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
第一板块达标训练
1.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滟滟(yàn)
宛转(wǎn)
芳甸(diàn)
霰雪(xiàn)
B.
汀上(dīnɡ) 纤尘(xiān) 青枫浦(pǔ) 园圃(pǔ)
C.
矫揉(jiǎo) 江畔(pàn) 扁舟(biǎn)
皎皎(jiǎo)
D.
徘徊(huái) 碣石(jié) 捣衣砧(zhěn) 偈子(jì)
解析:B.“汀”应读“tīnɡ”;C.“扁”应读“piān”;D.“砧”应读“zhēn”。
答案:A
2.
下列诗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江流婉转绕芳甸
B.佼佼空中孤月轮
C.
鸿雁长飞光不度
D碣石萧湘无限路
解析:A.婉-宛;B.佼佼-皎皎;D.萧-潇。
答案:C
3.
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江流宛转绕芳甸 芳甸:花丛。
B.
江天一色无纤尘 纤尘:细小的灰尘。
C.
皎皎空中孤月轮
皎皎:月光明亮的样子。
D.
昨夜闲潭梦落花 闲潭:安静的水潭。
解析:A.芳甸:长满花草的原野。
答案:A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在出差途中竟然与失去联系三十多年的老同学萍水相逢。看到彼此都已经渐生华发,我们不禁感慨万千。
B.
他的记忆力惊人,三年前发生的一件小事,到现在还能说得有鼻子有眼。
C.
不少省市片面追求GDP,无节制地开采、出口稀土等资源,这种行为无异于为渊驱鱼,为丛驱雀,长此以往,稀有资源将消耗殆尽。
D.
2月16日晚,央视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圆满落幕,总冠军终于浮出水面,来自山东的刘大成获得冠军。
解析:A项,“萍水相逢”应为不相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人。B项,“有鼻子有眼”指的是将虚构的事情说得逼真。C项误解词义,“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比喻不善团结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敌对方面去。
答案:D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根据国际法规划设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目的在于为我军及早识别、发现和实施空中拦截行动提供条件,强化国防安全。
B.
近年来,我国“十面霾伏”现象日趋增多且加重,美国卫星拍摄的雾霾图,给我们敲响警钟,治理空气污染迫在眉睫。
C.
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学校举办“四季花卉”摄影作品展,着重表现岁月流转而美丽依旧的自然美,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D.
城镇建设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解析:A.语序不当,“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别、发现和实施空军拦截行动”应是“发现、识别和实施空军拦截行动”;B.搭配不当,“现象”不能“加重”;C.成分残缺,“着重表现岁月流转而美丽依旧的自然美”缺少主语“参展作品”。
答案:D
(一)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6~7题。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6.
诗中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一是色白,一是具有动态。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风岚之动态,形象生动。
7.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人不眠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夜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8~9题。
[双调]水仙子 居庸关中秋对月
[元]宋方壶
一天蟾影映婆娑,万古谁将此镜磨?年年到今宵不缺些儿个。广寒宫好快活,碧天遥难问妲娥。我独对清光坐,闲将白雪歌,月儿你团圆我却如何!
8.
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对“月儿”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种不同的称代,此曲中除了“广寒宫”“妲娥”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称代月亮。曲中的“白雪”指代________。
解析:对曲中的关键词语进行筛选即可。解答“白雪”的指代意义时可以联系“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等词语。
答案:蟾、镜。高雅的乐曲。
9.
指出这首元曲的主要写作手法并简析作品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写作手法:反衬(答对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拟人亦可);情因景生(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答出一种即可)。(2)思想感情:此曲对月抒怀,以月的团圆反衬人的孤独,抒发了身世飘零,不得与家人团圆的孤独情怀。(判断手法时要注意景和情的关系,还要注意其中修辞手法的使用等。分析感情时要抓住曲中的关键词语,如“独对”“你团圆我却如何”等。)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0~11题。
代答闺梦还
[唐]张若虚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10.
