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达标训练:第3单元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达标训练:第3单元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1 20:19:02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
第一板块达标训练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奔流(bèn) 
朝暮(zhāo) 
烹羊宰牛(pēng)
B.
金樽(zūn)    寂寞(jì)    
钟鼓馔玉(zhuàn)
C.
欢谑(nüě)    恣意(zì)    
相时而动(xiàng)
D.
沽酒(kū)    
颓废(tuí)    
得鱼忘筌(quán)
解析:A项,“奔”应读“bēn”;C项“谑”应读“xuè”;D项,“沽”应读“gū”。
答案:B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他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坚持承担一份社会责任,让自己最大程度地实现自身价值,创造人生辉煌!
B.
如果说法国菜是风姿绰约的贵妇,日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理是久居海上的渔夫,中餐是花样百出的魔术师,那么韩式烤肉则是似李白一般不拘小节的豪客,有着“人生得意需尽欢”的豪气。
C.
李白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李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的七言歌行采用大开大合、跳跃跌宕的结构。诗的开头常突兀如狂飙骤起,诗的结尾多在感情高潮处戛然而止。
D.
李白以布衣之身来藐视权贵,肆无忌殚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解析:A项,“才”应为“材”;B项,“需”应为“须”;D项,“殚”应为“惮”。
答案:C
3.
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会须一饮三百杯  
 须:必须
B.
斗酒十千恣欢谑    谑:玩笑
C.
径须沽取对君酌    径:即、就
D.
呼儿将出换美酒    将:拿
解析:“须”意为“应当”。
答案:A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唐诗》是清初编修的唐代诗歌总集,共收录四万多首诗歌,洋洋大观,波澜壮阔,成为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B.
现在许多人一提起知识经济,就以为只要有了知识,经济就能发展起来。事实上,知识经济并非海市蜃楼,还要以资本为基础。
C.
良好的气质风度可以凸显应试者的个人魅力,给评委留下良好印象,从而在面试中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D.
因人们价值观的改变,一些民间传统技艺传承困难,有的已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销声匿迹。
解析:B项,“海市蜃楼”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喻虚幻的事物。这里应用“空中楼阁”。C项,“出奇制胜”指用奇兵或奇计战胜对方,比喻用对方意想不到的办法来取胜。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可改为“胜人一筹”。D项,“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不能指民间传统技艺。
答案:A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不管是普及的程度还是比赛的数量和质量,同一些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盲人足球运动都还相去甚远。
B.
在此次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劲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
C.
生态环境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只有减少环境污染,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才能逐渐得到改善。
D.
闪闪发光的银块,如果加工成极其细小、只有十分之几微米的银粉时,会变成黑色的,这是为什么呢?
解析:B项,“赢得”与“胜负”一面对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可将“胜负”改为“胜利”。C项,可将“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去掉,在“才能”后添加“使生态环境”。D项,可将“如果”改为“在”或去掉“时”。
答案:A
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参加王叔文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
B.
高适,字达夫,唐朝边塞诗人,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其边塞诗表现了边塞风情、军中苦乐以及诗人建功立业的斗志豪情和慷慨不平之气。
C.
温庭筠与李商隐、杜牧同为晚唐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人的代表,他们感慨盛世不再,诗中充满迟暮黄昏的情调,极尽浓艳幽香之美,预示着一个诗歌创作的伟大时代的结束。
D.
屈原,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源头,也是我国诗歌史上最早的、影响最为深远的爱国主义诗人。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国殇》就是《九章》中的名篇。
解析:《国殇》是《九歌》中的名篇。
答案:D
7.
将下列一组语句组成一段话,最恰当的语序是(  )
①书有许多种,有的明白晓畅,使人轻松愉悦;有的艰深晦涩,让人费解。
②它是要静下心来深入思考才能理解的书,是要在阅读中经常记下大量困惑和疑问的书。
③而真正值得我们阅读的往往是那些可以“磨脑子”的书。
④读这种书就好像啃骨头,费劲,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⑤“磨脑子”的书具有更加密集的信息量和思想内涵,往往是前人思想的精华,阅历的浓缩。
A.
①③⑤②④    
B.
⑤①③④②
C.
⑤①③②④
D①③②④⑤
答案:A
(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水调歌头
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
( http: / / www.21cnjy.com )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 ①绍熙三年(壬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8.
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
9.
