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六下第19课《夹竹桃》微课脚本
——对比衬托显“韧性”
旁白:课题是“夹竹桃”,而课文的第3自然段描写了院子里春、夏、秋三季的14种花,却没有一个字直接写夹竹桃,是不是走题了?
【课件呈现】
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到了夏天,更是满院生辉。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四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则在秋风中怒放。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
旁白:第3自然段没有直接写夹竹桃,是作者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写百花的喧闹,衬托了夹竹桃的沉静;写百花的艳丽,衬托了夹竹桃的清雅;写一年三季百花盛开,但它们是季节性的,只能在开放的季节显现美丽,而夹竹桃无论是面对季节的更替还是气候的变化,常开不败。
旁白:那么,什么是对比衬托呢?
对比衬托就是把所描绘的事物的性质和特点放在鲜明的对照和直接对比中来表现,借彼显此,互比互衬,从对比所呈现的差别中,达到集中、简洁、曲折变化的表现。
旁白: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呢?
【课件呈现】
通过这种手法更鲜明地强调事物的特点,给人以深刻的视觉感受。
旁白:如何在我们的习作中使用对比衬托这种手法呢?俗话说:“不见高山,不知平地。”事物的特点往往在比较中得到显现。
一是正衬法,即从下面衬托,以宾衬主,以美衬美。
旁白:本文中使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写到其它三季的花开得很美,能够开一季,但夹竹桃更美,更有韧性。
二是旁衬法,即以旁人的反应来衬托。
旁白:通过路人的反应写某人的打扮的奇特;又如,写某人摔倒摔得很重,不直接写,而是写路上行人的惊呼、围观,这是旁衬。
三是反衬法,即从反面衬托,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好衬坏,以劣衬优,以悲衬喜,以喜衬悲。
旁白:写人走路的声音响衬托夜深人静;又如,写某人的突然间的哈哈大笑反映他内心的悲伤。
旁白:俗话所说的“红花还须绿叶扶”。让人们在比较中鉴别,给人们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课件11张PPT。19 夹竹桃——对比衬托显“韧性” 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 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 到了夏天,更是满院生辉。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四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 对比衬托就是把所描绘的事物的性质和特点放在鲜明的对照和直接对比中来表现,借彼显此,互比互衬,从对比所呈现的差别中,达到集中、简洁、曲折变化的表现。 通过这种手法更鲜明地强调事物的特点,给人以深刻的视觉感受。 一是正衬法,即从下面衬托,以宾衬主,以美衬美。 二是旁衬法,即以旁人的反应来衬托。 三是反衬法,即从反面衬托,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好衬坏,以劣衬优,以悲衬喜,以喜衬悲。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