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六课
生活推动笔行走
行书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行书基本点画的书写方法,对行书用笔的特点有所认识,了解行书字体的基本结构。2、通过对《兰亭序》局部的临摹书写实践,初步掌握行书点画、结构的基本特征。3、培养学生行书书写兴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
2学情分析
1、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和能力比较一般。2、绝大多数学生在初中时基本没有接触过书法艺术,对书法知识知之甚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本科教学的重点在于传授与行书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行书的一般特点,培养学生鉴赏行书作品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星书书写的兴趣。21·cn·jy·com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书体的变化源于社会生活的变化与需求
“书法是中国文化精髓的代表”。行书是五种书体中最受人们广泛喜爱的书法艺术,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兼楷书之工稳,草书之率意,既具实用性,又有审美价值。
活动2【讲授】行书的用笔特点
一、藏露结合,露锋居多
行书的起止用笔有露有藏,而露多于藏。藏锋与露锋各有所长,“藏锋以包其气”,“露锋以纵其神”,时藏时露,就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形象。两者结合,笔法才会灵便多姿。
二、中锋为主,中侧并用
中锋运笔,能使点线产生圆润、饱满、厚重有力的视觉效果,是主旋律;侧锋用笔能使点线灵活多变;中以立骨,侧以取态,二者不可偏废。2·1·c·n·j·y
三、以转代折,以曲代直
行书中的转折处,一般来说是转折并用,转多折少,体势尚圆。圆转须有骨,转中须含折意,主意其提按顿挫。
四、以点代画,以兼代繁
行书其笔画多减省变形,如以点代横、以点代竖、以点代撇、以点代捺等使其显著特征。但无论则样变化,也中不能离开用笔的规矩和法度。21教育网
五、以楷为本,牵丝映带
明代书法家文徵明说:“真书血脉贯通,放之便是行草,行草动必有法,整之便是正楷,能书者有一以贯之。”
六、笔顺自由,画无定型
行书因其点画结构随意性较大,加之运笔节奏较快,为了顺势与追求形美,故笔顺与楷书相比,较为自由。
活动3【讲授】行书部分基本笔画写法
一、横
搭锋起势横,起笔承上势搭锋入笔,稍顿后向右横行,收笔时稍顿后回锋提笔。
垂头横、上挑横、下带横
二、点
下挑点、上挑点
三、竖
左曲头竖、右曲头竖、左带钩竖、右带钩竖
四、撇
回锋撇、左带钩撇、右带钩撇
五、捺
钝收斜捺、钝收平捺、带钩捺、带钩平捺、反捺、隼尾捺
六、钩
竖平钩、竖拖钩、雁尾竖弯钩、拖尾竖弯钩
活动4【讲授】行书的结构特点
行书的结构与楷书有相近的地方,但它比楷书更灵活、更生动、难度也更大。学习行书结构除了掌握好楷书的基本结构原则外,还应当注意以下规律。21cnjy.com
一、大小参差;二、欹正相杂;三、省减化并;四、体势多变
活动5【练习】临摹与交流
一、临摹课本上的例字,感受比较行书与楷书、隶书的不同之处。
二、根据课本上的例字做整行临摹练习,注意其大小、宽窄、斜正、疏密、轻重的对比。
活动6【作业】鉴赏与交流
一、欣赏王羲之、毛泽东的行书签名,感受其连绵流畅、灵变多姿的笔意。并尝试为自己的名字设计富有个性的签名。与同学相互观摩,交流心得体会。www.21-cn-jy.com
二、《兰亭序》中有20个“之”字,观察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