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归去来兮辞》。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古风(其十九)
[唐]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10.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梦幻图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诗人在想象中登上西岳华山的最高峰—
( http: / / www.21cnjy.com )—莲花峰,远远看见了明星仙女。仙女的纤纤玉手拈着粉红的芙蓉,凌空而行,游于高高的太清,雪白的霓裳曳着宽广的长带,迎风飘举,升向天际。诗人用神奇的彩笔,绘出了一幅优雅缥缈的神女飞天图。
答案:一幅优雅缥缈的神女飞天图。
11.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如何表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李白后期的游仙诗,常常在驰骋丰富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象的同时,把道家神仙的传说融入瑰丽奇伟的艺术境界,使抒情主人公带有浓郁的谪仙色彩。这和他政治上不得志,信奉道教,长期过着游山玩水的隐士生活是分不开的。但他也借游仙表达了对现实的反抗和对理想的追求。
答案: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独善兼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思想矛盾和忧国忧民的沉痛感情。诗人首先描绘了一个想象中的美妙洁净的仙境,这与现实中血腥污秽的战乱惨相构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表现了关注现实、忧国忧民的心情。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13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2.
请找出颈联中用得最精妙的两个字,并对其中一个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最精妙的词往往是动词或形容词。分析其妙处的时候,首先要点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具体阐述。
答案:最精妙的两个字是“分”和“挂”。
茂密修长的野竹与云雾相接,本来是一幅静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而诗人用了这一个“分”字,就有了动的意味了,它使人联想到山风徐来,移动的云雾不断地从野竹梢头飘过的情景。
青翠的山峰之上,一线泉水,凌
( http: / / www.21cnjy.com )空飞泻,本来是一幅动景,然而诗人用了这一个“挂”字,就又由动化静了,它使人想见山峰的陡峭峻拔和山泉的垂直落下的情状。
13.
有人说这首诗主要的人物形象是李白,有人说这首诗主要的人物形象是道士。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但不管认同哪一种观点,都必须结合文本分析,不可主观臆测。
答案:(1)我认为这首诗的主要人物形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李白。因为诗歌通过描述李白访友未遇的一天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抒发了李白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真挚感情以及未遇友人的失落怅惘之情。
(2)我认为这首诗的主要人物形象是道士。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从题目来看,诗是因道士而写。诗中的景物描写,如桃花、野竹、两三松,都烘托了道士的淡泊、疏放的风骨。诗人访道士的心情从出发的愉悦到不遇的失望,表现了诗人对道士的仰慕和敬重,其实也侧面写了道士。
14.
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示例:当李白长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时,我为他的壮志感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分析所给例句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式特点,然后再看几个分句在意义上的联系。仿写表面上追求“形似”,但根本上要追求内容上的“神似”。仿写时要注意句式、语气、修辞手法、风格与例句保持一致。
答案:当苏轼感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时,我为他的释然感动;当泰戈尔写下“天空中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时,我为他的豁达感动。
15.
根据文意,仿照画线句的句式用举例的方法续写两个句子。
阅读古典诗词,你可以——品味诗人们的各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思想感情,继而有所思,有所悟。读王维、孟浩然,你懂得了什么叫钟情山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所写内容必须围绕整段话的中心——读古典诗词有所思悟,所选择的诗人、词人必须是古代的,思想感情应与诗人诗作特色吻合。
答案:读杜甫、白居易,你懂得了什么是忧国忧民;读陆游、辛弃疾,你明白了什么是爱国情怀。
16.
伟大诗人李白在《月下独酌》中写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请运用合理的想象,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这一场景,注意不要超过1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注意,构成场景的要素不要或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乐景写哀情的“花”、由静之“独酌”到动之“举杯”的人物、表达高洁而苍凉心境的“月”,都应出场在场景之中,它们对展示人们形象是不可或缺的。
答案:明月如洗,鲜花盛开,秋色宜人。李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独自一人在花旁已经坐了许久,他喝了一杯又一杯,忽地他站起身来,对着明月长吟道:“为什么只有你陪着我啊!”没有回答,只有一个长长的影子在他的身后漂移!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
第二板块达标训练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奔流(bēn)     
奔向(bèn)
将进酒(jiānɡ)    
模具(mó)
B.
酒樽(zūn)    
脉脉(mò)
脉络(mài)    
欢谑(xüè)
C.
