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做个记录者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识纪实摄影的基本知识,掌握纪实摄影的拍摄基础能力。引导学生学习分析理解摄影作品,提高对摄影作品的解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学情分析
教学的对象是有一定美术基础的同学,对画面的分析有一定的能力,在课程设计上会更倾向于美术知识在摄影作品中的运用。学生对纪实摄影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表意上,对作品内涵的挖掘是教学重点。因为平时接触优秀摄影作品的机会不多,导致学生在摄影的历史以及表达方式上的认识有所欠缺,学生对优秀摄影作品的解读能力还尚且不够。同时对于在人人都可以是摄影师的大环境下,学生对摄影的认识容易表面。
3重点难点
以“我的校园生活”为选题方向进行关键词的表达,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 的角度来提出关键词,并整合好这些关键词进行创作筛选,引导学生进行线索性思考,如何可以更到位的表达自己的校园生活。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个人简介
以个人简介为切入点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开始就能尽快进入状态。
活动2【讲授】寻找记录的切入点:
?强调摄影的个体性社会性和特殊性。为后面的讲授建立框架。
活动3【讲授】中国摄影大师介绍
介绍中国摄影教父阮义忠,强调他摄影作品里面包含的摄影特征,同时穿插讲解摄影的构图与绘画的构图关系。
活动4【讲授】介绍西方摄影大师
介绍西方摄影大师纳切威,强调摄影的社会性功能,通过摄影作品给观众带来直观的视觉感受。
活动5【讲授】学生作品赏析
分析学生优秀摄影作品。分析学生作品的含义,引导学生进行作品创作思考。为后面是摄影主题性拍摄做好准备。
活动6【活动】我的校园生活记录方案
以我的校园生活为主题,让学生想想些关键词,对关键词进行整合编辑,进行主题性创作思考,引导学生进行专业性创作分析,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创作欲望,并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创作素养。
活动7【练习】我的校园生活
以教师个人的记录作品展示来进行创作体验分析,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在生活学习的细节中寻找创作灵感。
活动8【测试】教学思考
对课程进行系统性总结,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一节摄影欣赏课所引发是思考。
活动9【作业】作业
?进行校园主题性创作练习
课件61张PPT。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课程之 摄影摄像摄影艺术之做个记录者摄影的功能摄影可以留影寸念、再现美景、抒发感情,摄影可以是苦难的见证者,可以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可以是个人观点的表达,也可以是面对问题时“善于说话的武器”。总之,摄影是一种有力的记录方式。而且,摄影也不仅仅是记录。如何做个记录者我们一直在被记录,或是在记忆中,或是在文字里,也可能在那片尘埃中留下的痕迹里,而更多的是在视觉图像里。照相术随处可用,它可以把我们人类社会生活中值得回忆的情景、我们的光荣、我们的欢庆、我们的灾难......一件件地记录下来,并把他们遗留在历史档案中。”(法·作家??拉肯 厄恩斯特??1856年 )世界优秀摄影师简介路易斯.海因摄影不应当仅仅为了美,而应有一个社会目的。要表现那些应予赞美的东西,也要表现那些应予纠正的东西。
他在自己的摄影创作中,记录了许多有关童工艰苦生活的珍贵图像,并以此支援美国童工委员会,向政府申诉童工的问题。百年工业革命实践,资本原始积累是残酷的也是无情的。如今我们同样面临着比雇佣非法童工更为不道德的二恶阴,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等等一系列让你胆颤心惊摸不着头脑的混乱秩序。
1908年,他成为美国童工委员会的摄影师。那个年代,有170万童工在工厂里做苦力,年纪最小的只有3岁。作为调查员兼摄影家,他深入到各地的工厂、矿井,把童工恶劣的劳动条件揭露了出来。
