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留住身边的精彩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情感领域: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摄影的乐趣;
2、知识领域:掌握摄影的一些基本知识——选材、构图等;
3、技能领域:掌握相机的基本功能。走出教室,在熟悉的校园中,拍摄不一样的景致。
2学情分析
《留住身边的精彩瞬间》是高中普通美术课程标准教科书(湘教版)现代媒体艺术系列《摄影摄像》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课的设置是为了引导和提高高中选修该模块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摄影和现代生活的密切关系,本课主要是要让学生通过掌握照相机的基本功能,领略摄影构图的特征和方法,解决选择什么样的题材、怎样拍好题材以及如何评价自己的作品等问题。同时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本课的主要目的还是在于引导学生能将课堂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体会美、创造美、捕捉美,最终起到丰富生活、美化心灵的作用。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摄影的构图,即“怎样安排画面”; 如何安排画面中的主体。难点:改变惯性思维,用独特的视角来拍摄。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课前拍摄短片《学生的快乐瞬间》,并定格成一张张精彩的照片,引起学生共鸣。
师:当你看到一幅美妙的照片,就觉得它的确很美。然而你说不出它为什么美,你也说不出作者是怎样把它创作出来的。
而摄影让我们懂得如何在周围世界中发现和捕捉到美好画面的能力,就是我们所说要的"摄影家的眼力"。
师:请欣赏下面一组摄影作品。找一找,你印象最深刻的照片是哪张?
问:选出一张你认为最美的照片,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生答。
师:每当看到为之感动的事物时,我们都想把它记录下来,而摄影是最便捷的手段之一。但当我们手持相机时,却又经常忽略了身边既有的精彩和美丽。这就需要我们学会通过镜头去关注我们周围的点点滴滴,去发现和把握那些精彩瞬间。
导出课题——《留住身边的精彩》
活动2【讲授】新课学习:
一、摄影的媒介——照相机
它可以记录自然界神奇的瞬间,它可以记录我们生活中难忘的瞬间。
教师介绍最新数码相机:(学生活动,熟悉带来的相机) 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很多家庭都拥有了DC,数码相机的外型越来越炫,机身越来越薄,使用也越来越方便。请同学介绍最新的数码相机。
教师介绍相机的原理、历史、构造。
持机的基本方法。
二、拍什么?——选材·主题
师:有了相机,有的同学就会问了“我们该拍些什么呢?”其实,在你的身边就有很多值得拍的东 西,人物、动物、风景、静物,这些都是很好的表现素材。
摄影的分类:
按形式分:新闻摄影、艺术摄影
按内容分:风景摄影、人物摄影、静物摄影
按用途分:商业摄影、非商业摄影
师总结:自然界和生活中的许多景和物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拍摄对象,重要的是如何通过照片
鲜明地传达出自己的感受。一个专业的摄影师,在选择了拍摄的题材后,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观察、了解所要拍摄的物体,这样才能在拍摄时捕捉到精彩传神的瞬间。
活动3【活动】学生活动:
制作取景框。用硬卡纸或木条制成,长方形,比例4:3,中间挖空。把框子举向所拍摄对象,即可得到自己满意的取舍意向。
活动4【讲授】新课学习:
三、怎么拍?——画面·构图
1、选择合适的角度:平视、仰视、俯视。
各种角度的特点及拍摄的效果。这三种角度是拍摄时最常用的三种角度,一般初学摄影的人都从平视的角度来拍。最后是看照片作评价或者说出自己的感受。
2、确定画幅形式,合理取舍画面。拍摄独特的照片。
活动5【活动】思考与交流:
思考与交流:4人为一组,围绕一个主体对象,选择一个角度,按不同的取景范围和对象在不同角度拍摄几幅不同的作品,选出2幅进行展示并评价,提出对画幅的改进意见。
活动6【讲授】新课学习:
3、怎样安排画面构图。
A.中心法”和“黄金分割法”。B.九宫格法。
在“黄金分割法”的基础上又产生了另一种突出主体的方法——“三分法”,也叫“九宫格法”,它是将画面纵横均分为三份,从而使画面分割成九个相等的方块,四条分割线上出现四个交叉点,通常摄影师会在这四个点上选择一处作为主体的中心位置,当然在交叉点附近也可以。
C.井字构图法、C型、S型、Y型构图法。
4、如何突出主体?
一张好的摄影作品,不是画面中的元素越多越好,所以我们要合理的取舍画面,做到“以少胜多”,这样才能更好的突出主体,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突出画面中的主体呢?有哪些方法可依呢?—学生探索,巩固知识。尽量接近被摄的主体。
活动7【练习】学生活动
思考与交流:靠近拍摄可以更加突出被摄主体,保持画面的简洁和紧凑。看看周围的食物,有哪些可以采用靠近的方法进行拍摄?想一想,什么样的对象不适合采用靠近的办法来拍摄?