诗的前两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场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具有很强的指示性,“诗的前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即“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通过“关塞”二字可知,与戍守边疆有关,以此来说因为戍守边疆,年轻的丈夫要与妻子分离,而妻子站在楼台之上望着一步三回头的丈夫,场景凄清动人。
答案:诗的前两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年轻丈夫与妻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分离的凄清动人场面,丈夫为戍守边疆,无奈与心爱的妻子分别,而妻子只能站在楼台之上望着一步三回头的丈夫。
11.
诗中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情感?诗人在表达这一情感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诗人的情感是诗歌考查的重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诗人在表达情感时总是通过一定的表现手法来实现,诗句借对外物的描写来烘托女主人公的心境。此外,诗人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借助带有感彩的事物来抒情;同时,该诗对人物心理描写的方式又是别具一格,句句写心境。
答案:表达了主人公对远征丈夫的思念之情。运用了侧面烘托、心理描写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12~13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2.
三、四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抒发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13.
第四句中“落”也有写作“在”的,你认为用哪一个词更好?请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落”好。“落”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新颖妥贴,不同凡响。
示例二:“在”好,诗人在十五之夜,望月思乡,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限感慨,希望这无限的愁思随明月回到家乡,但不知秋思“在”谁家,意味着自己的满腹愁怨或许不为家人所知,愁苦无疑加深了一层。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14~15题。
寄黄几度
黄庭坚①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②,治病不蕲三折肱③。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④溪藤。
【注】 ①黄庭坚(1045-1
( http: / / www.21cnjy.com )105),宋代诗人。王安石变法之后形成的新党、旧党的斗争延续多年,黄庭坚受牵连两次被贬。写此诗时黄庭坚在北方德州做官。黄几度,黄庭坚的朋友,曾在南方四会县做官,为官清廉却未得重用。②《史记》中说大文豪司马相如很穷,“家居徒四壁立”。③出自《左传》,意思是折断三回胳膊,积累了治病经验就可当好医生了。这里是说黄几度政治经验丰富,可做大事。④瘴:瘴气,热带或亚热带森林中的湿热空气。
14.
颔联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对比(对照、映衬)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前一句写当年在桃李春风中痛快地饮酒畅谈,后一句写一别十年,只有每天挑灯夜读时才彼此深情地想念。这样写充分表达了对友人和往昔岁月的深切怀念。(答对偶手法、言之成理亦可)
15.
这首诗蕴含丰富,汇聚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开头两句,表达山水阻隔、不能相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奈,颔联在今昔对比中表现对友人的思念,颈联尽显对黄几度的赞许、期待,尾联则既有对黄几度的同情,也有对友人仕宦生涯乃至诗人自身政治命运的哀怨。
16.
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
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那姣好和媚人的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人寄托了无尽的美好想象和幸福向往的在人们心目中是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的明月常常在清辉泻地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烈的乡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提取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段的主要信息“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的明月是多么姣好和媚人”,以此作为主干句,然后把其余信息变成短句按正确顺序列出即可。
答案:(1)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月是多么姣好和媚人!(2)人们把它看作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对它寄托了无尽的美好想象和幸福向往之情。(3)它常常在清辉泻地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烈的乡思。
17.
请运用拟人和衬托等手法以“我望着一轮中秋之月”为开头续写一段文字。
要求:赋予“月”某种性格、气质,表达一个中心,2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不是要求简单地对“中秋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进行描绘,而是要求在写景的同时,赋予“中秋之月”以人格化的色彩,从而做到虚实结合。在写法上,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将使得“中秋之月”具有人格的魅力,衬托手法的运用使得“中秋之月”的形象更为丰满,更为突出,更为生动。此外,整个文段还要能表达一个中心,如表达思乡之情、念亲之情。因此,要先明确写作的对象,由“中秋之月”联想到团圆、幸福、美满,寄托思乡念亲之情;同时,“月”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最具中国特色、最具中华传统文明特质的意象。
答案:示例:我望着一轮中秋之月,想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那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秋的月如一个银盘,在天空中垂挂着。月把一片片皎洁的银辉洒向大地,轻轻地亲吻着小院的每一个角落。桂花仿佛在等待着一次与月的约会,散发着令人心醉的芳香,她婆娑的身影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更为多姿。想念吧,在月圆的时候。我们有权利思念,月的圆,月的美,月的柔,都给远方的亲人带去思念。月是远的,而相思的人的心却是近的,是相连的。月圆之夜,思念和团圆是紧紧相连的。让我们面对月亮,在月饼香的伴随下,进入梦乡。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
第二板块达标训练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宣泄 寒暄 渲染 喧宾夺主
B.