路易斯 .海因作品 路易斯 .海因作品
路易斯 .海因作品
路易斯 .海因作品
路易斯 .海因作品
路易斯 .海因作品
摄影以它特有的记录功能来证明,它可以唤起人类的良知,并在现实上带来积极的意义。路易斯·海因拍摄的童工照片,令很多当代美国人震撼、哭泣,更直接促成了美国以至世界各国废除童工。他的一生让世人了解到摄影不仅用于捕捉那些具有美感的形式或瞬间神奇的光影,在表明世间有什么东西值得赞美尊崇的同时,也直接告诉受众社会的不同以及改变的重要。 罗伯特.卡帕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的不够近。 罗伯特.卡帕作品罗伯特.卡帕作品罗伯特.卡帕作品HENRI CARTIER-BRESSON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布列松作品布列松作品
布列松作品
布列松作品
我当时突然领悟到,照相机可以在一刹那凝固不朽 。
经过加工或导演的照片我没有兴趣……相机是素描本,直觉与自发性反应的工具,是我对疑问与决定同时发生的瞬间驾驭。为了赋予影像意义,摄影者必须感觉得到自己有涉入取景器中获取事物……摄影者需凭借极为精简的方法才能达到表现上的单纯……必须永远秉持对被摄者与对自己的最大尊重!“
“在摄影中,最小的事物可以成为伟大的主题” 詹姆斯.纳切威不要做自己生命的旁观者,要做一个记录者 ,不要让自己的一生仅仅是走过。
“我是一名目击者,这些照片就是我的证词。我所记录的这些事件不该被忘记,也决不能重演。”本片荣获2002年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提名,这是首次以摄影师为题材的影片问鼎奥斯卡奖。 在现场的每一分钟,我都在想要逃走,我不想看到所发生的这一切。但我是一个拿相机的人,我是按一下快门就躲开,还是应该负起摄影记者的责任?
——《战地摄影师》开场白 作为摄影师,最难受的莫过于觉得自己一切名声和利益,都是建立在别人的苦难上。这让我每天挣扎煎熬。我知道,如果有一天让个人野心盖过真正的同情,我就失去了灵魂。 他在拍摄中安静而缓慢,以敬意对待他人,以尊重接触他人。他以语言和手势与人交流,人们因而参与到拍摄中来。他的作品不应被归类于所谓“抓拍”,而是并非突如其来的,充满关注与精确判断的具有预见性的人性化拍摄。詹姆斯?纳切威的大多数作品,正如他自己所说:“都拍摄于被摄人最熟悉的居住场所。”他的拍摄接近被摄人,同样把这种近距离的感受传递给观看者。 对我来说,摄影的力量来自唤醒人性。为了唤醒人性,摄影会变成一种方式。如果把握得好,摄影能成为终结战争的有力武器。在某种方式上,如果一个人得冒着生命危险在战场上把所发生的事告诉世界,他是在为寻求和平而谈判,也许那就是战争狂不想看到战场上有摄影师的原因。胶卷里缩记录的事情都是即时的,而不是你在距离十万八千里的杂志上看到的画面,也不是背面上的广告。当你看到现场时,你感到无比的悲伤和打抱不平。我很幸运,大家都在的时候我也出现了,但是那些面孔只是孩子的面孔,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痛苦滋味。伴随着枪林弹雨,无情的子弹能把胳膊打断。如果大家都能够到那里去看看,哪怕就一次,他们就会明白战争那种事是千不该万不该发生的。哪怕是发生在某个人身上,更何况成千上万的平民呢。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到那里去,所以摄影师才要去那里,去拍摄他们的所作所为或者阻止他们并注意所发生的事。用照片的力量征服所有的人,迫使他们改变想法,为了抗议,用致命的抗议,让别人一起起来抗议。”
詹姆斯·纳切威作品
詹姆斯·纳切威作品詹姆斯·纳切威作品詹姆斯·纳切威作品詹姆斯·纳切威作品詹姆斯·纳切威作品詹姆斯·纳切威作品詹姆斯·纳切威作品詹姆斯·纳切威作品记录好你的生活,让它给你带来一种思考,让它给你带来更多的宽慰,让它给你讲述生活的故事,让它给你诠释生命的意义。我们的校园生活用相机作为素描薄的一种直觉反应,按动快门,作为摄影家,在这之前要有高度的文化素养,在这当中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有对生活中新的视觉形象的敏感,对选择对象的敏感,对把握最佳时机的敏感。于是,一张真实的照片,往往展现出的是深刻的人性力量。 课外活动内容安排1、以自己的生活环境为主线,进行类似于“24小时“为选题的拍摄计划,进行题材的发掘和主题性思考。
2、对选题的图片进行筛选,编辑一个图片故事,进行展示交流。舞动青春——记杭州七中舞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