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认识绿线内的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等句子的含义。3.借助课文具体材料,体会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重点难点
借助课文具体材料,体会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教学课时
两课时。
[1] 海伦·凯勒
1880年,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不幸的小海伦,在生了一场重病之后,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呀! [2] [①这个感叹句有什么作用 ]从此,小海伦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②这句话具体写出了什么 ] [3] 她不能喊一声“妈妈”,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她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海伦在一岁半时,一场大病给她带来的灾难,让她从此“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
就在这时,家庭教师安妮(nī)·沙利文来到了海伦身边。 [4] [③这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段导读:沙利文老师来到海伦身边。
沙利文老师开始教海伦摸盲文,拼单词。[④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 [5] 一次,她们路过水井房时,沙利文老师把海伦的一只手放在水管口上。这时一股清凉的水在海伦手上流过,沙利文在海伦的另一只手上拼写了“水”这个单词。海伦猛然醒悟,原来“水”就是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呀!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 [6] [⑤你从文中加点的词语中感受到了什么 ]
段导读:沙利文老师把真实的事物和文字联系起来,指导海伦学会拼写单词“水”。
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海伦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lín)。[⑥这句话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 [7] 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⑦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沙利文老师心疼地用布把她的手指一一包扎起来。就这样,海伦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段导读:本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层次分明,写海伦是怎样如饥似渴地学习的,表现了海伦坚忍不拔的学习精神。
[8] 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⑧知识对海伦来说意味着什么 ]她有时在林中漫步,有时和朋友们在湖上泛舟。她在想象中感受着这个世界。“我常常感觉到一阵微风吹过,花瓣散落在我身上。于是我把落日想象为一座很大很大的玫瑰园,园中的花瓣从空中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她用这样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 [9] [⑨这一段在朗读时应注意什么 ]
段导读:知识为海伦打开了一个新天地。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海伦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刻苦学习,不仅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还增强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10] 海伦10岁的时候,越来越强烈地想开口说话。父母为她请来了盲哑学校的萨勒老师。萨勒发音时,要海伦把手放在她的脸上,用感觉来判断萨勒舌头和嘴唇颤动的情况,以此体会怎样发音。这种完全靠触觉学习说话的方法,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海伦后来在回忆自己的这段学习生活时说:“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 [11] [⑩“夜以继日、反复、几个小时”等词语有什么作用 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 ]
段导读:描述了海伦克服困难,学习说话的过程。
当夏天来临时,海伦在盲哑学校的课程正好告一段落,她说话的能力也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了。[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 [12] 海伦回到家里,大声喊道:“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刹 [13] 那间,爸爸和妈妈紧紧地抱住了海伦,流下了兴奋的泪水。[爸爸妈妈为什么紧紧地抱住了海伦 ]
段导读:海伦经过艰苦的努力,学会了说话。
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海伦经过艰苦的努力,使自己的说话能力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
1900年,海伦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她决心像沙利文老师那样,为更多和自己一样不幸的人服务。她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残疾人身上。 [14] [这表现了海伦怎样的人格 ]海伦·凯勒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
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海伦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她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残疾人身上。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了解有关海伦·凯勒的背景资料。
1.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生字卡片,海伦·凯勒的照片。
一 揭题,导入新课
1.张海迪和周婷婷的事迹,你们听说过吗 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位外国人的事迹,她就是海伦·凯勒。她一岁半时因病成了一个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人。在家庭教师沙利文的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学习数学、自然、法语、德语,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她一生写了14部著作,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3.你们想了解关于她的故事吗 那就让我们读读这篇课文吧。
二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1.指名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2.出示生字、新词卡片,纠正读音,识记字形。
(1)提示:“吮”不要读成sǔn;“挠”声母是n。
(2)区别记忆生字“燥”和“挠”。
