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上北师大版3.1 捐书活动 课件+教案2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三年级上北师大版3.1 捐书活动 课件+教案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12-21 19:07:14

文档简介

3.1 捐书活动 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三位数连加的数目比较大,计算时容易发生错误,因此,本节课学生要通过探索活动熟知算理,提高计算正确率。再次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认真细心的计算习惯也是本节课的目标。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突破方法:利用学生熟知的情境,理解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估算的能力。
突破方法:利用学生熟知的情境,理解算理。
4教学过程
一、口算天天练
35+25= 24+36= 100+210= 250+250=
300+400= 460+240= 270+320= 430+540=
二、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在这样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是不是感到很幸福呢?可是,你们知不知道我国还有很多的儿童因为贫困而面临辍学,这些年龄和你们差不多的孩子,因为贫困,只能在艰苦的环境下学习,但他们依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功读书,你们说他们这种精神值不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有好多学校的同学为他们做了好多有益的事,比如:捐书给他们。(引出课题),老师把他们捐书的情况做了个统计,一起来看看吧!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统计表。
师说:我给大家十秒的时间仔细观察两张表,看看你能从中找出那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
2、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想说些什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
预设:
生1: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
生2:三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
生3: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哪个年级捐书多一些?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与同桌交流,然后汇报。
预设:
生1:每个年级都有三个班,可以一个班一个班的对比,118比103多15,104比109少5,95比98少3,一班多出来的书,比后比后两个班少的书的数量多,所以三年级多。
生2:估算一下每个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生3:三年级每个班都补成100后,尾数是17,四年级每个班都补成100后,尾数是10,所以三年级多。
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如果我们算出每个年级的本书再比较就更准确了。要解决这个问题你知道怎样列式呢?
学生尝试列算式,交流后汇报。
三年级:118+104+95。
四年级:103+109+98。
3.解决问题。
师:观察这两个式子有什么特点?
揭示课题(三位数连加),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新知识。(引出课题)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算式:118+104+95.
估算。
师:先估一估,大约有多少本?并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的?
(设计图意:让学生经历“估”的过程,得出结果的大致范围。)
(2)算一算(学生独立计算)
师:请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师:有同学已经算完了一种方法,试试你还能想到第二种方法吗?(学生总共想到了四种方法)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很据情况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3)四人小组交流。
师:请把你的方法在四人小组中介绍一下(请几名同学代表上台板演)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同学的方法跟你想的一样吗?你能看懂他们的算法吗?
(设计意图: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进行探究,并在其中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4)全班汇报。
(将计算的方法按计算的方式进行分类,口算、脱式的方法请板演的同学介绍。)
师:先来看看这位同学的竖式计算,他用了几个竖式?(2个)他是怎样计算的?(先把前连个数相加,再把它们的和与第三个数相加。)他很巧妙的用以前的知识解决了这个问题。
师:这位同学的竖式有些不一样,他只用了(1个)竖式,这个竖式以前可没有学过,对比一下,这个竖式和前面竖式有什么不同?(三个数写成一块儿,直接三个数相加)
教师板书:
师:三个数相加,怎么计算?思考一下。
师:以各位为例,有没有同学为我们讲解一下到底该怎么计算?
(个位上8加4等于12,12加5等于17,满十进一……)
师:虽然是三个数在相加,其实计算方法是一样的。看来新的知识同样难不倒我们。
(设计意图:在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观察板演的算式,听、说计算的过程这样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深刻体会计算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用多种方法计算出三年级一共捐书317本,和我们的估算比较一下,是不是很接近?看来我们的估算是准确的。
(设计意图:计算的结果与估算的结果相比较,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也体会估算可以验证计算的结果。)
师:到现在,这道题我们解决完了吗?对了,还应该写答语,把问题回答完整。
四、展示交流,内化提升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二个问题“四年级一共捐了多少书?”
师:用今天学习的新方法算一算吧!
组织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将计算的方法和过程说一说,再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连加的竖式计算。)
师:大家现在能确定哪个年级捐的书多吗?
五、回顾整理 拓展延伸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生:学会了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
课件11张PPT。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加与减看谁快?一、口算天天练
35+25= 24+36= 100+210= 250+250=
300+400= 460+240= 270+320= 430+540=
118+104+95123100+100+100=30018+4-5=17300+17=317=222+95=317118+ 1042122222+ 957113118104+ 9517131答:三年级一共捐书317本。103+109+98==103+ 1092112212+ 980113103109+ 9810131103+109+98=212+98310(本)310(本)答:四年级一共捐书310本。317-310=7(本)答:三年级比四年级多捐7本。1.2.用竖式计算。727+114+86397+304+120475+260+149292+450+1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