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孔子游春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3孔子游春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1 23:3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六年级 语文 下册苏教版23 孔子游春 资料宝袋   孔子(前551—前479)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人。少“贫且贱”,及长,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事。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资料宝袋   其学以仁为核心,认为“仁”即“爱人”。“仁”的思想的强调,表现了对一般人的重视。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命题。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奉为圣人。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以及孔子与门人的问答,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预习检查 1.通过课前查找相关资料,对孔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利用图片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成语的意思,想象泗水河畔的美丽春色。
字词乐园
逸-(  )=(  )
(  )+尊=(  )
“蹲”是左右结构,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课文详解  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
   “听说……便……”说明孔子对“水”特别有兴趣,暗示孔子要借“水”教导学生。课文详解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 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从地上写到空中,把大地比做伟大母亲的胸怀,用森林比做她的长发,以太阳比做她明亮的眼睛,微微的春风就像是母亲的轻轻絮语,这些比喻非常形象,尽情抒发着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最后,用省略号来结束这段文字,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回味和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段文字绘就了孔子和弟子们游赏的背景,给人以美的意境。
课文详解  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静,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澜起伏。活泼欢快的泗水从大山中滚滚而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孔子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沉思。弟子们不知老师在看什么,都围拢过来。
  孔子的举动引起了弟子们的好奇,纷纷来看究竟,引起了下文师生间的一番对话。
课文详解  子路问道:“老师在看什么呢?”
  孔子说:“我在看水呀。”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záo)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君子是对人格高尚的人的敬称。而水在孔子的眼中就是君子,而且是真君子。他先列举了水的诸多品性,如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然后用“由此看来”作总结,归纳出水是真君子。从中我们感受到孔子敏锐的洞察力,充满了人生的大智慧。孔子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想通过自己对水的感悟来启发弟子如何做人。  弟子们听了老师的一番宏论,无不惊讶。谁能料想,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
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dūn)着,有的坐着。老师拨动琴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歌来。歌声融进温暖的春天里。泗水河畔,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 在论水之后,老师弹琴,弟子唱歌,其乐融融,其情浓浓。这歌声是对春天的赞美,是美好心灵的展现,也是领悟老师教诲后愉悦心情的表露。课文详解  过了一会儿,弟子们三三两两散开了,有的采花,有的捕蝶,有的垂钓,有的戏水,只有颜回和子路在陪伴着老师。孔子说:“可以说说你们的志向吗?”
   孔子不失时机地让颜回和子路说说各自的志向,很自然地过渡到下文叙述的内容。
课文详解  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们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老师的话音未落”,子路便不假思索,抢先开口,可见他的确是个“急性子”,从子路说的这番话更可以看出他豪爽、豁达、乐善的性格。课文详解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孔子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们,微微地点了点头。
   从“赞许”“微微地点了点头”可以看出孔子毫不掩饰地赞同了子路、颜回的志向。虽然子路、颜回性格迥异,但他们的志向都是高尚的。孔子为弟子弄懂了自己的话而欣喜不已。课文详解  子路问道:“老师能和我们说说您的志向吗?”
  孔子微笑着说:“我就盼望着有那么一天,所有人在晚年的时候都能够安享幸福,朋友之间都能够相互信任,年轻的子弟们都能够怀有远大的理想。”  孔子阐明了自己的志向,他的志向首先是愿天下所有人都安享晚年,得到幸福,这是“仁”的体现。“朋友之间都能够相互信任”则是孔子交友“诚以信”的体现,希望“年轻的子弟们都能够怀有远大的理想”则表达了孔子对学生、对年轻人的殷切希望。孔子志向可谓善施教化。课文详解   “颜回呀,听说你把自己的志向写进了一首歌里,何不唱给老师听听?”
  孔子说着,将琴推到颜回面前。颜回并不推辞,他调好琴弦,一边弹一边唱。孔子先是侧耳倾听,过了一会儿,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  课文详解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孔子更推崇“中和”之美,这种态度虽然没有言明,但在一“推”一“听”一“舞”之中表露无遗。  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课文详解   这句话实际上是对师生之间浓浓情意的赞美,有深化中心的作用。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和师生间浓浓情谊互相交融,互相映衬,春意盎然,美不胜收。图解结构游春:泗水河畔 景色迷人荡涤污垢 善施教化孔子游春真君子做真君子概括主题  本文生动地描述了孔子带弟子到泗水河畔游赏,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学生的关爱及师生之间真挚的情谊。
写法点拨  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如本文中对泗水春景、孔子观水而论、师生在泗水河畔围坐抚琴高歌、三人对坐言志等情景的描写,构成了一幅幅动态的画面。写法点拨  在描写场面时首先要写清楚场面的背景,如活动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使人知道场面是在怎样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发生的。其次,要注意详略得当,使文章显得跌宕起伏、错落有致、重点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感受和印象。如,孔子观水而论、听弟子言志写得具体详细;而师生在泗水河畔围坐抚琴高歌则写得简略概括。
拓展提升  《论语》佳句精选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以不正当手段获得的财富与名誉,对我来讲如天际的浮云)
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没有长远的考虑,就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
4.匹夫不可夺志也。(一个人的志向是不能被强迫改变的)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做事获得高效率,必须先使工具锋利)
心灵感悟  孔子游春,携弟子至泗水河边,围而畅谈水之德行,水之志向,水之情意,水之善施教化。孔子循循善诱,充满智慧,在不知不觉中,将一番为人之道融入弟子们的思想,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们也应像水一样做一个真君子。
随堂练习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熟记这些词语。
桃(  )柳(  )  草色(  )(  )
波(  )起(  )  不知(  )(  )
奔(  )不(  )  司(  )见(  )
绿(  )如(  )  温(  )尔(  )
深(  )熟(  )  (  )耳(  )听
(  )不自(  )  手(  )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