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
第一板块达标训练
一、基础巩固
1.
下列词语中,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橐驼(tuó)
病偻(lǚ)
窥伺(kuī)
訾詈(zǐ)
B.
寿且孳(zī) 勖(xào)
下载(zǎi)
喟然(kuì)
C.
实以蕃(fán)
饔(yōnɡ)
鸡豚(tún) 繁文缛节(rù)
D.
硕而茂(shuò) 飧(sūn)
殆(dài)
包扎(zā)
解析:“勖”应读“xù”,“载”应读“zài”。
答案:B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寿:长寿,活得长久。
B.
不抑耗其实而已
实:果实。
C.
若不过焉则不及
若:如果。
D.
则又爱之太恩
爱:吝啬。
解析:D项:应为“喜爱”。
答案:D
3.
下列各句中,句式属于倒装的一项是( )
A.
已去而复顾
B.
他植者则不然
C.
故不我若也
D.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解析:C项,宾语前置句。
答案:C
4.
下列各句中,对本文字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驼业种树。
“业”是名词用作动词,译为“把……当作职业”。
B.
非有能硕茂之也。
“硕茂”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全句译为“并没有办法使它们长得高大茂盛”。
C.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句中三个“以”都是连词,用法和意义完全一样。
D.
若甚怜焉。
“焉”,代词,他们,指代老百姓。
解析:前两个“以”字,都是目的连词。“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生枯”是“爪其肤”的目的,同样“观其疏密”是“摇其本”的目的。第三个“以”是修饰连词,“日”作“离”的状语。
答案:C
5.
下列各句中,没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
A.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B.
若不过焉则不及
C.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D.
故乡人号之“驼”
解析:A项,小人,古义:小民。今义:指人格
( http: / / www.21cnjy.com )卑下的人。B项,不过,古义:不是过多。今义:连词,表转折,只是。D项,故乡,古义:两个词,所以乡里。今义:指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家乡;老家。
答案:C
6.
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B.
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C.
而卒以祸
D.
旦视而暮抚
解析:A项,爪,名词用作动词,用手指抓,掐。B项,传,名词用作动词,作传。C项,祸,名词用作动词,受到祸害。
答案:D
7.
下列对联相应的文学家,依次是( )
①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
②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③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④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A.
范仲淹
白居易
杜甫
辛弃疾
B.
韩愈
白居易
杜甫
陆游
C.
韩愈
李白
陶渊明
陆游
D.
范仲淹
李白
陶渊明
辛弃疾
答案:C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廉希宪事略
廉希宪,字善甫,畏兀(今作“维吾尔”)氏。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以辛卯五月二十五日生于燕,适其父孝懿公廉访使命下,孝懿喜曰:“是儿必大吾门,吾闻古者以官受氏,天将以廉氏吾宗乎!吾其从之。”举族承命。
公身材魁伟,举止异常。年十九,侍孝懿北觐,入侍世祖,上亦因其多智,有威容,论议宏深,恩顾殊绝。
诸贵臣校射上前,一贵臣顾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取三矢,似欲授公,公曰:“尔岂亿我为不能耶?顾吾弓差软。”诸贵假以劲弓,三发连中,诸贵惊服,曰:“真文武全材,有用书生。”
国初,拜为平章政事。秉政日,中书右丞刘
( http: / / www.21cnjy.com )整以初附为都元帅,骑从甚都,诣门求见。公之兄弟凡十人,后皆至一品。公之弟蓟国公希贡犹布衣,为通报。公方读书,略不答。蓟公出,整复浼入言之。因令彻去坐椅,自据中坐,令整入。整展拜起,侧立,不予之一言。整求退,谓曰:“此是我私宅,汝欲有所言,明日当诣政事堂。”及出,愧赧无人色。
顷之,宋士之在羁旅者,寒饿狼狈,冠
( http: / / www.21cnjy.com )衣褴褛,袖诗求见,公之兄弟皆揶揄之。蓟公复为入言,急令铺设坐椅,且戒内人备酒馔。出至大门外,肃入,对坐,出酒馔,执礼甚恭,且录其居止。诸儒但言困苦,乞归。公明日遂言于世皇,皆遂其请。
是夜,诸兄弟问曰:“今日刘元帅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上之所倚任,反菲薄之;江南穷秀才,却礼遇如此其至。我等不能无疑。”公曰:“我是国家大臣,言动颦笑,系天下重轻。整虽贵,卖国叛臣也,故折辱之,令其知君臣义重。若寒士数十,皆诵法孔子者也,在宋,朝不坐,燕不与,何故而拘执于此?况今国家起朔漠,斯文不绝如线。我更不尊礼,则儒术且将扫地矣。”公之作兴斯文若此,是大有功于名教者也。
(选自《元朝名臣事略》、《南村辍耕录》,有删改)
8.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将以廉氏吾宗乎
氏:作为姓氏
B.