沏茶(qì)    
玉砌(qì)
慰藉(jiè)    
罗襦(rú)
D.
啜泣(chuò)    
点缀(zhuì)
蛟龙(jiāo
)    
矫揉造作(jiǎo)
解析:A项“将”读qiānɡ,“模”读mú;B项“谑”读xuè;C项“沏”读qī。
答案:D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岁暮 渔樵 云霄 天崖海角
B.
颓唐 箜篌 装潢 练石补天
C.
女娲 描摹 冗长 雕栏玉砌
D.
溽暑 窥视 编缉 远见卓识
解析:A项,“崖”应为“涯”;B项,“练”应为“炼”;D项,“缉”应为“辑”。
答案:C
3.
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岁暮阴阳催短景   
景:景色
天涯霜雪霁寒霄    
霁:雪止
B.
吴丝蜀桐张高秋    
张:演奏
石破天惊逗秋雨    
逗:引
C.
春花秋月何时了    
了:终止
人事音书漫寂寥    
漫:随意
D.
侵晓窥檐语    
侵:渐近
燎沉香,消溽暑    
溽:炎热
解析:A项,“景”意为“影,日光”;C项,“漫”意为“徒然、白白地”;D项,“溽”意为“湿润、潮湿”。
答案:B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今年的冬天似乎来得很突然,刚刚还是风和日丽,刹那间寒流狼奔豕突而来,气温一下子降了好几度。
B.
当今社会,有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利用政策和法律的漏洞长袖善舞,却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这也是对那些投机钻营的不法分子的一种警告。
C.
七月的天气燥热异常,使人心绪烦乱,这时一阵山风从南边吹来,让人有一种如坐春风的感觉。
D.
这段时间,这个小区盗窃案频发,窃贼作案的手法极其相似,都是通过未关闭的厨房窗户登堂入室,偷窃财物。
解析:A.狼奔豕突:像狼那样奔
( http: / / www.21cnjy.com )跑,像野猪那样乱闯。比喻成群的坏人到处乱窜乱闯,肆意妄为。B.长袖善舞:穿着长袖衣服容易舞得好看。比喻条件好,事情就容易成功;也比喻有手段的人善于取巧钻营。C.如坐春风:犹如沐浴在春风吹拂之中,感到温暖。比喻受到良好教育。D.登堂入室:比喻学识和技能逐步提高,达到很高的境界。
答案:B
5.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据《人民日报》报道,目前我国居民43%的储蓄用于子女的教育,这个比例已超过了用于养老或购房的储蓄比例。
B.
高等学校扩招后,中学对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录取比例不那么看重了,开始拼命追求考上名牌大学和重点大学的比例。现在更得寸进尺,只比考上北大和清华的人数了。
C.
越来越多的由网络引发的青少年犯罪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在当今网络时代,父母传统的教育方式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D.
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青青瓦房,那崎岖的石板街道,那道边熟悉的黄葛树,那山城人所特有的幽默爽朗的笑声。
解析:笑声“不能”看见。
答案:D
6.
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毋庸置疑,“最严交规”设置的初衷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在处罚,更不是要“坑爹”,而在严惩藐视法规尊严和人的生命安全的野蛮驾驶者。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很难想象如此能让人不生怨气。
①且滋生道路通行速度无谓缓慢或引发事故等弊端
②职能部门也难辞懒政之嫌
③则有违“最严交规”设置的初衷
④并藉此养育文明驾驶的风尚
⑤限速、交通灯、标志线等设置应该是科学而人性化的
⑥倘若因限速随意设置或混乱等原因而致无辜者受罚
A.
④⑤⑥③①②
 
B.⑥⑤④③②①
C.
⑤④⑥①③②
D⑤④⑥③①②
解析:该题干为议论表达方式,要注意关联词和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如⑥中的“倘若”和③中的“则”。
答案:C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
客从
杜甫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
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③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注】 ①泉客珠:指珍珠。泉客,传说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②隐字: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③箧笥: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
7.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客人从南海来,送给我一颗珍珠,
( http: / / www.21cnjy.com )珍珠里隐约有字,想辨认却又不成字。我把它长久地藏在竹箱里,等候官家来征收;但后来打开箱子一看,珍珠却化成了血水,可悲的是我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应付官家的征敛了。
8.
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珠中有隐字”,寓意为百姓心中有难言的隐痛。珍珠“化为血”,寓意为官家征敛的实为平民百姓的血汗。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
长相思
[五代]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9.