门扉 徘徊 悱恻 文采斐然
C.
青冥 沧溟 薄暝 死不瞑目
D.
谛听 孝悌 啼哭 涕泗横流
解析:A项,读音依次为:xuān,
( http: / / www.21cnjy.com )xuān,xuàn,xuān;B项,读音依次为:fēi,pái,fěi,fěi;C项,均读míng;D项,读音依次为:dì,tì,tí,tì。
答案:C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栖息 寂廖 瀛洲 熊咆龙吟
B.
木屐 山崖 恍惚 催眉折腰
C.
鸾凤 干坼 戎马 皓腕凝雪
D.
虹霓 山巅 荡漾 当炉卖酒
解析:A项,“廖”应为“寥”;B项,“催”应为“摧”;D项,“炉”应为“垆”。
答案:C
3.
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渔梁渡头争渡喧
喧:吵闹
惟有幽人自来去
幽人:幽怨的人
B.
渌水荡漾清猿啼 渌:清澈
云青青兮欲雨
青青:深绿色
C.
亲朋无一字
字:文字
戎马关山北
戎马:借指战争
D.
游人只合江南老 合:应当
还乡须断肠
断肠:形容非常伤心
解析:A项,“幽人”指隐居者,诗人自指;B项,“青青”意为“黑沉沉的”;C项,“字”指书信。
答案:D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今年以来,随着微博平台的勃兴与壮大,微博营销风生水起,已日渐规模化与制度化,业务范畴也越发“开疆辟土”,商家生意越做越大。
B.
电暖器、饮水机等这些半大不小的物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的商场不给送货,许多顾客表示,谁送货就买谁的。看来,给这些商品送货,不仅是良好服务的体现,更成为潜在商机。
C.
目前,给表演类的“非物质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遗产”项目添枝加叶的媚俗倾向很严重,如曲艺里乱加歌舞、乱加灯光布景等,这将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D.
近几年,某些城市扩建广场、拓宽马路,竞相盲目搞各种形象工程的做法蔚为大观,人民群众对此的意见是比较大。
解析:A项,风生水起:比喻事情做得特别
( http: / / www.21cnjy.com )好,一定的时间里就发展得特别快,迅速壮大起来或是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B项,半大不小:人未到成年但已经不是儿童的年龄。C项,添枝加叶:比喻叙述或转述时,夸张渲染,随意增添原本没有的内容。D项,蔚为大观: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
答案:A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李白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B.
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最灿烂的一颗明珠。
C.
总之,古代诗歌的赏析主要靠平时的积累,只要多读、多背一些诗歌,掌握一些赏析方法,就基本上能够较为准确地赏析诗歌了。
D.
诗歌中的意象是诗人所写的景与物,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些意象已不再是单纯的景和物了,而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使这些物象附着上某些特点,这些独特的物象实际上就是作者的外化。
解析:A项,错承主语,最后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分句的主语应该是“李白的诗”而不是“李白”;B项,语序不当,应该是“一颗最灿烂的明珠”;D项,不合逻辑,“这些独特的物象实际上就是作者情感的外化”。
答案:C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8题。
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
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
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6.
“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轻微、新鲜、清爽等。
7.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词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8.
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
( http: / / www.21cnjy.com )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
晚泊浔阳望庐山
[唐]孟浩然
挂席①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②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③近,日暮空闻钟。
【注】 ①挂席:又作“挂帆”。②远公:晋代高僧慧远的尊称。③精舍:佛教修行者的住处。
9.