诸贵假以劲弓
假:借给
C.
整复浼入言之
浼:派遣
D.
明日当诣政事堂 诣:前往
解析:浼:恳请。
答案:C
9.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廉希宪举止不同寻常的一组是( )
①三发连中,诸贵惊服 ②公之兄弟凡十人,后皆至一品 ③公方读书,略不答 ④因令彻去坐椅 ⑤及出,愧赧无人色 ⑥且戒内人备酒馔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解析:②是说明其兄弟皆有才能。⑤是对刘整的描写。
答案:B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廉希宪出生之时,其父孝懿公刚好被任命为廉访使。孝懿公非常高兴,认为廉希宪将来一定会很有出息。
B.
廉希宪十九岁时,随父亲北上侍奉元世祖。元世祖见廉希宪才貌出众,见识不凡,给予了他格外的恩宠。
C.
廉希宪任平章政事之时,对登门拜访的中书右丞刘整极为冷淡,因为他认为刘整是不知君臣之义的叛臣。
D.
滞留在北方的秀才们饥寒交迫,廉希宪不仅解除他们的困苦,还把他们举荐给元世祖,让他们得到重用。
解析:“廉希宪不仅解除他们的困苦,还把他们举荐给元世祖”错。文中说廉希宪只是向元世祖汇报了士子们“乞归”的请求,并未举荐。
答案:D
11.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尔岂亿我为不能耶?顾吾弓差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展拜起,侧立,不予之一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肃入,对坐,出酒馔,执礼甚恭,且录其居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你难道猜想我不会射箭吗?只是我的箭弓稍微软了点。
(2)刘整行拜礼后起身,在旁边站立,廉希宪不跟他讲一句话。
(3)(廉希宪)恭敬地(把秀才们)迎入家里,陪他们坐着,摆出酒食,对待他们的礼节非常恭敬,并且记下他们住的地方。
译文:
廉希宪,字善甫,维吾尔人。辛卯五月二十五日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于燕地,恰逢他的父亲孝懿公刚好被任命为廉访使,孝懿公高兴地说:“这个孩子一定兴盛我的宗族,我听说古代因为官职授予而得姓氏,上天将把廉姓当作我的姓氏,我一定要顺从。”整个宗族都接受了。
廉希宪身材魁梧,举止行动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一般。十九岁时,陪孝懿公北上朝见天子,后进宫侍奉世祖,皇上也因为他聪明,有庄重威严的仪容,思想认识博大精深,对他的关心照顾超出一般。
各位贵臣上前比试射技,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一位贵臣看看廉希宪,取出三支箭,好像准备给廉希宪。廉希宪说:“你难道猜想我不会射箭吗?只是我的箭弓稍微软了点。”各贵臣就把强劲的弓箭借给他,三发连中,各贵臣惊叹佩服,说:“真正的文武双全,是有大用的书生。”
刚刚建国时,廉希宪担任平章政事。掌握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权时,中书右丞刘整因早年归附世祖担任都元帅,骑马的随从非常华丽,登门请求拜见。廉希宪兄弟共十人,后来都官至一品。廉希宪的弟弟蓟国公廉希贡穿着如同百姓,替刘整来通报。廉希宪当时正在读书,没有立刻回答。蓟公出来后,刘整再次央求进入议论政事。廉希宪于是下令撤去座椅,自己坐在中间,让刘整进入。刘整行拜礼后起身,在旁边站立,廉希宪不跟他讲一句话。刘整请求离去,廉希宪于是说:“这是我的私人宅院,你如果想议论政事,请于明天到政事堂去。”等到出来时,刘整羞惭得面红耳赤,并且变了脸色。
一会儿,滞留北方的宋朝秀才们,寒冷受饿狼狈不堪,衣服和帽子破烂不堪,在袖子里藏诗请求拜见,廉希宪的兄弟都嘲笑他们。蓟公再次为他们传话,廉希宪急忙下令摆设座椅,且告诉家仆准备酒席。(亲自)到大门处,(廉希宪)恭敬地(把秀才们)迎入家里,陪他们坐着,摆出酒食,对待他们的礼节非常恭敬,并且记下他们住的地方。这些儒生只是说困苦,请求回去。廉希宪第二天对世祖呈报,于是他们的请求都实现了。
当天晚上,(他的)兄弟们问道:“今天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刘元帅,是皇上所倚仗信任的人,你反而瞧不起他,(对)江南的穷秀才,你却如此周到地礼遇他们,我们不能不有些疑问。”廉希宪说:“我是国家的大臣,一言一行都关系到国家的轻重。刘整虽然高贵,却是个卖国的叛臣,所以羞辱他,让他知道君臣的道义重大。至于几十个贫穷的读书人,都是颂扬效法孔子的人,在宋朝,不坐朝,不参加宴会,为什么要把他们关押在这呢?况且国家兴起于北方朔漠,礼乐教化即将断绝。我再不尊敬礼仪,那么儒家学术从此也将逐渐衰亡了。”廉希宪就像这样振兴礼乐教化,这是对名教有很大功劳的人啊。
三、语言表达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网络作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课余消遣、