词人在上片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词上片中的意象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天、烟水、枫叶。在挖掘作者的思想情感时,应注意作者所写的意象和对这些意象的修饰语,这些都体现着作者的内心情感。如从“相思枫叶”中,可找出蕴含情感的关键词“相思”。
答案:词的上片写的意象有山、天、烟水和枫叶。词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一种天高山远所带来的相思之情。
10.
下片中“一帘风月闲”中的“闲”有何意义和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下片从花起,花开花谢,相思经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边塞的大雁也高飞还故乡,而远去的人却还没有回来,相比塞雁之还,离人之苦更甚。远人不归,便只好任那风月闲于帘外。人静帘闲,而不静不闲的,是心中无穷无尽的思念之情。帘闲而心乱,从而更加烘托出了词人心中的思念之情。
答案:“闲”的意思是指帘闲,无人卷起,以此来表达内心的不静和帘闲心乱,从而更加烘托出了词人心中的思念之情。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
恨别①
[唐]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②。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 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②上元元年三月,校检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
11.
分析本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一要结合注释;二要找出诗中的关键词语,如“别”“思家”“忆弟”等;三要结合诗歌的主旨。
答案: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
12.
请结合具体诗句,尤其是关键词语,分析本诗是如何表现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要了解杜诗“沉郁顿挫”的特点;其次,既要结合诗人的经历,还要结合诗句里的关键词语;最后,应该结合每一联进行分析。
答案:前三联“一别”“长驱”点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抒写了深痛忧愤之情。“衰”“老”相呼应,写自己的飘零憔悴,悲凉沉郁。“思家”“念弟”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最后一联以充满希望的诗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了诗人胸怀的广阔。
13.
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语境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
唐宋诗词歌赋,是一座座巍巍丰
( http: / / www.21cnjy.com )碑,记录着中华文明的历史;唐宋诗词歌赋,又是一顶顶灿灿王冠,缀满了浓缩中国文学智慧的珍宝。这里,你既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①____________;既能听到“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愤懑呐喊,②_________________;在这里既有怒发冲冠的报国志,也有床前明月的故乡情;有独上西楼的长相思,有草长莺飞的忆江南,有春光明媚的蝶恋花,③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①处,由“豪放”可联想到“婉约”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处,由“报国志”“故乡情”可知应写与“愤懑呐喊”不同的方面;③处,“忆江南”“蝶恋花”提示我们需要考虑词牌名。
答案:①也能找到“人比黄花瘦”的婉约;②也能听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低唱;③有斗霜傲雪的一剪梅。
14.
请根据柳永的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6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时须注意词句的特定情景,如具体场合、语言色调、景物色彩等。具体扩展时可以想象人物的神态,景物的特点,要创设一种离别的氛围。
答案:一叶扁舟中,酒醒之后,词人神情落魄。习习晨风寒意逼人,岸边杨柳低垂,天边斜挂着一钩残月。此情此景,让人更觉凄凉孤独。
15.
下面两幅图片是第18个世界读书日(2013年4月23日)的宣传海报,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其内涵,要求均不超过10个字。
甲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甲图:书籍让你看得更远。
乙图:让知识成为你最美的时装。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
第三板块达标训练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阴霾(lí) 
絷拘(zhí)
 
怨怼(duì) 
揪捽(zuó)
B.
罗襦(rú)   
飘飐(zhàn)   瀚海(hàn)   
单于(chán)
C.
玉箸(zhù)   美姝(zhū)    枭雄(xiāo)   
奚落(xī)
D.
詈骂(lì)    攻讦(jié)   谄媚(chǎn)    
鞍鞯(jiān)
解析:A项,“霾”应读“mái”;B项,“飐”应读“zhǎn”;C项,“姝”应读“shū”。
答案:D
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车错毂兮短兵接    
兵:士兵
援玉枹兮击鸣鼓    
援:拿、握
B.
摐金伐鼓下榆关    
摐:击打
山川萧条极边土    
极:尽头
C.
惊风乱飐芙蓉水    
飐:吹动
首身离兮心不惩    
惩:惩罚
D.
你身须姓刘    
须:应该
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 
耽:嗜好
解析:A项,“兵”意为“兵器”;B项,“极”意为“穷尽”;C项,“惩”意为“悔恨”。
答案:D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B.
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C.
