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重点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借助具体的材料,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兴趣。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来具体描述维也纳的。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维也纳的图片,舒伯特、施特劳斯等人的著名乐曲。
教学课时
两课时。
[1] 音乐之都维也纳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 [2] 之都。[①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它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lù)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小盆地里,波光粼(lín)粼的多瑙(nǎo)河穿城而过。[②这句话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朗读时应注意什么 ]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音乐之都”维也纳的位置。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3] [③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个句子有什么作用 ]18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等, [4] 都在这里度过大部分音乐生涯,谱写了许多优美的乐章。维也纳的博物馆里,至今还陈列着他们的乐谱和手迹。
段导读:维也纳在历史上对音乐的贡献。
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在这儿,到处可以看到大音乐家们的铜像或大理石像。为了纪念乐坛大师,维也纳的许多街道、公园、礼堂、剧院、会议大厅等,也多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就连王宫花园的草坪上,也用鲜花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音乐符号作为装饰。 [5] [④作者是怎样突出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
段导读:维也纳是名副其实的“音乐之都”。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⑤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人们在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那优雅轻快的华尔兹(zī)圆舞曲。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着室内演奏的传统,尤其在合家欢乐的时候,总要演奏一番,优美的旋律传遍街头巷尾。更有趣的是,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也要各奏一曲古典音乐,这几乎成了惯例。 [6] [⑥这一自然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
段导读:说明维也纳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维也纳不愧为“音乐之都”。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从维也纳的历史、城市建筑、人们的生活三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它造型美观大方,色彩和谐,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7] [⑦为什么要写“世界歌剧中心”的美丽 ]设计最独特的是移动舞台,纵深46米,由几层平台组成,可随意升高、降低或转动。乐池可以容纳一个110人的乐队。舞台的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配备有现代化的照明设备。观众席位于剧场中央,共6层,可容纳2200人。 [8] [⑧作者为什么要列举那么多的数字 ]
段导读:以“世界歌剧中心”为例,说明“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古老,建筑规模的宏大和内部的豪华,突出了“音乐之都”维也纳的风采及世界影响。
被称为“金色大厅”的音乐之友协会大厦,装饰精美,金碧辉煌。 [9] [⑨这句话在此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正厅两边的金色墙壁前,竖立着16尊大理石雕刻的音乐女神像。楼上两翼包厢后的金色大门口,放置着历代音乐大师的金色胸像。大厅顶上金色镂(lòu)花梁柱间,画着音乐女神的彩像。在巨大的吊灯照射下,到处金光闪闪。 [10] [⑩此处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音乐之友协会大厦的装饰,突出了什么特点 ]
段导读:“金色大厅”装饰精美。
每到新年,在“金色大厅”里都要举行 [11] 世界一流的新年音乐会,奥地利总统和维也纳各界名流都要出席。一年一度的文化节期间,世界各地著名的音乐家也在这里登场。他们的精彩表演,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观众。
段导读:奥地利这个国家对音乐的重视及“金色大厅”在世界上的影响。
第三部分(第5~7自然段):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的宏伟壮观及在世界上的影响。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给课文分段,了解主要内容。
3.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生字卡片,维也纳的相关图片。
一 导入新课,揭题
1.我国民族乐团已连续两次在世界三大著名音乐大厅之一的“金色大厅”举行新年音乐会。你知道这“金色大厅”在哪儿吗
2.揭题,出示维也纳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二 初读课文,指导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提出自学要求。
(1)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顺课文。
(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说说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导读生字、新词。
维也纳 阿尔卑斯山 欧洲 生涯 博物馆 装饰 草坪 街头巷尾 金碧辉煌
字形:“卑”的第六笔为撇,不能分开。
“巷”的下面是个“巳”,不是“已”。
(2)理解词语的意思。
生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 优雅:优美雅致。
北麓:北边的山脚。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三 给课文分段,了解各段段意
