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人教A版选修2-1第一章第二节)

文档属性

名称 说课稿——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人教A版选修2-1第一章第二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12-22 09:2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人民教育出版社说课稿科目:数学——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精锐教育 内 容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5234教材分析教学反思 16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数学概念之一,它主要讨论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目的是为今后的数学学习特别是数学推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知识储备还不够丰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还不够充分,因此教师在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这一内容的新授教学时,不可拔高要求,追求一步到位,而要在教学中采用滚动式逐步深化的方法,使之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步发展完善。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理解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概念,基本掌握判断充要关系的方法与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学生锻炼了分析、判断和归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举例,培养了辨析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教学重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 教学过程讲授新课课时小结巩固练习板书设计1、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可写成:若p则q。 2、四种命题及相互关系:复习引入 引例 :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若x>a2+b2,则x>2ab。 (2)若ab=0,则a=o。 (3)有两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4)若a2>b2,则a>b。复习引入(1)、(3)为真命题。(2)、(4)为假命题。 如果命题“若p则q”为假则记作p q。讲授新课定义:如果 ,则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例1、 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中的p是q的充分条件?
(1)若 x=1,则x2-4x+3=0;
(2)若f(x)=x,则f(x)为R上的增函数;
(3)若x为无理数,则x2为无理数 .讲授新课解:命题(1)(2)是真命题,命题(3)是假命题.
所以,命题(1)(2)中的p是q的充分条件.例2、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中的q是p的必要条件?
(1)若 x=y,则x2=y2;
(2)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 的面积相等;
(3)若a>b,则ac>bc.
讲授新课解:命题(1)(2)是真命题,命题(3)是假命题.
所以,命题(1)(2)中的q是p的必要条件.
巩固训练课本第10页练习:1,2,3,4① 认清条件和结论。① 可先简化命题。③ 将命题转化为等价的逆否命题后再判断。② 否定一个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定 义: 判别步骤: 判别技巧:课时小结课本P12习题1.2-A组2T、3T 课本P13习题1.2-B组1T布置作业板书设计1.2.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问题情景 例1; 5、巩固练习
2、简化定义 例2.
3、(定义说明)判别步骤 4、判别技巧


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指导思想。并且能从各种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精锐教育谢谢!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