲的怀抱中孕育无穷的创造力,让长江母亲为人类创造出更辉煌的文明。
…………
老师: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浑厚、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吧!同时我们还要从各方面努力保护长江,使她不受污染,永葆青春!
2.观看长江的视频文件,朗读《长江之歌》。(要求:读出“长江之水天上来”的气势,读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1 长



你从——      你向——      你用——
你用——      你是——      你有——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时,教师要抓住“春潮”这个词引导学生,让学生体会“春潮”的意思。在学生理解了词语表面意思即“春天的潮水”后,再让学生紧扣“春潮”进一步体会“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这句话的意思。有的学生说:“因为雪山上的雪在春、夏两季融化,因此雪水从山上流下来时,速度快,形成气势磅礴的景象。这就是‘春潮’的丰采。”也有的学生说:“春天的潮水一路滋润着花草,孕育着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也是‘春潮’的丰采。”还有的学生说:“‘春潮’从山上一路下来,发出响声,似乎是在高唱祖国的赞歌。这也是‘春潮’的丰采。”不忽视重要细节,是教师从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应当得到的启示。
1.按课文内容填空。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2.欣赏佳句并回答问题。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拟人。语言形象、生动。
3.请你写出描写江、河、湖、海的成语。
(惊涛骇浪)(汹涌澎湃)
(一泻千里)(波澜壮阔)
1.作者简介
胡宏伟,1953年生。国家一级编剧,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辽宁省文联委员,辽宁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辽宁省沈阳市人。1978年起从事专业歌词创作,非常擅长写大主题的歌,美声、民族风格的作品较多,通俗歌曲很少,是一个写“主旋律”的作家。代表作品有《中国共青团团歌》《长江之歌》《有一支歌》《向着太阳走》《羽娘》等。
2.长江简介
长江,中国第一大河。上源沱沱河出青海省西南部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流经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市自治区,在上海市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流域面积180.85万平方千米。水量和水力资源丰富。
3.
《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题意是关于长江的歌,歌唱长江的歌,赞美长江的歌。《长江之歌》是20世纪80年代风靡全中国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由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季小琴首唱。这首歌旋律激昂,歌词大气磅礴,通过对中国的母亲河——长江的描写与赞美,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
^1
知识点详解

^2
  ①“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奔流直下,贯穿东西,说明它是源泉,是无穷的。
^3
  ②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这里把长江看成是一位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宽广。
^4
  ③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长江自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5
  ④抒发了作者对母亲河——长江的依恋情怀。
^6
  ⑤这几句诗写出了长江悠久的历史和奔腾不息的气魄。
^7
  ⑥歌颂长江对土地的滋养,对时代的贡献。
^8
  ⑦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突出了作者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