( http: / / www.21cnjy.com )精神寄托的首选途径,其中的负面信息对青少年的侵袭尤其难以防范。鼠标的一次误击,随意的一次搜索,都有可能把成人世界中的东西完全裸示在孩子面前。网络中有一条著名的游戏规则,便是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对于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网络的隐蔽性和无约束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对青少年的道德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严重影响了他们现实人格的健康发展。于是人们开始高呼“积点网德”,网络道德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问:(1)从这段文字看,网络对青少年的主要危害是什么?(不超过1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所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不超过1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1)网络对青少年的主要危害是
(2)这段文字所要表明的观点是
答案:(1)负面信息的侵袭难以防范 (2)要重视网络道德教育
13.
分析下面表格内容,回答相应问题。
年龄
美国
中国
9-24个月
自己扔尿布
认字
2-3岁
扔垃圾、整理玩具、浇花、喂宠物
背唐诗
3-6岁
铺床、摆餐具、擦桌子、收拾房间
各种艺术能力培训
6-12岁
做简单的饭、清理洗手间、使用洗衣机
做作业,艺术培训
13岁以上
换灯泡、做饭、洗衣、修剪草坪
做作业,艺术培训
(1)美国家长认为,孩子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家长认为,孩子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可哪种教育方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从小就参与家务劳动或者从小就培养生活自理能力。(意思对即可)
(2)更专注于学业和各种艺术培训,基本上不需要做家务。(意思对即可)
(3)示例:认可美国的教育方式,因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的教育方式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处理、自立能力,而这些能力是一个人学会生存的基础,有利于培养未成年人的独立性和责任心。
14.
根据下面一段材料,用一句话概括说明“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不超过35个字)
虽然通货膨胀已经退潮了,但通货紧缩却正向我们逼近,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们认识到,目前经济的最主要风险已经从通货膨胀转向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一般是指与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与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所对应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的趋势性下降。通货紧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减少或货币供应量增幅滞后于生产增长的幅度,以致引起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从而导致物价水平的普遍下跌。当出现这种通货紧缩时,市场表现为银根趋紧,货币流通速度减缓,最终引起经济增长率下降,甚至会出现经济衰退。广义的通货紧缩除上述引起的原因之外,还包括一系列非货币因素,例如生产力的发展带来商品和劳务的丰富,新技术的普及和运用的加快,政府放开管制后的竞争激烈等,都是构成商品和劳务价格下降的因素,由此有可能形成物价的普遍下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关键词:货币因素、非货币因素、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句子通畅。
答案:货币因素或非货币因素引起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
第二板块达标训练
一、基础巩固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舞雩(yú)
师旅(lǚ)
垣墙周庭(yuán)
冥然兀坐(wù)
B.
曾皙(xī)
莫春(mù)
万籁有声(lài)
浴乎沂(yí)
C.
率尔(shuài)
鼓瑟(sè)
比及三年(bǐ)
呱呱而泣(ɡū)
D.
铿尔(kēnɡ)
夫子哂之(shěn)
余扃牖而居(jiōnɡ)
家有老妪(yù)
解析:“比”应读“bì”。
答案:C
2.
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 )
A.
以俟君子 宗庙之事
舍瑟而作 春服即成
B.
风乎舞雩 喟然叹曰
端章辅
骏秀
C.
因之以饥谨 恃坐
浴乎沂
宗庙会同
D.