通读课文,指导分段。
1.默读,思考:每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在一起
2.交流。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维也纳无论是历史、装饰还是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音乐,不愧为“音乐之都”。
第三部分(第5~7自然段):在维也纳,最著名的是国家歌剧院,而在“金色大厅”——音乐之友协会大厦里,经常举行世界一流的音乐会。
四 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为什么说维也纳是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为什么说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为什么把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音乐之都维也纳
举世闻名
1.教学开始,老师可以利用维也纳风光动画,使学生整体感知维也纳“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特点,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维也纳的兴趣,为学习课文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2.在教学“音乐摇篮”这一部分时,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查找资料了解音乐家的伟大成就,欣赏具有特色的
“优美的乐章”,想象“从名曲中能听出什么”。
3.在教学“音乐城市”这部分时,老师不妨设计这两个环节:①看音乐家的塑像展开想象“你看,这是贝多芬石像,他静坐沉思,仿佛在思考什么 这是施特劳斯铜像,他手拉提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学生想象回答。②创设情境,采访游客:“这位游客,看到这么鲜红而又巨大的高音谱号,你有什么感受 ”……这不但能训练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使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到音乐之都维也纳的魅力。
1.看拼音,写词语。
ōu
zhōu(欧
洲) shēng
yá(生 涯) bó
wù
guǎn(博
物 馆) zhuāng
shì(装 饰)
cǎo
píng(草 坪) jiē
tóu
xiàng
wěi(街
头
巷
尾)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井)(井)有条 (比)(比)皆是
(头)(头)是道
(落)(落)大方
逃之(夭)(夭)
忠心(耿)(耿)
忧心(忡)(忡)
小心(翼)(翼)
(兢)(兢)业业
熙熙(攘)(攘)
(原)(原)本本
形形(色)(色)
4.选字填空。
城 成 诚
(诚)实 忠(诚) (成)立 (城)墙 长(城)
真 针 珍
(珍)奇 认(真) (真)假 (针)孔 (珍)贵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
2.体会维也纳的特点,理解为什么称维也纳为“音乐之都”。
3.联系课文内容,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初步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
理解为什么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
一 复习
1.听写。
阿尔卑斯山 欧洲 生涯 博物馆 装饰 草坪 街头巷尾
2.说说课文的内容,可以用上面的一个词,也可以用几个词。
二 学习第1自然段
1.默读课文,找出最能概括此段内容的一句话,画出来。
(1)交流: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
你认为“音乐之都”的意思是什么
(2)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古典音乐的摇篮,用音乐装饰的城市,一天也离不开音乐,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的国家歌剧院。)
2.自由读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维也纳的地理位置,这里环境很美。)
三 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你认识这些大师吗 你能告诉大家他们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吗
(海顿的《皇帝四重奏》、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月光奏鸣曲》《英雄交响曲》、舒伯特的《天鹅之歌》《冬之旅》、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都是在维也纳完成的。)
3.现在你明白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了吧!
(维也纳曾经是那些著名音乐家青年时代生活、学习的地方。)
4.什么是摇篮 (指名说)
(摇篮是婴儿做梦享乐的港湾,是甜蜜的家园,最初的好梦都是从这里开始的。我们无法知道那些大作曲家是如何在那里创作的,但是从他们内容丰富、震撼人心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想象他们的心境。)
5.我们听着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四 学习第3自然段
1.过渡:维也纳给那些作曲家以丰富的灵感,帮助他们创作出流芳百世的作品。维也纳也以他们为骄傲。
2.指名读。
3.雕塑和街道名称都是城市的标志。比如我国许多城市都有中山路,就是为了纪念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还有深圳的开拓牛,就象征了深圳人开拓进取的精神。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示意学生说)
4.而我们在维也纳,到处——(引读课文)
5.我们在故宫看得最多的是龙,龙是我们民族的象征。而在维也纳的王宫花园——(引读课文)
6.在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伴奏下读读这一自然段。
五 学习第4自然段
1.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被誉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我想,如果我们伴着这样的音乐来学习第4自然段一定会别有一番滋味。
2.指名读。
3.我们今天欣赏了三首乐曲,你的感受怎样
4.在一个随时都能听到音乐的城市,置身于洋溢着音乐声和花草芬芳的环境中,我们怎能不陶醉 演奏乐曲成了维也纳市民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就像空气和水是人的必需品一样。分组朗读。
5.哪个场景最吸引你 指名回答,要说明理由。
6.齐读。
六 学习第5自然段
指名读,听了作者的介绍,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歌剧院