(燥、躁、噪、澡)(挠、饶、绕)
(3)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失聪:失去听觉。
甘霖:指久旱以后下的雨。这里指海伦通过盲文终于可以学到的知识。
如饥似渴:形容要求非常迫切。
夜以继日:日夜不停。
不屈不挠:不屈服。
3.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哪些地方读不懂,做上记号。
(课文主要讲了海伦在老师指导下摸盲文,拼写单词,艰苦地训练自己说话能力的故事。)
三 理清脉络
1.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讲了些什么。
2.分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海伦在一岁半时,一场大病给她带来的灾难。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在沙利文老师的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海伦如饥似渴地学习盲文。
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海伦经过艰苦的努力,使自己的说话能力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
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海伦大学毕业后,决心像自己的老师一样,为更多和自己一样不幸的人服务。
4.分段朗读,同学们互相检查字音读得是否准确,句子读得是否通顺。
海伦·凯勒
生病失明失聪
刻苦学习 奉献
本课,老师应引导学生从海伦与命运抗争的两个具体事例——学习盲文和练习说话来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让学生找出课文描写海伦努力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引导学生抓住“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拼命摸”“不停地书写”“如饥似渴”“摸出了血”等词句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引导学生想象海伦练习说话时怎样“夜以继日地努力”,怎样“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特别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海伦学习说话的难度,可以让学生试着也摸摸口型和感受嘴唇颤动的情况来体会发音的难度。学生体会到从摸口型和感受嘴唇颤动来了解意思是很困难的,从而进一步体会海伦学习说话的艰难。为了让学生更深切地明白海伦为了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地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也为了让学生学习海伦那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最好让学生写一写。可以写自己想对海伦说的话,可以写如果自己是海伦会怎么做,也可以写课文读后感等。
1.看拼音,写词语。
kǎi
lè(凯
勒) bào
zào(暴 躁) pí
qi(脾
气) gān
zào(干 燥)
gān
lín(甘 霖)
máng
wén(盲 文)
chéng
dù(程 度)
bù
qū
bù
náo(不
屈
不
挠)
2.给多音字组词。
刹 似 觉
3.比一比,再组词。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如(饥)似(渴) 夜以(继日)
不(屈)不(挠)
双耳(失聪)
与世(隔绝)
无(边)无(际)
(精心)指导
双目(失明)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倾诉”和“倾注”两个词语的含义。注意文中引号的用法。
2.通过品读重点词语,理解表现海伦奋斗精神的句子。
3.借助课文具体材料,体会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理解表现海伦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句子。
感受并学习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
一 回忆课文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海伦哪些事情
(失明失聪、学习盲文、学习说话……)
二 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默读第一部分,思考这一部分告诉了我们什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2)同桌交流。
(3)出示词句。
双目失明 双耳失聪 隔绝 倾诉
①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呀!
②她面对着的是……她不能……也不能……
(4)“倾诉”是什么意思 海伦不能倾诉的是什么呢 (希望、痛苦、要求……)
(5)你从这些词句中能看出什么
(可以看出小海伦的痛苦和悲哀。)
(6)假如是你,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过渡:海伦又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接着看看。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
(1)就在这时,沙利文老师来到了海伦身边,她是怎样做的 默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2)四人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①沙利文老师开始是怎样教海伦摸盲文、拼单词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A.出示句子:“沙利文老师把海伦的一只手放在……拼写了‘水’这个单词。”(说明她是一个有耐心,有智慧,善于启发海伦用触觉去学习知识的教师。)
B.出示句子:“沙利文老师心疼地用布把她的手指一一包扎起来。”
(老师倾注了更多的爱。)
②读课文,读出老师对海伦的期待、鼓励和爱护。
③海伦开始的表现怎样
(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
④“猛然醒悟”说明了什么 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说明了海伦对世界有了最直接的感悟,老师的爱也给了海伦巨大的信心和力量。)
⑤海伦接着做的是什么 找出句子读一读。
(“……学会了……学会了……”“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⑥读了上面的句子,你体会到什么
(海伦坚忍不拔的学习精神。)
⑦反复朗读,体会海伦在学习中所经受的常人难以想象的磨炼和她顽强的意志。
⑧“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从哪里体现出来的
⑨朗读,体会海伦心中美丽的世界和她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进一步体会沙利文老师对海伦的爱和海伦对知识的渴求。
过渡:海伦又是怎样拼命学习的
3.学习课文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
(1)指名朗读,思考萨勒老师是怎样教海伦说话的,海伦又是怎样练习的。
(2)同桌讨论。
(3)全班交流。
①理解:“萨勒发音时……以此体会怎样发音。”这是靠什么来学习说话 (靠触觉来学习说话。)
②“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夜以继日”是什么意思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夜以继日:日夜不停。体会到海伦学习说话的艰辛以及她拼命学习的精神。)
③你能通过朗读把海伦的精神表现出来吗
(4)海伦努力的结果是什么 自读理解。
①“她说话的能力也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了。”这句话应如何读
(读出终于成功后的惊喜语气。)