活动8【作业】课外拓展
课堂小结:进入了摄影艺术的殿堂,你就会开始感受到摄影的无穷魅力。想要得到好的摄影作品,需要在不断的练习中探索。本节课就以著名摄影师伊蒙·麦卡比的话来作为结束语:“照片的好坏不是决定于设备的好坏,而是决定于摄影者的眼光和感受。”课外拓展:走出教室,在熟悉的校园中,拍摄不一样的景致。
课件51张PPT。请欣赏下面的一组摄影作品
找一找 ,你印象最深刻的照片是哪张? 当你看到一幅美妙的照片,就觉得它的确很美。然而你说不出它为什么美,你也说不出作者是怎样把它创作出来的。
而摄影让我们懂得如何在周围世界中发现和捕捉到美好画面的能力,就是我们所说要的"摄影家的眼力"。 喜逢甘霖 陈穗林 摄黄昏(摄影)董凤安晨 读香格里拉秋梦(摄影)郑义秋实 摄影 李怒呤雪雁选出一张你认为最美的照片,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留 住 身 边 的 精 彩
摄影漫谈一、摄影的媒介
——照相机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你知道相机是怎么来的么?在欧洲,16世纪著名画家达芬奇便发现:在一个房间的窗板上戳上一个小孔,然后关上所有的门窗,使房间变得一片黑暗,窗外的景色透过小孔,清晰地倒映在室内的墙壁上。这就是物理学上的“小孔成象”原理。摄影漫谈小孔成像技术历史早期照相机120照相机135照相机数码相机摄影漫谈构造持机的基本方法 横向持机
在横向持机时,左手应从镜头下方
托住相机以保持稳定。轻轻收紧双
臂以防止相机出现抖动。纵向持机
在纵向持机时,握持相机手柄的手
既可位于上方也可位于下方。但当
握持手柄的手位于上方时手臂更容
易张开,所以要特别加以注意。错误的持机方法 双臂像翅膀那样张开,上半身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不要只用手臂去支撑相机,应使用整个身体去保持稳定。 位于上方的手臂张开了,这样持机非常不稳定。
可以说与采用单手持机没有什么区别。 从低位拍摄
在降低重心进行拍摄时,应将左膝支撑于地面,
用右膝支持手臂,这样可防止出现纵向手抖动。实时显示模式拍摄
采用实时显示模式进行拍摄时,更容易出现手抖动。
应夹紧双臂、从下方支撑相机,以保持稳定。 二、拍什么? ——选材·主题按形式分: 新闻摄影 艺术摄影按内容分: 风景摄影 人物摄影 静物摄影按用途分: 商业摄影 非商业摄影摄影的分类拍什么? ——摄影家的眼力收集生活中的绿色据说,喜欢绿色的都是善良的人;喜欢绿色的都是积极乐观、憧憬美好的人,让我们一起寻找和收集心中的绿色,生活中的绿色! 让我看看你的鬼脸鬼脸,谁都会做啊!来show一下吧,看看你的同学能不能认出你!拍下校园的角落......你对校园真的很熟悉吗,有没有忽略的呢?展示给大家看看,你眼中不一样的校园吧!三、怎么拍? ——画面·构图选择合适的角度:
平视、仰视、俯视。确定画幅形式,合理取舍画面。 横向的照片能够展现出宽阔感 这张照片是按照风光摄影的基本手法——横向构图法拍摄的。横向拍摄的照片和人类的
自然视野相似,能给人以一种安定感。在这张照片中,近处的船和背景对比鲜明,产生
了一种令人愉悦的紧张感。 竖拍可表现出画面的纵深感 用竖拍截取风景,画面往往给人以
失去均衡的感觉,但是有时也会产
生独特的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
象。此外,近景与远景的距离感被
更加夸张地表现出来,在画面中形
成了纵深感。 思考与交流:4人为一组,围绕一个主体对象,选择一个角度,按不同的取景范围和对象在不同角度拍摄几幅不同的作品,选出2幅进行展示并评价,提出对画幅的改进意见。怎样安排画面构图黄金分割法 九宫格法 井字构图法C型构图法S型构图Y型构图思考与交流:靠近拍摄可以更加突出被摄主体,保持画面的简洁和紧凑。看看周围的食物,有哪些可以采用靠近的方法进行拍摄?想一想,什么样的对象不适合采用靠近的办法来拍摄? 照片的好坏不是决定于设备的好坏,而是决定于摄影者的眼光和感受。
______摄影师 伊蒙·麦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