千乘之国 冉有
无吾以也
夫子晒之
解析:A项,即-既。B项,辅-甫,骏-俊。C项,恃-侍,谨-馑。D项,无-毋,晒-哂。
答案:A
3.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下列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B.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C.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D.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解析:A项,名词作状语,在前面。B项,名词作状语,向西面。C项,名词作状语,从北边。D项,名词用作动词,穿礼服。
答案:D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②先妣尝一至 ③顷之,持一象笏至 ④他日汝当用之
A.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D.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解析:①次序,时间在前。②已故的,多用于尊长。③音节助词,不译。④代词,指象笏。
答案:C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余既为此志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B.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县官且顺群臣言
C.
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D.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解析:A项,两句都为副词,已经。B项,连词,那么/副词,姑且,暂且。C项,连词,于是/副词,才。D项,副词,如同/连词,假如,如果。
答案:A
6.
从特殊句式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不吾知也
B.
则何以哉
C.
求,尔何如
D.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解析:前三句都是宾语前置句。D项为介词结构后置句。
答案:D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一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论语 公冶长》)
7.
读上面这段话,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宰予昼寝
(睡觉)
B.
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污染)
C.
于予与何诛
(杀)
D.
于予与改是
(正确)
解析:B项“圬”,涂抹,粉刷;C项“诛”,责备,指责;D项“是”,这(原来的态度看法)。
答案:A
8.
对这段话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段中人物形象鲜明,特别是孔子的形象极其生动。
B.
语段中语言犀利,道理深刻,至今仍有教育意义。
C.
语段中语言简洁,可仍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对话精彩。
D.
对待懒散的弟子,孔子毫不留情地严厉批评。
解析:“对话精彩”错,文中只有孔子在说。
答案:C
9.
翻译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1)于予与何诛?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予与改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对于宰予这个人,(我)怎么责备呢?(“于”,对,对于;“与”,欤;“何”,怎么,为什么)
(2)从宰予这件事上,我改变了态度。
译文: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是无法雕刻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粪土一样的墙壁是无法粉刷的。对于宰予这个人,我怎么责备呢?”孔子又说:“原来,我对于人,听了他的话会相信他的行动;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动。从宰予这件事上我改变了态度。”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龙洞山记
[元]张养浩
历下多名山水,龙洞为尤胜。洞距城东南三十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旧名禹登山。按《九域志》,禹治水至其上,故云。中有潭,时出云气,旱祷辄雨,胜国①尝封其神曰灵惠公。其前,层峰云矗,曰锦屏,曰独秀,曰三秀,释家者流居之。由锦屏抵佛刹山,巉岩环合,飞鸟劣②及其半。即山有龛屋,深广可容十数人,周镌佛像甚夥。世兵,逃乱者多此焉。依上下有二穴,下者居傍,可逶迤东出,其曰龙洞,即此穴也,望之窅然。
窃欲偕同来数人入观。或曰是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极暗,非烛不能往,即遣仆燃束茭前导。初焉,若高阔可步;未几,俯首焉;未几,磬折③焉;又未几,膝行焉;又未几,则蒲伏焉;又未几,则全体覆地蛇进焉。会所导火灭,烟郁勃满洞中。欲退,身不容;引进,则其前隘,且重以烟,遂缄吻、抑鼻、潜息。心骇乱恐甚,自谓命当尽死此,不复出矣。余强呼使疾进,众以烟故,无有出声应者,心尤恐然。余适居前,倏得微明,意其穴竟于是,极力奋身,若鱼纵焉者,始获脱然以出。如是,仅里所。既会,有泣者,恚者,诟者,相讥笑者,顿足悔者,提肩喘者,喜幸生手其额者,免冠科首具陈其狼狈状者。惟导者一人年稚,形瘠小,先出,若无所苦,见众皆病,亦阳慑为殆。其宴于外者,即举酒酌穴者,人二杯。虽雅不酒,必使之酹,名曰定心饮。
余因默忆,昔韩文公登华山,穷绝顶
( http: / / www.21cnjy.com ),梗不能返,号咷连日。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尝疑许事未必有。由今观之,则韩文公之号为非妄矣。呜呼,不登高,不临深,前圣之训较然④,而吾辈为细娱,使父母遗体几同压没不吊⑤。其为戒,讵止殁身不可忘。窃虞嗣至者或不知,误及此,故记其事以告焉。游洞中者七,某官某;洞之外坐而宴饮者四,某官某,凡十有一人。时延祐龙集丁巳八月也。
(选自《钦定四库全书 归田类稿》)
【注】
①胜国:前朝。②劣:仅仅,才。③磬折:弯腰。④较然:明显的样子。⑤吊:悲伤。
10.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会所导火灭
会:适逢
B.