(它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素有“维也纳的灵魂”之称,与意大利米兰斯卡拉歌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和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并称为世界四大歌剧院。)
七 学习第6自然段
1.朗读并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把“金色大厅”的特点描写出来了。
2.学了这篇课文后如果有人询问你“金色大厅”的情况,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呢
八 学习第7自然段
1.指名读。
2.世界上所有的乐团、知名的歌唱家都以在“金色大厅”演出为荣。下面就欣赏一段中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那里的演出。
3.看了录像,你觉得那儿怎么样 同学之间交流。
九 总结
今天我们进行了一次音乐之旅,给大家带来的是美的享受。每座城市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维也纳以音乐闻名,巴黎以埃菲尔铁塔闻名,等等。凡是有自己文化传统的城市都是有魅力的城市。
音乐之都维也纳
世界著名 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维也纳的音乐氛围,受到音乐的熏陶,老师可以采取图片与音乐相结合的方法。
在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时,可以出示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等人的图像或雕像,让学生与这些著名的音乐家面对面,并且了解这些音乐家的一些著名作品。
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时,可以让学生在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的音乐声中欣赏维也纳城市中的一些音乐家的铜像或大理石像、城市中的一些装饰,以及一些以音乐家名字命名的建筑或街道等。
在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时,可以让学生欣赏几段视频:公园里的音乐演奏会、大街上的华尔兹圆舞曲、政府会议的仪式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维也纳的音乐氛围。在欣赏维也纳的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时,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他们在发出感慨的同时又欣赏到名曲。还可以利用课后时间让学生欣赏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海顿的《皇帝四重奏》、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和舒伯特的《摇篮曲》。
这样讲授本篇课文,学生不仅从语言文字中认识了被称为音乐之都的维也纳,更从图片、视频的欣赏中和维也纳有了近距离的接触;不仅了解了许多音乐家,更欣赏了许多音乐名曲,受到了音乐的熏陶。
1.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我把种子放在锦盒里。
种子被我放在锦盒里。
(1)农民伯伯把树上的苹果小心地摘下来。
树上的苹果被农民伯伯小心地摘下来。
(2)疾驰的汽车把路边的灰尘掀起老高。
路边的灰尘被疾驰的汽车掀起老高。
2.联系课文,说说加点词的意思。
(1)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摇篮:一种文化的发源地。
(2)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
掺和:掺杂在一起。
3.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练习。
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流,
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
当我和别人交谈的时候,
我用耳朵,也用目光倾听。
(1)作者为什么说“用耳朵,也用目光倾听”呢 谈谈你的理解。
听人讲话,要注视着对方,这种态度才是最诚恳的,更是对人的尊重。
(2)你怎样理解“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这句话
真诚能够促成最有效的交流。
(3)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成功最需要的是勤奋。
企业最需要的是人才。
4.将“东、南、西、北、上、下、左、右、前、后”等词填进括号里,组成成语。
(上)行(下)效 (前)仆(后)继
(东)张(西)望
(南)腔(北)调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5.修改病句。
(1)小华可能生病了,明天肯定不能来。
小华生病了,明天肯定不能来。
(2)夏天,火球似的炙烤着大地。
夏天,太阳像火球似的炙烤着大地。
(3)花坛里有月季、杜鹃、玫瑰,还有一串红、柳树和牡丹等花卉。
花坛里有月季、杜鹃、玫瑰,还有一串红、牡丹等花卉。
音乐家简介
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1820年两耳失聪,但从未辍笔。毕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理想,其主要作品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表现出人类的英雄气概。
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3岁即显露音乐才能,4岁从父学习钢琴,5岁开始作曲,11岁即作有歌剧。其创作遍及音乐各个领域,奠定和发展了协奏曲等体裁规范。风格纯真清丽,优雅工致,后趋向戏剧性和悲剧性。是西方音乐史上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
^1
知识点详解
^2
①这句话紧扣课文题目,又总领全文,点明维也纳是奥地利首都,也是著名的音乐之都。②语言清新明快,朗读时要表达出对维也纳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3
③比喻。中心句,概括维也纳在历史上对音乐的贡献。
^4
^5
④重点句解析:作者从三个方面来突出维也纳是“音乐之都”。一是用“到处”来说维也纳处处可见大音乐家们的雕像;二是从“多用”方面说明维也纳的很多建筑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三是王宫花园的草坪,用鲜花组成的音乐符号来装点。⑤说明维也纳的人们生活中离不开音乐。这句话是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6
⑥是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来写的。
^7
⑦写“世界歌剧中心”的美丽,是为了再次突出维也纳音乐历史悠久。
^8
⑧用具体数字说明“世界歌剧中心”美丽壮观,功能齐全,具有说服力。
^9
⑨这句是总起句,总写“金色大厅”装饰精美。
^10
⑩按方位顺序具体写音乐之友协会大厦的装饰,突出它的精美、金碧辉煌。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