简析第四句中“始”字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分析其表达效果时,首先要答出表现的人物的特点,因为“始”字的主语是人物。然后分析这个字对整句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始”字自然写出了主人那欣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怡悦之情。在千里江面上扬帆而下,一路不见名山,直到船泊浔阳城下,那秀拔的庐山突然出现在眼前,诗人有相见恨晚之感。
10.
从全诗看,诗人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时一要找出诗歌中能够表明诗人观点态度的意象,二要结合注释,三要知人论世。
答案:诗人流露出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远望清幽的庐山,想起了东晋高僧慧远,此时东林禅寺近在眼前,寺院里隐约传来阵阵钟声,隐逸之情渐生。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3题。
梦江南
[唐]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11.
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天涯”可知抒情主人公远离故乡和亲人,“月”是表思念之物,结合题目“梦江南”判断,此“恨”应为“思念而不得之怅恨”。
答案: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12.
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诗歌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自然景物和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生活环境都是形象。词中没有直接写人物,所以人物的形象只能从人物观景所感而得。第三句不说“人不知”而说“山月不知”,则孤寂无聊之情可以想见;第四句又从“空”字可知,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自怜。
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13.
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赏析题本着“名词术语”加“分析”的原则
( http: / / www.21cnjy.com )完成。结句为写景句,故术语为“借景抒情”,在此基础上对所写景物进行分析,结句意象为“摇曳”的“碧云”,“不宁”之意蕴含其中,在分析景物的基础上明确情感。
答案: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的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四)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4~15题。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访客舟中
陈宪章
船中酒多少,船尾搁春沙①。
恰到溪穷处,山山枳壳花②。
【注】 ①搁春沙:搁浅在沙滩上。②枳壳花:春天开放的幽香白花。
14.
《客至》前二句“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对表达诗人情感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句,写诗人住所周围绿水环绕,日日鸥鸟聚集,透露出春景的惬意和无人相依的寂寞心情,为下文表达客至的喜悦营造氛围,景中含情。
15.
《客至》与《访客舟中》二诗,均表达了主客相会喜悦的心情,但杜诗表意直白显豁,陈诗表意含蓄婉曲。请分别简析二者的不同写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杜诗中“为君开”“樽
( http: / / www.21cnjy.com )酒”“对饮”“呼取”等词句,将迎接、设宴、呼人作陪的会客过程表现得鲜明、直接,将作者的喜悦之情表达得直率、热烈。陈诗通篇没有着力描写人物的活动,通过“船中酒”、不觉船“搁春沙”、恰见漫山“枳壳花”等的抒写,将主客交往的陶醉、忘情及观景的余兴巧妙地流露出来,将诗人的喜悦之情表达得含蓄、委婉。
16.
在下面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句子,使上下文文意畅通,语句连贯。
什么才能让昏昏沉沉的大脑清醒片刻呢?什么才能让起起落落的心情安宁一下呢?我走进了古典诗词的花园,在奇花异卉间找寻答案。
是“欲上青天揽明月”的那颗雄心,还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览众山小”的那片壮志?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苦苦求索,还是①__________________?是让游子“不知何处是他乡”的兰陵美酒,还是②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痴痴思念 ②让恋人“脉脉不得语”的清浅银河
17.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如果中国特色美食集体打包“申遗”,请为之拟写一条“申遗”理由。
自去年12月,韩国泡菜成功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中国的不少美食就按捺不住了。“韩国泡菜申遗成功,煎饼果子肉夹馍、重庆火锅热干面、生煎包子小馄饨……集体不服!”网友“作业本”的微博立即被网友疯转,并自发进行了一场中国美食接力赛。
记者了解到,成功“申遗”的各国美食纷纷打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文化牌”,如韩国“腌制越冬泡菜文化”申遗理由是“泡菜反映了邻里间‘分享’的精神,增强了人们之间的纽带感和归属感”;日本以“和食料理营养均衡,体现了日本的四季分明、地理多样性以及日本人尊重自然的精神,对凝聚整个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由申请;法国大餐被描述为“一种社会习俗,用于庆祝个人或团体生活中最重要的时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中国特色美食呈现华人的传统习俗,色、香、味俱全,包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18.