②“海伦回到家里,大声喊道:‘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刹那间,爸爸和妈妈紧紧地抱住了海伦,流下了兴奋的泪水。”从这句话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海伦的自豪之情和父母的喜悦之情。)
4.学习课文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
(1)(齐读)想想海伦为什么会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
(2)“倾注”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它说明了什么
(全身心投入的意思。体现了海伦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为他人服务的精神。)
三 通读全文
1.自读全文。海伦的哪些做法最让你感动 为什么 读读说说。
2.你有什么启发吗
(学习海伦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四 说说句中引号的用法
1.海伦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
2.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3.她用这样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
(引号里的词语,在这里有特殊的含义。比如,“说话”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用嘴说出的语言,而是用手指表达的语言。)
海伦·凯勒
不屈不挠的奋斗
1.强化情感体验。文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必须着重讲解,引导学生领悟文字内涵,把学生置身于浓浓的情感氛围之中。
2.适度展开想象。充分利用文字空间,让学生紧密结合文本,展开丰富的想象,走进海伦的内心世界。
3.反复朗读感悟。文中写海伦学盲文,写海伦学说话,这两个重点段落应采用让学生整体感悟的方法:给了你什么感受 为什么 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等等。
4.展开多维对话。语文教学要关注人文精神,本课是绝好的例文。引导学生开展多维对话,让人文教育的开展不留痕迹。如:学完课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你最想对海伦说什么 想起了什么名言
5.课内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走出文本,阅读与之相关的背景材料,把积极的学习状态、渴求知识的心境带到课外,拓展学生的视野,净化学生的心灵。
1.把下列各组中不同类的词画去,并在括号中补上一个同类的词。
(1)黑狗
走狗
黄狗 狼狗 花狗
(猎狗)
(2)兰花 牡丹 水仙 茉莉
火花
(玫瑰)
(3)马路 公路 岔路
思路
小道
(高速路)
2.把下面的每组词分别组成两句通顺的话。
(1)和 妈妈 去 澳门 外婆 我
坐轮船 看
我和妈妈坐轮船去澳门看外婆。
(2)逗 我 每天 回家 小狗 放学 都 几乎 玩
我几乎每天放学回家都逗小狗玩。
3.与“笔:写字”关系最相似的一对词是(C)。
A.布:织布
B.棉花:纤维
C.船:运输
D.医生:病人
4.修改病句。
(1)我处事非常武断,常常受到同学们的表扬。
我处事非常果断,常常受到同学们的表扬。
(2)《猫》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老舍先生写的。
《猫》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老舍先生。
5.读下面的一段话,回答问题。
母亲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
(1)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母亲剥荔枝的过程。
(2)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
(3)从这段文字中,你体会到什么
“筋脉突兀”,说明母亲苍老、柔弱;小心翼翼的样子,说明母亲简朴。
1.海伦·凯勒简介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女学者。生于亚拉巴马州的小镇塔斯康比,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使他成了一个盲聋哑人。在如此难以想象的生命逆境中,家庭教师安妮·沙利文热情关怀,精心指导她指语、铅笔手写方块字、凸起字等。海伦一生中完成了14部著作。《我生活的故事》《石墙之歌》《走出黑暗》《乐观》等都产生了世界范围的影响。海伦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世界舆论的赞扬,联合国还曾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
2.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那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那样充满热情。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怠倦。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 只有那些盲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成年后失明、失聪的人就更是如此。然而,那些耳聪目明的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利用他们的这些天赋。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们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如果让每个人在他成人后的某个阶段盲上几天、聋上几天,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
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 想到三天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你那宝贵的三日 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1
知识点详解
^2
①表达了作者对小海伦的深深同情。
^3
②用形象的语言写出了小海伦的不幸。
^4
③这一段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5
④这句话是本段的中心句,概括写沙利文教海伦学习的内容。
^6
⑤重点句解析:从这些词语中,我感受到海伦的生活是多么孤独、多么痛苦以及海伦猛然醒悟之后心里是多么高兴。这说明知识对海伦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7
⑥比喻,写出了海伦所付出的艰辛,表现了海伦对知识的渴求。 ⑦告诉我们海伦学习的刻苦,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所经受的磨难。
^8
⑧知识增强了海伦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使海伦原本无声和黑暗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9
⑨朗读时要充满欣喜之情,体现出海伦的信心和勇气以及她对生活的憧憬。
^10
^11
⑩“夜以继日、反复、几个小时”写出了海伦是怎样刻苦学习说话的,表现了她非凡的毅力。省略号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海伦坚持不懈的精神。
^12
概括地说明了海伦经过艰苦努力所取得的惊人成绩。
^13
他们为海伦能开口说话而感到激动和兴奋。
^14
海伦把所学及全部的爱献给残疾人事业,表现了她无私奉献的高尚人格。 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指出海伦精神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