意其穴竟于是
意:料想
C.
亦阳慑为殆
慑:害怕
D.
窃虞嗣至者或不知 虞:欺骗
解析:虞:忧虑,担心。
答案:D
11.
下列四组中,全都间接表现龙洞艰险的一组是
( )
①是中极暗 ②烟郁勃满洞中 ③心骇乱恐甚 ④如是,仅里所 ⑤有泣者,恚者,诟者 ⑥喜幸生手其额者
A.
①②④
B.①③⑤
C.
②④⑥
D.③⑤⑥
解析:要表现龙洞的艰险,直接的方式是对龙洞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行正面描写,间接的方式则是通过游人的情感变化来反映,只要抓住③⑤⑥中“愁”“泣”“恚”“喜”等与情感有关的词语即可判断。
答案:D
12.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龙洞山自古以来就是名胜,山势险峻,有上下两个山洞,位于下方的一个叫龙洞。
B.
龙洞深邃,里面越来越低矮狭窄。作者与同游者备受惊恐,好不容易才得以出洞。
C.
按照当地的风俗,在洞外饮酒的人要为入洞游玩的人喝两大杯酒,名为“定心饮”。
D.
作者游历龙洞后,想起“不登高,不临深”的前圣之训,为告诫后人写了这篇“记”。
解析:C项中“定心饮”的解释与原文有出入,应为“在洞外饮酒的人就斟酒,让入洞游玩的人每人喝两杯”。
答案:C
13.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焉,若高阔可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起初,(洞)似乎高大宽敞,可以行走。(得分点:初、若、步)
(2)听到的人替他报告了县吏,(县吏)就派人把他从山上救下来。(得分点:为、白、下)
译文:
济南历下区这个地方多名山秀水,龙
( http: / / www.21cnjy.com )洞山景致特别优美。龙洞山距离城东南三十里,旧名叫禹登山。按照《九域志》上记载,大禹治水曾经来到此洞,所以叫作禹登山。山中有一潭,潭中时常飘出云气,干旱的时候在这里祈雨就会下雨,前朝封这里的龙神为“灵惠公”。龙洞前面,山峰高耸入云,把它们叫作锦屏、独秀、三秀,佛家僧人曾经到此居住过。锦屏山到佛刹山,高岩环绕,飞鸟只能飞到这些山的一半高。上山看到有穹隆石室,深度和宽度大致可容纳十人,石室壁上刻有多尊佛像。兵乱的时候逃避战乱的人多逃到此处。壁间上下有两个洞穴,下穴旁边可曲折向东,被称作龙洞的就是这个洞穴,看起来幽深遥远。
我想和同来的几个人进洞观看。有人说洞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很黑暗,不带烛火不能前往,于是派仆人燃好火把在前面引路。起初,(洞)似乎高大宽敞,可以行走;不久,需弯腰行走;又不久,需要双腿跪着向前行走;又不久,需要趴在地上匍匐前进;又过了不久,需要全体趴在地上像蛇一样艰难地前行。恰逢此时,火把灭了,山洞中充满了烟雾。想要退出,身体容纳不下;继续前行,可是前面更加狭窄,而且洞里还有烟雾,于是感觉呼吸困难,令人窒息。心里十分惶恐,自己觉得就要死在此洞中,再也出不去了。我大声呼喊让他们赶快前行,众人因为烟的缘故,无人应答出声,我心里更加恐慌了。我恰好在众人的前面,忽然看到一丝微弱的光亮,料想这个洞穴到此就是尽头了,拼尽全力,像鱼纵身一跃,才得以脱身而出。像这样仅一里。出来后,大家聚在一起,有哭泣的,有怨恨的,有谩骂指责的,有相互讥笑的,有跺脚后悔的,有提起肩膀喘息的,有把手放在额头上庆幸生还的,有摘掉帽子光着头详细讲述自己狼狈状态的。只有在前面引路的童仆一人年纪尚小,形体瘦小,先出来,好像没有受什么苦,看众人都显出痛苦不堪的样子,也表面上假装害怕、力气用尽。那些在洞外设宴的人,举起酒杯给那些游洞的倒酒,每人两杯。即使有不喝酒的雅人,也一定要使他把酒洒在地上祭奠,称作定心酒。
我于是默默想起,昔日韩文公登华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达山顶,遇到危险不能返回,大哭数日。听到的人替他报告了县吏,(县吏)就派人把他从山上救下来。常常怀疑这件事不一定有。由今天的事来看,那么韩文公的哭号未必是假的了。唉,不登到高处,不面临深渊,前代圣人的教导是那么明显,而我们则视为游戏,使自己的身体遭受意想不到的灾祸而不悲伤。当以此为戒,终生不可忘记。私下里担心后来的人或许不知道,误入其洞,所以记下这件事以告诫后人。游洞的有七人,是某某官,某某人;在洞外坐着宴饮的有四人,是某某官,某某人,一共十一人。当时是延祐岁末丁巳年八月。
三、语言表达
14.