唐诗《春山夜月》的颔联
( http: / / www.21cnjy.com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展现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展开想象,加以描写,表现诗句的情景和意境。(不超过8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要突出“春山夜月”的特点,要有对动作的描绘和月下景色的描绘。
答案:夜晚,山中升起一轮明月,诗人俯身捧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汪清泉,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月亮也便到了手中。花香扑鼻,诗人不禁穿行花丛,尽情抚弄满枝的繁花,山花馥郁之气便沾满了衣襟。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
第三板块达标训练
1.
选出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A.
钟鼓馔玉(zhuàn)
戏谑(nüè)
沽酒(ɡū)
B.
汪洋恣肆(zì)
老妪(ōu) 亲昵(nì)
C.
雕栏玉砌(qì)
溽暑(rù) 整饬(chì)
D.
面面相觑(qù)
旌旆(fèi) 罗襦(rú)
解析:A.谑xuè,B.妪yù,D.旆pèi。
答案:C
2.
选出字形无误的一项( )
A.
天生我才必有用
B.钟鼓撰玉不足贵
C.
斗酒十千姿欢谑
D与尔同销万古愁
解析:A.才—材,B.撰—馔,C.姿—恣。
答案:D
3.
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危樯独夜舟
危:高
漠漠水田飞白鹭
漠漠:形容广漠无际
B.
官应老病休
应:应该
阴阴夏木啭黄鹂
阴阴:幽暗的样子
C.
煮芹烧笋饷春耕
饷:用食物款待别人
杜郎俊赏
俊赏:眼光很高的鉴赏
D.
聒碎乡心梦不成
聒: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予怀怆然
怆然:悲伤的样子
解析:B项,“应”意为“认为是、是”。
答案:B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宏志班”的同学勤工俭学都很积极,主动加班加点,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穷而后工的可贵精神。
B.倾听草根声音,关注八方来风,请将您身边的新闻及时告诉我们,让我们一起分享。
C.对于“中国汉子听写大会”中出现的那些生僻字,许多人评价说“难得令人发指!简直是变态级难度!”
D.钱理群教授对鲁迅有长期深入的研究,故能高屋建瓴,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学术著作。
解析:B项,八方来风:比喻来自四面八方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息、意见和其他资源。A项,穷而后工:旧时认为文人越是困顿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C项,令人发指: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形容使人极度愤怒。不能用来形容难度大。D项,见仁见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不合语境。
答案:B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为了应对消费需求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必须把改进服务提到与研发新产品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B.
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C.
在90后的青少年中,科幻迷越来越多,这显示了科幻文化正在崛起,是对长久以来孩子们缺失的想象力的呼唤。
D.
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从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地传承。
解析:B项,主语不一致,可以再最后一个分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加“使之”。C项,成分残缺,应为“显示了……的趋势”;最后一个分句无主语;搭配不当,“对想象力……呼唤”不当。D项,一面对两面,将“到”删去,“能否很好地”改为“的”。
答案:A
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李、杜齐名,但他们的性格和诗风却很不相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和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就像天上的双子星座一样,永远并列着发出不灭的光辉。
①一个诗风老成稳健,倾向现实主义
②一个像忍苦载重的犍牛
③一个像狂放不羁的骏马
④一个深沉悲天悯人
⑤一个诗风清新飘逸,极具浪漫色彩
⑥一个洒脱魅力十足
A.
⑥④③②⑤①
B.③②⑤①⑥④
C.
⑤①⑥④③②
D⑤②④⑥①③
解析:应从“性格和诗风”两个方面考虑排序,同时,结合语句结构的对应。
答案:A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7~8题。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注]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
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7.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全联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意思答对即可。)
8.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见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汉江临泛
[唐]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9.