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D.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解析:D项,“如数家珍”,像数自己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本句中说“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当然“他”对这些东西一定“十分熟悉”。与语境不符。
答案:D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日前,市教育局召开市直学校德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2014年市直学校德育工作,并仔细解读了市直班主任职级评定。
B.
国家海洋局表示,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管辖海域定期维权巡航执法任务,是中国海监长期的、常态化、重要的工作职责,中国海监将一如既往地维护国家主权、捍卫国家海洋权益。
C.
WORD文件中出现乱码的原因很可能是字库文件丢失所造成的。
D.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呼吁叙利亚各派结束暴力,和平解决危机。目前当务之急是打破叙国内暴力循环,停止军事行动,防止冲突军事化。
解析:A项,成分残缺,“评定”后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上“的相关规定”。C项,句式杂糅,删去“的原因”或“所造成的”。D项,重复赘余,“目前”与“当务之急”重复,删除“目前”。
答案:B
5.
请根据上下文,从所提供的四个选项中选择相应语句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只填字母)
《兰亭集序》(见上图)这幅传颂
( http: / / www.21cnjy.com )千古的书法名迹,通篇遒美劲健,变幻万端,如有神助,在章法、结构、用笔上都达到了行书艺术的高峰。章法上,凡二十八行,行的疏密大致相等,唯首尾偶显宽密;字与字之间,大小参差,长短配合,错落有致,__①__。结构上,极尽变化之能事,不求字体结构的平正、对称、均匀,__②__;或修长,或浑圆,突破了隶书扁平方正的形貌。全篇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被王羲之用笔画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有筋骨,有血肉,__③__;尺幅之内,众相毕现;异字异构,同字别构,匠心独运,韵味无穷,__④__。
A.秉性、精神、风仪各异
B.可谓极尽运笔使锋之妙
C.强调欹侧、揖让、对比
D.颇具天然潇洒飘逸之美
答案:①D;②C;③A;④B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6~7题。
同褒子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 
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6.
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之感。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赵诗以惊鸟无宿暗寓诗旨,含蓄地道出诗人心境的孤独。
不同点:韦诗孤独中又有淡静。皎月悦目,风竹悦耳,恬静怡人。赵诗孤独中更显凄冷。冷月残烛,秋雨寒枝,凄冷袭人。
7.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
( http: / / www.21cnjy.com )烛相伴,照人无眠。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雨晴
[宋]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谁与共。卧看天河尽意明。
8.
诗的前两联是如何来表现雨晴的?试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应从内容和艺术手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个方面进行赏析。内容方面注意要有修饰语表现雨过天晴之景,如羽毛“犹湿”、残雷等,不可孤立地只写鸟鹊、雷声等。艺术手法方面,应答出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另外,关键是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①内容:诗的前两联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西南方天空“缺”出的一隅(西南方天空露出的一片蔚蓝),天空中一抹不动的纤云,羽毛“犹湿”的鸣鹊和低沉的残雷来表现雨过天晴之景。②手法:诗人主要通过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表现雨晴。a.比喻:首联“江面清”以江面的清平湛蓝比喻天空西南一角的清明之色。“纤云不动小滩横”,一抹微云好像横在江面的一片小滩;b.拟人:鹊羽未干说“衣犹湿”,雷声没有马上消失说它是怒气未平,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雨过天晴的特点。
9.
“卧看天河尽意明”是从杜牧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中“卧看牵牛织女星”化用而来,但两首诗在表情达意上并不相同,请结合两首诗加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应准确审题,题目问的是两首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而不是只是那两句略有不同的诗句。回答时既要说出两首诗“表情达意”的方式与技巧,又要准确答出二者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案:①杜诗通过写秋夜凉意袭人,蜡烛闪烁着微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营造了凄清幽冷的氛围,表达了失宠宫女夜不能寐、卧看牵牛织女的寂寞凄凉。②本诗首联颔联通过写雨后天晴景象,营造了清新不失生机的氛围;颈联写雨后天气凉爽可安稳入睡,急切地搜觅佳词丽句来回报自然美景;尾联写今宵美景即使无人共赏,诗人也会独自尽兴卧看天明,表达诗人雨过天晴的喜悦以及卧看星河的兴致勃勃。
(三)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0~11题。
【双调】蟾宫曲
[元]卢挚
沙三伴哥来嗏!两腿青泥,只为捞
( http: / / www.21cnjy.com )虾。太公庄上,杨柳阴中,磕破西瓜。小二哥昔涎剌塔①,碌轴②上黰着个琵琶。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无是无非③,快活煞庄稼。
【注】 ①昔涎剌塔:元代的民间口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体是指口中流涎、身体邋遢的样子。②碌轴:用来滚压土地、碾脱谷粒的大石磙。③无是无非:没有是非纠葛之意。
10.