将杜甫《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句诗扩展成一段话。
扩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秋风凛冽地吹着,吹得万木凋零,漫山遍野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急剧地翻滚,孤鸟在空中久久盘旋,远处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
15.
仿照下面示例,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青天”“月亮”“芭蕉叶”“露珠”作为描述对象。
示例:青天,是一片芭蕉叶,
月亮是一滴露珠。
手指,轻轻一点,它就落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仿写语句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往往涉及句式、表达方式、修辞运用、风格和谐等许多方面,也间接地考查考生的知识储备及文化修养。本题的要点在于“描述”“一组事物”“比喻”“……是……”的句式等。
答案:荷叶,是一个大玉盘,水滴是一个音符。微风,轻轻一吹,它就响了。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
第三板块达标训练
一、基础巩固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蘗(bò) 苦楝(jiǎn)
疏粝(lì) 蹑屐(jī)
B.
榛莽(qín)
陨箨(zé)
饫肥(yù) 汩汩(ɡǔ)
C.
跼跳(jú) 粟菽(shū)
樵歌(jiāo) 拊石(fǔ)
D.
楹联(yínɡ) 荼蓼(liǎo)
茹啖(dàn)
蓬藋(diào)
解析:A项,“楝”应读“liàn”。B项,“榛”应读“zhēn”,“箨”应读“tuò”。C项,“樵”应读“qiáo”。
答案:D
2.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室十有二楹
B.
燕坐于华堂之上
C.
籍柔覆温之躯
D.
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
解析:A项,“有”通“又”。B项,“燕”通“宴”。C项,“籍”通“藉”。
答案:D
3.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 ②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
③故遂择其窊而室焉 ④必先苦其心志
A.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B.
①与④相同,②与③不同。
C.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
①与④不同,②与③相同。
解析:①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艰”。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③均为名词用作动词,“名”是“命名”的意思;“室”是“筑室”的意思。④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苦”。
答案:D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庞安常善医而聋
是日剧饮而归
B.
溪水西流君看流
水尚能西
C.
以纸画字
君以眼为耳
D.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
余以手为口
解析:C项,均为介词,用。A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B项,名词作状语,向西/名词用作动词,向西流。D项,动词,是/动词,作为。
答案:C
5.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跟“皆一时异人也”一致的一项是( )
A.
予买田其间
B.
覆之以茆
C.
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
D.
其槚荼亦苦于常荼
解析:C项与例句均为判断句。A项,省略句,“买田”后省略介词“于”。B、D两项均为介词结构后置句。
答案:C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杜慧度,交阯人也。本属京兆。曾
( http: / / www.21cnjy.com )祖元,为宁浦太守,遂居交阯。父瑗,字道言,仕州府为日南、九德、交阯太守。初,九真太守李逊父子勇壮有权力,威制交土,闻刺史滕遯之当至,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瑗收众斩逊,州境获宁。除龙骧将军。遯之在州十余年,与林邑累相攻伐。遯之将北还,林邑王范胡达攻破日南、九德、九真三郡,遂围州城。时遯之去已远,瑗与第三子玄之悉力固守,多设权策,累战,大破之。连捷,故胡达走还林邑。乃以瑗为龙骧将军、交州刺史。卢循窃据广州,遣使通好,瑗斩之。义熙六年,年八十四,卒。慧度,瑗第五子也。初为州主簿,流民督护,迁九真太守。瑗卒,府州纲佐以交土接寇,不宜旷职,共推慧度行州府事,辞不就。七年,除使持节、督交州诸军事、交州刺史。诏书未至,其年春,卢循袭破合浦,径向交州。慧度乃率文武六千人距循,禽循长史孙建之。循虽败,余党犹有三千人,皆习练兵事。六月庚子,循晨造南津,命三军入城乃食。慧度悉出宗族私财,以充劝赏。慧度自登高舰,合战,放火箭雉尾炬,步军夹两岸射之,循众舰俱然,一时散溃,循中箭赴水死。斩循及父嘏,并循二子,传首京邑。封慧度龙编县侯,食邑千户。高祖践阼,进号辅国将军。其年,率文武万人南讨林邑,所杀过半,前后被抄略,悉得还本。林邑乞降,输生口、大象、金银、古贝等,乃释之。慧度布衣蔬食,俭约质素,能弹琴,颇好《庄》、《老》。禁断淫祀,崇修学校,岁荒民饥,则以私禄赈给。为政纤密,有如治家,由是威惠沾洽,奸盗不起,乃至城门不夜闭,道不拾遗。少帝景平元年,卒,时年五十。
(节选自《宋书 杜慧度传》)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宁浦太守,遂居交阯
遂:于是。
B.
