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用镜头述说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课 用镜头述说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12-21 20:07:18

文档简介

第二课 用镜头述说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摄像机的机位、角度,摄像机的运动拍摄的概念
2.能力目标:感受这些拍摄方式所产生的不同艺术效果和视觉感受。
3.情感目标:提高他们对电影中拍摄手法的兴趣,及其对摄像艺术的审美能力。
本课的重点是掌握摄像机运用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此单元课开展时,应边欣赏电影片断,边进行拍摄技术的分析,全课主要结合多部电影的片段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看电影片段,然后思考运用了什么样的拍摄手法,再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这些电影所运用的各种摄像技术了和各种技术带来的镜头感受,以及他们适合表现什么样的场景。以此提升他们的欣赏能力及其对摄像艺术的审美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如何利用不同的拍摄方式是产生的不同艺术效果和视觉感受。
教学难点: 如何利用不同的拍摄方式是产生的不同艺术效果和视觉感受。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一、新课导入:
1.视频导入让学生说出拍摄电影的主要器材
(摄像机、灯光,话筒,轨道,升降吊臂等)
2.教师提问:电影的画面是由什么器材记录而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呢?
学生:摄像机
3.教师总结:引出课题
活动2【讲授】新课讲授
一、摄像机的机位
1.摄像机的机位的选择:
师:为什么拍摄同一人物同一场景要放置这么多的摄像机的机位而不只是单独的一个机位呢?
学生:一个机位太单调……
教师总结:电影电视为了更全面具体的展现拍摄对象,必须多方位的去呈现拍摄对象,所以在拍摄一个对象的时候一般会运用多个机位。
2.几个常用机位。
学生活动:找出镜头所摆放的位置在拍摄对象的什么方位?(正面机位、背面机位、侧面机位等)
学生连线:……
3.表演轴线
师:阐述表演轴线的概念
欣赏一段影片,观察拍摄他们对话的时候运用了几个方向的机位?
生:三个
教师总结:表演轴线规则
二、摄像机的角度:平视、仰视、俯视
1.平视(与视平线等高的角度)
师:平视分为:正面、侧面、斜面(?侧面)
斜面拍摄因为立体感较其他两个更强,所以是摄像师常用的拍摄角度
2. 仰视、俯视。
接近90°的俯角和仰角称为:大仰角、大俯角。
学生活动:欣赏一段短片,感受作者是如何运用的俯视和仰视。
讨论:如果让你用仰摄和俯射你会用来表现什么对象?为什么
学生回答:……
表格总结 俯视和仰视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对象的区别。
3.主观角度:
师:阐述概念,看影片感受并思考一下主观镜头镜头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回答:(现场感,身临其境)
教师总结:主观镜头因代表了剧中人物对人或物的主观印象,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可能使我们观众产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效果,进而使观众和人物进行情绪交流,获得共同的感受。
二、摄像机的运动。
摄像机有六种主要的运动:推、拉、摇、移、跟、甩。(概念阐述)
分别给学生看几段视频 让他们区分出 这六种运动方式
表格总结:六种运动方式不同的视觉效果和作用的
学生活动:欣赏一段完整的短片,感受短片是如何利用镜头展示给我们最好的视觉效果。
作业:选一部你喜欢的电影,从镜头运用的角度写一篇观后感。
活动3【作业】小结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很多同学今天之前对于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它故事情节是否有趣或者是否感人之上,在这节课结束之后我们应该学会从镜头:摄像机位置、角度和运动去欣赏、去评价
评价小结: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专业术语较多,这些词语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所以如何用生活化的语言讲解专业化的知识是本节课的关键,通过利用概念讲解和视频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电影的拍摄,摄像机的运用有一定了解。
课件36张PPT。观看一段电影拍摄花絮
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拍摄电影的器材?