试举例说明这首元曲在语言风格上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首元曲的人物写得生动是和它语言的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分不开的。比如,“昔涎剌塔”是元代的民间口语,这个词语在书面语言中非常少见,因而给人一种新鲜感。农村的孩子,往往身体较瘦,肚子凸起,像个琵琶,因此“碌轴上黰着个琵琶”这一句的描写,就把这个农村少年的形象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答案:语言生动活泼,有十足的农村情味。曲子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位捞虾的农村少年撞击西瓜的动作,用了一个“磕”字,相当精彩。它把两个少年迫不及待地要吃西瓜的心情与马虎、随便的生活习惯活画出来了。作者运用了农村日常的口语,使曲子的乡土气息十分浓厚。曲中的三个人物:沙三、伴哥、小二哥,都是当时北方农村小孩的一般称呼,配以“来嗏”这样的口语,就显露出十足的农村情味。
11.
简要分析此曲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作者在写完人物的姿态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宕开一笔,去描写广阔的田野:“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这不仅扩大了读者的视野,也丰富了画面的色彩。荞麦开花,田野里一片白色或淡红色,与碧油油的绿色相映成趣,真是好看极了。这样,作品的农村生活气息就显得更加浓厚,人物活动的环境也就更为典型了。
答案: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氛,烘托人物。“太公庄上,杨柳阴中”,这是典型的农村环境。曲中的三个人物,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活动,所以他们的一举一动,就显得十分可信,十分真实。
12.
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50个字(含标点符号)。
近日,一些网友发布信息,号召节约粮食
( http: / / www.21cnjy.com )。随后,新浪网发起“光盘行动”:拒绝浪费,从我做起,晒出自己吃光的盘子,一起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争做节约达人。该信息被转发约5000万次。紧接着,人民网也表示支持“光盘行动”,倡议网民“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今天不剩饭,打包离开,从我做起”。新华网、光明网及其他各大网站也纷纷关注和转载。很快,活动参与者在北京实地发放宣传单6万多份,在餐饮企业张贴海报5000余张,天津、石家庄、呼和浩特等城市的志愿者也纷纷发放宣传资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应该注意文段的结构层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本语段有七句话,从语段层次来看,前两句属于一层,讲网络发起了“光盘行动”;三至六句是第二层,讲网友和各媒体纷纷响应;最后一句是第三层,讲各地志愿者实地发放宣传资料。把上面三层内容概括在一起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网络发起拒绝浪费的“光盘行动”,网友及媒体纷纷响应,众多志愿者进行实地宣传。
13.
下面这段话中有三处表述不当的地方,请挑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蜀道难》竭力描绘了蜀道的艰难恐
( http: / / www.21cnjy.com )怖,②但读者读完以后,不但不感到害怕,反而为诗的夸张的描写所激动、所感染,③这是为什么呢?④从描写对象说,蜀道虽然具备艰难万状使人害怕,⑤但又具有雄奇壮美等特点,⑥在诗人的彩笔下,跟美丽的神话传说结合起来,更形成一种诱人的魅力。
第________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___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___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②处,在“为诗的夸张”前添加“反而”。第④处,将“具备”去掉,或在“害怕”后面添加“的特点”。第⑥处,在“跟美丽”前面添加“它”。
14.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称“国考”)在全国48个城市同时举行,共有152万人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实际参加考试人数为99万,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比例为51∶1。报名人数较1994年增长了300倍之多,极端者扬言“死也要死在编制里”。“编制”受追捧的同时,年轻人对“高富帅”“白富美”的追求也成激增趋势,有人宣称“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世俗名利的诱惑对年轻人的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请就此事发表个人的见解,要求:观点鲜明,见解独到,有理有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主要观点:成功标准单一化、庸俗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选择流俗会使年轻人志气消磨、激情减退、思维枯竭、理想破灭;修炼内心,抵御世俗的侵袭,才能达到人生的大境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需要社会的关怀和舆论的引导。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