诗中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颔联以水光山色作为画
( http: / / www.21cnjy.com )幅的远景: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的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墨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
答案: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的特点。
10.
颈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极妙?找出并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颈联笔法飘逸流动,明明是所乘之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诗人故意用这种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浮”“动”两个动词用得极妙,使诗人笔下之景都动起来了。
答案:“浮”和“动”。“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漂动,实则写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动,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
(三)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1~12题。
浣溪纱①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斜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 ①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11.
词的上片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又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注释交代了写作背景;词中的关键词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独自”“黄叶”“沉思往事”等传达出了词人的心情。解答第二问时要注意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如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
答案:词的上片刻画了一个形单影只、陷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对亡妻无限哀思的词人的形象。既有直接描写,也有景物的烘托渲染。先以“西风”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感伤的基调,继而以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将坠落的“残阳”与之呼应,渲染怀念之苦。
12.
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当时”“寻常”,由此说明“现在”想来就是“不寻常”的。据此,可以判断句子的深意。
答案: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只有失去之后才
( http: / / www.21cnjy.com )懂得珍惜。往日的幸福未能珍惜,今天却再也无法挽回,表现了词人的伤心与无奈。这一句字字含泪,深刻表现了词人的亡妻之痛。
(四)阅读苏轼的《新城道中(其一)》和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3.
比喻就是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也是诗歌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方法。简要分析本诗和《新城道中(其一)》这两首诗所运用的比喻手法之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新城道中(其一)》一诗颔联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比喻手法:山峰戴上洁白的棉帽,树枝挂着明亮的铜锣,把晴天的云朵和初升的太阳比喻成棉帽和铜锣,表现得形象生动而富有神采。《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一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拿西施来比西湖,用这样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尽了西湖的神韵。
(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14~16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①醉,狂歌五柳②前。
【注】 ①接舆:春秋时的隐士。②五柳:指陶渊明。
14.
“寒山转苍翠”中“转”字在写景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写出了山的颜色渐变的动态。
15.
本诗写景有何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描写景物有声、有色、有形,体现了“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有画”的特点;②所写景物都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写得情景交融;③选取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以上三点答对两点即可)
16.
全诗在写景和写人之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快乐。
17.
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桃花在生命旺盛的初夏凋零,意在教导我们:学会放下;
枫叶于五彩绚烂的深秋飘落,意在提醒我们:不要逞强。
(2)山泉在崎岖险峻的石缝叮咚,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快乐;
青苔于阴暗潮湿的山下翠绿,意在提醒我们:不要放弃。
18.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
8月12日下午,喻维泉、罗显东驾驶川D
( http: / / www.21cnjy.com )38809客车,从安岳返回攀枝花,车上共有22名乘客。客车经过雅西高速乌山段时,正在开车的喻维泉突发疾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点28分16,正在驾驶的喻维泉突然显得身体不适。
17点30分55秒,喻维泉用手揉了揉后脑勺,并逐渐放慢车速,客车驶入扯羊隧道。
17点31分20秒,车子有些晃动,喻维泉极力稳住手中的方向盘,同时叫醒了罗显东让他接班。
17点31分31秒,客车亮起应急灯,平稳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停在了隧道内的应急车道上。“我脑壳痛,没得力气了,你来拉我一下。”喻维泉向罗显东说了这句话后,昏迷瘫倒。
17点33分,罗显东驾驶的客车直接从冕宁下高速赶往医院。
最终,喻维泉因突发脑出血,抢救无效,于当晚8点左右离世。
(1)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写一个恰当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洁文字概括这段材料的主要内容。(5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客车上的监控视频清晰地记录下了事发过程。(根据语境,所填语句应是一个过渡句。只要是言之成理的过渡句即给分。)
(2)喻师傅高速路上突发脑出血,经过3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15秒钟的较量,用坚强的意志停车,换来了车上22名乘客的平安,自己却因抢救无效离开了人世。(给分要点:事件起因,经过,结果,语言的整体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