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古诗两首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4古诗两首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3 10:5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五年级 语文 下册苏教版24 古诗两首 资料宝袋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集有《东坡乐府》。预习检查  1.借助工具书理解诗的意思。
  2.借助插图,结合诗句,想象诗描绘的西湖在雨、晴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看雨的惊叹和诗人晴天时欣喜之情。字词乐园遮 -( )= 庶
庶+( )= 遮  “遮”在书写的时候,注意是半包围结构,注意“庶”下面四点的变化。课文详解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望湖楼位于杭州西湖边上,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所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苏轼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共五首,本诗是第一首。课文详解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了天气骤变时的紧张气氛,也烘托出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
  乌云像泼洒的墨汁,还没把山遮住,白花花的雨点就像珍珠一样活蹦乱跳地窜上了船。课文详解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忽然卷地而来的一阵大风把云和雨吹散了,雨后,从望湖楼往下看,湖水一片汪洋,就像天空那样广阔。课文详解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净慈寺是杭州西湖边上的著名佛寺。林子方是杨万里的朋友。这首诗是诗人在西湖边送林子方赴福州任职时创作的。课文详解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啊,山水风光与其他季节真是不一样。课文详解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碧”“红”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明丽的图画,意境开阔,给人以无尽的喜悦和想象。
  湖面上铺满了荷叶,青翠碧绿,一望无际,好像与天连成一片。盛开的荷花,在阳光的映照下,特别红艳明亮。图解结构景色之奇写景概括主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通过描写诗人在望湖楼经历的天气变化,写出了诗人身处其中的感受和对自然变化的赞叹。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绘了西湖六月的美景,显示了大自然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诗人的欣喜之情,同时将对友人的祝福和勉励融入其中。
写法点拨    所谓情景交融,是指作品中对环境的描写、对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描绘景色多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如《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写道,云像打翻的墨水,雨像跳动的珠子,风卷地而来吹散了云雨,水像天空一样寥廓。这便是诗人在楼上看到的雨景,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赞叹。
拓展提升题 临 安 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心灵感悟  翻墨似的黑云、骤来的白雨、接天的莲叶、映日的荷花,这所有的一切都在展示着西湖的独特魅力。这样的美景,怎能不让我们陶醉呢?
随堂练习一、给下列的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中。
接:①继续,连续。②连接。③接触,挨近。④收,取。⑤迎。
1.接天莲叶无穷碧。 (   )
2.晚饭后,妈妈接着给我讲故事。(   )
3.我刚刚接到一封叔叔的来信。 (   )
4.我们全家去车站接姥姥。 (   )
5.同学们交头接耳谈论着刚才的话题。 (   )
二、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并解释加点的词的意思。
1.毕竟    六月中,    不与四时同。?
毕竟:?
四时:?
2.黑云翻墨     ,    跳珠     。?
翻墨:?
跳珠:?
随堂练习三、阅读理解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
潋滟(   ) 空蒙(   )
浓抹(   ) 相宜(   )
随堂练习2.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并解释加点的词的意思。
(1)毕竟    六月中,    不与四时同。?
毕竟:?
四时:?
(2)黑云翻墨     ,    跳珠     。?
翻墨:?
跳珠:?
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