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空间的分割与组合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课 空间的分割与组合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12-21 20:0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课
碑帖情韵与池水尽黑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书法的常见体裁,了解布局的定义和基本方法。
通过作品鉴赏,问题讨论,动手实践,学会空间分割的方法,并设计一帧有个性的斗方作品。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增加文化传承的使命感。21教育网
2重点难点
了解布局的原则和规律,设计一件斗方作品。
斗方作品中空间分割的方法。
3学情分析
书法教材是高中美术的选修课程,本课适合于有一定书法基础的学生进行学习,如果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楷书、行书和草书,再来学习空间分割与组合,会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但通过对本课材料的取舍和目标的重设,无基础的学生也可以了解书法空间分割的内含与方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教学过程
课前练习
教师在小方纸上示范数种书体,学生跟着写一写。(使学生进入课堂状态的同时为斗方设计作铺垫)
鉴赏各种体裁形式
(一)展示作品,讨论特点
对联。展示吴昌硕对联,讲解对联的基本写法,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作者姓名题在下联左边的中下部,受书人的姓名写在上联右侧上部。21·cn·jy·com
现代展厅中的对联往往是放在一起欣赏的,而古代往往是挂在廊柱上的,上联看完后,视线要穿越整个大厅再看下联,同样一幅对联,哪种挂法更具气场?(经过讨论,让学生理解书法作品随着放置环境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的鉴赏心理)www.21-cn-jy.com
匾额。展示沙孟海匾额。沙孟海的字非常适合写匾额,为什么?朴茂、厚重、醒目,远远看去都很清楚。(了解写匾额的字要求粗重一些,也让学生感受一下沙孟海的书风)
条幅。展示王铎条幅,也叫立轴,长长的,挂在高高、窄窄的墙壁上最合适。
我们看王铎的草书,字大的大,小的小,轻的轻,重的重,产生了强烈的节奏感,这是线条的节奏变化;再看这幅字的空间对比,疏的疏,密的密,这是空间的节奏变化;三看他的字首尾相接,有断有连,形成了行气的节奏变化。(在王铎的这件作品中集中解决了布局的三大原则。)2·1·c·n·j·y
横批。展示林散之和沙孟海的横批作品,横批适合挂在宽度超过高度的墙壁上,大家看看林散之的线条带给我们什么感觉?特别空灵,与沙孟海的朴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大空间适合挂谁的作品,小空间适合挂谁的作品?(让学生在比较中了解不同的作品风格适合不同的环境。)
屏条。展示邓石如的屏条作品,讲解邓石如隶书的主要特点,展示屏风图片,了解屏条的来历。
扇面。展示吴昌硕的篆书折扇和赵佶草书团扇,讲解折扇和团扇的布局方法。
斗方。展示陈忠康的斗方作品,了解陈忠康的书风,了解斗方小巧精致的特点。
(二)小结回顾,联系生活
1、回顾各种书法体裁形式。
2、联系生活,师生讨论。
你认为哪种体裁形式在现代生活中应用最广泛?你认为哪种形式气场最大?你认为哪种形式最适合家居装饰?(学生的回答并不要有唯一的答案,只需要拓展思维即可。)
了解书法的布局规律
布局,是研究字与字,行与行,以及整幅字的组合、布置方法。刚才讨论的书法体裁属于布局的外部形式,那么布局的内部规律呢?主要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布置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纵有列,横有行。
行距与字距相等。展示褚遂良楷书,看看,布局上给你带来什么感觉?整齐、平静、秩序、理性。为什么?因为它纵有列,横有行。
行距窄与字距。展示邓石如隶书,与褚遂良楷书比较,同样纵有列,横有行,但两者有什么区别?后者字距大于行距,这是隶书的特别布局方式。
行距宽于字距。在楷书、隶书中常见。21·世纪
教育网
纵有列,横无行。展示张瑞图行书,师生讨论布局,这种纵有列,横无行的布局带给你什么感觉?自然、闲适、优雅。
纵无列,横无行。展示祝枝山草书,师生讨论布局,在这里作者企图粉碎一切有序的空间,给我们带来激烈、动荡、振奋之感。www-2-1-cnjy-com
(在这一环节设计中,不仅要学生了解三种布局规律,更要求学生领悟不同的布局方法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这里需要老师的诱导。)2-1-c-n-j-y
研讨斗方的空间分割,尝试创作
书法的布局说到底是空间的分割,书法体裁中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尺寸越小空间分割的余地就越大,书法的各类体裁中斗方最小巧精致,下面我们来看看斗方的空间分割是否别有洞天?21
cnjy
com
欣赏不同书家的多张斗方作品,共同讨论设计的方法,了解设计思路,并抄录几种设计示意图,然后说说同一种分割方法还有其他的变化吗?(学生通过大量图片的欣赏,模仿空间分割方法,再启发变化,举一反三,激发思维)
把教师课前示范的字设计成斗方作品。第一张教师直接示范,第二张学生设计,教师书写,师生共同完成。(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层层铺垫,在这里教师通过示范和师生共同设计,形象地展示了思维过程,教学难点就此解决)
学生尝试创作,教师个别指导。
作业讲评。在黑板上展示学生作业,指名说说你的设计思路?
选择一张学生作业,师生共同完成斗方的最后一步——钤印。
其他学生完成钤印。【来源:21cnj
y.co
m】
(设计斗方是本课的重点,斗方中有字的黑的部分包括了前面的两个环节的知识,即布局规律与布局原则,如字距与行距的关系,线条的粗细、轻重变化,行气的断连变化,墨色的枯湿、浓淡变化等,而大量白的部分强调了空间的疏密对比,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许多余地,所以这个大环节既是总结,又是拓展。)21cnjy.com
延伸
斗方设计可以应用到什么地方?家居装饰,封面设计,文化衫设计,生活器皿美化等。
(最后一个环节与第二个环节相呼应,即作品要美化生活环境。)
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试教结果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充分了解书法空间分割的原则和规律,并能积极参与课堂,创作出具有独特个性的斗方作品。本课最成功的地方是教师的讲解示范与学生的尝试相结合,在互动中完成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其次,大量的图片展示丰富了学生的形象思维,特别是几张高清原大印刷品更刺激了学生的感觉系统,激发了学习兴趣。再次,教师简练的讲解落实了知识要领。但普遍学生的书法基础较薄弱,最后呈现的作品质量不太高,教师的示范由于受表演的制约,往往水平不能有效体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