用镜头述说一、摄像机的机位1.机位的选择 拍摄同一场景时为什么要设置这么多的机位呢?为什么不只用一个摄像机机位?想一想: 电影、电视为了更全面、具体的表现对象,必须多方位的呈现拍摄对象,所以在拍摄一个对象时一般会采用多个机位。2.常用机位
正面机位
侧面机位
背面机位连线:正面形象,
刻画外貌背面形象,
周围环境侧面形象,视觉容量大
人物之间的位置关系3.表演轴线:(180°表演区) 两人表演时,两者之间假象的一条连线,我们可以称之为“表演轴线”欣赏一个电影片段,拍摄两人对话的时候用到了几个机位?表演轴线左右左右表演轴线规则:
当你选定在轴线的某一侧(180°区域)进行拍摄时,就不要轻易的越过这条轴线,否则就会给人以错觉,以为两个对象交换了位置。
二、摄像机角度:平视、仰视、俯视
正面
侧面斜面(?侧面)1.平视:(与视平线水平)正面、侧面、斜面(?侧面)平视 (与视平线水平)优点
缺点
正面形象刻画完整,构图对称利于勾勒主体的侧面轮廓表现主体的两面(正面、侧面)的形象,立体感强
缺乏立体感
缺乏立体感
立体感强2.俯视、仰视由高处向低处拍摄由低处向高处拍摄大俯角大仰角欣赏一段影片,感受作者是如何利用俯视和仰视来进行拍摄的。讨论:
如果让你来利用俯视和仰视的角度拍摄一个镜头,你会用他们分别表现什么?为什么?视觉效果 表现对象仰摄
俯摄主体物突出,夸大,显得高大、雄伟主体不突出,显得矮小但视野开阔、场面壮观,主体物高大的建筑物等
英雄人物、权利、权威辽阔的田野、草原、大海、城市等
无助、社会底层、受到威胁的人物等3.主观角度(主观镜头)从剧中人物的视点出发来叙述的镜头叫主观镜头。主观镜头把摄影机的镜头当作剧中人的眼睛,直接“目击”生活中其他人、事、物的情景。欣赏一段影片:
感受一下主观镜头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视觉感受?主观镜头:因代表了剧中人物对人或物的主观印象,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可能使我们观众产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效果,进而使观众和人物进行情绪交流,获得共同的感受。
三、摄像机的运动摄像机的运动主要有6种:推拉摇移甩跟推镜头:拉镜头:被摄对象的位置不变,摄像机的机位朝着被摄物体方向逐渐推进。拍摄对象越来越大。(前进)与推镜头的运动方向相反,画面中的事物逐渐远离观者。拍摄对象越来越小。(后退)摇镜头:移镜头:摄像机的位置不变,依靠变动摄像机的角度去拍摄,横向摇和纵向摇。(摇头、点头)展示对象从左到右或者从上到下的一个完整形象,当对象运动时和对象的运动趋势保持一致。(坐电梯)甩镜头:跟拍镜头:就是快速的摇镜头或者移镜头。指拍摄者拿着摄像机跟随着运动的被摄主体进行跟随拍摄。(记着现场采访跟踪)指出以下几段视频中所运用的摄像机的运动方式摇镜头移镜头拉镜头跟拍镜头甩镜头推镜头推拉摇移甩跟视觉效果由远到近,镜头逐渐推进,从场景到主体感受主体与场景之间的关系,烘托气氛,突出展示主体由近到远,画面中主体逐渐远离观者展示事物和所处环境的关系,突出展示环境产生类似观众转动头部观看的视觉效果具有现场感,运动效果自然展示多角度的环境、主体运动时与所处环境的关系展示多个主体之间的关系、主体运动时与所处环境的关系镜头从一个场景快速的转动或移动后进入下一个场景多用于快速但自然的画面或场景的转换从人物背后跟拍,记录运动过程,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和参与感。让观众置身于其中作用学生活动:
看一段影片,让我一起来感受摄像机镜头给我们带来的视觉上的享受。作业
选择一部你喜欢的电影,从镜头运用的角度写一篇观后感。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