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
遏:禁绝。
C.
与林邑累相攻伐
累:屡次。
D.
以交土接寇,不宜旷职
旷:空缺。
解析:“遏”在这里应释为“阻断”。
答案:B
7.
以下各组句子中,表明杜瑗、慧度父子军政才干的一组是( )
①多设权策,累战,大破之
②窃据广州,遣使通好,瑗斩之
③乃率文武六千人距循
④放火箭雉尾炬,步军夹两岸射之
⑤一时散溃,循中箭赴水死
⑥禁断淫祀,崇修学校
A.
①②③
B.①④⑥
C.
②④⑤
D.③⑤⑥
解析:②说的是杜瑗杀了占据广州的卢
( http: / / www.21cnjy.com )循所派遣的使者,属于立场问题;③表现了杜慧度的勇敢;⑤说的是卢循战败被杀,以上三句均与表现杜瑗、杜慧度父子的军政才干无关。
答案:B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瑗处事果决而有计谋。他担任太守时两次平定骚乱,先是斩杀作乱的九真太守李逊,境内得到安宁;继而与玄之击退来犯的胡达,使之退回林邑。
B.
杜慧度为人谦逊而顾大局。杜瑗死,府州官吏推举慧度主持州府事,他未接受;而当卢循来犯,虽然任命他的诏书尚未到达,他还是率众抗敌。
C.
杜慧度一心向公而又谙熟战略。与卢循决战前,为激励将士他拿出家族全部财产作为奖赏;交战时他又巧用火攻烧毁敌方一应战舰,大获全胜。
D.
杜慧度生活俭朴,治事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平日里他布衣蔬食,只管弹弹琴,读读《庄》《老》。而为政却细致绵密,有如治理家庭;遇上饥荒,常以私人薪俸赈济灾民。
解析:D项错在“只管弹弹琴读读《庄》《老》”的表述。根据文意,原文只是说杜慧度“能弹琴,喜读《庄》《老》”,备选项显然故意曲解。
答案:D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六月庚子,循晨造南津,命三军入城乃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是威惠沾洽,奸盗不起,乃至城门不夜闭,道不拾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六月庚子这天,卢循清晨到达南津,命令三军攻入城中才能吃饭。(采分点:“造”“入城”“乃”)
(2)从此声威恩泽及于全境,邪恶偷盗之事不再发生,以至于城门夜不关闭,人们路不拾遗。(“威惠”、“奸盗”、“乃至”)
译文:
杜慧度,是交阯人。祖籍京兆。他曾祖父杜元,做
( http: / / www.21cnjy.com )宁浦太守,于是迁居交阯。他父亲杜瑗,字道言,在州府做官,做过日南、九德、交阯太守。当初,九真太守李逊父子勇敢健壮有权力,威风盖过交州。李逊听说刺史滕遯之要到,便分派他的两个儿子截断水陆要路。杜瑗收集人马杀掉李逊,交州得以安宁。被任命为龙骧将军。滕遯之在交州十余年,和林邑国之间多次互相攻击。滕遯之将回到北方,林邑王范胡达攻克日南、九德、九真三郡,于是围攻州城。当时滕遯之已走远了,杜瑗和他的第三个儿子杜玄之竭尽全力防守、设计谋划,经多次交战,大败敌人。连战皆捷,所以范胡达逃回林邑。朝廷于是用杜瑗为龙骧将军、交州刺史。卢循偷偷地占据了广州,派使者交结他,杜瑗将来人斩首。义熙六年,杜瑗八十四岁去世。杜慧度,是杜瑗的第五个儿子。开始当州的主簿,流民督护,接着升官九真太守。杜瑗去世,府州官吏们认为交州与外国相邻,不应空缺刺史,共同推举杜慧度代管交州府中事务,杜慧度坚决辞让不接受。七年,朝廷命他当使持节、督交州诸军事、交州刺史。诏书还未抵达,当年春天,卢循袭占合浦郡,直接向交州进发。慧度于是率领文武将士六千多人抗拒卢循的军队。双方经过交战,活捉卢循的长史孙建之。卢循虽然失败,其残部还有三千多人,而且都是久经战斗的老兵。六月庚子这天,卢循清晨到达南津,命令三军攻进城中才吃饭。杜慧度把宗族的私有财产拿出来作为赏赐部众的物资。杜慧度亲自攀上高船,与卢循的部队交战。在火箭的尾巴上点火射向敌人,步兵则在两岸猛烈射击敌人,卢循的舰船都燃烧起来,卢军顷刻之间大败而逃,卢循被箭射中掉入水中淹死。杜军将卢循和他的父亲卢嘏,以及卢的两个儿子斩首,他们的脑袋被送到京城。杜慧度被封龙编县侯,享受一千户租税待遇。高祖刘裕登基做皇帝,杜慧度进号辅国将军。当年,杜慧度率领文武将士一万多人南征林邑国,杀死了林邑国的大半士兵,而宋军前前后后被林邑国掠走的人财都归还了。林邑国王请求投降,并且输送牲口、大象、金银、古贝等,于是放过林邑国。杜慧度穿布衣,吃素菜,俭约朴素,会弹琴,很喜欢读《老子》《庄子》。在州内严禁多余的庙宇,广修学校,荒年之际人民没饭吃,便用个人的俸禄赈济人民。在管理上很严密,好像治家一样,从此声威恩泽及于全境,邪恶偷盗之事不再发生,以至于城门夜不关闭,路不拾遗。少帝景元年去世,享年五十岁。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0~13题。
崔浩字伯深,少好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言,无不该览,研精义理,时人莫及。弱冠为通直郎,稍迁著作郎,道武以其工书,常置左右。道武季年,威严颇峻。宫省左右,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隐,避目下之变。浩独恭勤不怠,或终日不归。帝知之,辄命赐以御粥。其砥直任时,不为穷通改节若此。
泰常元年,晋将刘裕伐姚泓,欲溯河西上,求假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诏群臣议之。外朝公卿咸曰:“函谷天险,裕何能西入?扬言伐姚,意或难测。宜先发军断河上流,勿令西过。”内朝咸同外计,帝将从之。浩曰:“此非上策也。司马休之徒扰其荆州,刘裕切齿久矣。今兴死子幼,乘其危亡而伐之,臣观其意,必自入关,劲躁之人,不顾后患。今若塞其西路,裕必上岸北侵。如此则姚无事而我受敌矣。蠕蠕北寇,人食又乏,发军赴南,则北寇进击;若其救北,则南州复危。未若假之水道,纵裕西入。所谓卞庄刺彪,两得之势也。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令姚氏胜也,亦不失救邻之名。纵裕得关中,悬远难守。彼不能守,终为我物。今不劳兵马,坐观成败,斗两彪而收长久之利,上策也。”
议者犹曰:“裕西入函谷,则进退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穷,腹背受敌;北上岸,则姚军必不出关助我。扬声西行,意在北进,其势然也。”帝遂从群议,遣长孙嵩据之。战于畔城,为晋将朱超石所败。帝恨不用浩言。
(选自《北史 崔浩传》)
【注】 ①该:尽、皆。②道武:道武帝,北魏皇
( http: / / www.21cnjy.com )帝拓跋珪。③泰常: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年号。④姚泓:后秦国主,羌族人。⑤兴:姚泓的父亲姚兴。⑥蠕蠕:少数民族,也叫作“柔然”。⑦卞庄刺彪:春秋时鲁国大夫卞庄曾让两虎争食相斗,待其一死一伤,然后杀其伤者。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稍迁著作郎中
稍:略微。
B.
不为穷通改节若此 穷:困窘。
C.
必德我假道之惠
德:感激。
D.
纵裕得关中,悬远难守 纵:即使。
解析:稍:逐渐。
答案:A
11.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崔浩反对阻截刘裕军队的理由的一组( )
①扬言伐姚,意或难测。
②未若假之水道,纵裕西入。
③今若塞其西路,裕必上岸北侵。
④发军赴南,则北寇进击;若其救北,则南州复危。
⑤所谓卞庄刺彪,两得之势也。
⑥纵裕得关中,悬远难守。彼不能守,终为我物。
A.
①③⑥
B.②③⑤
C.
①④⑥
D.②④⑥
解析:①众臣之词,⑤比喻取得的结果,排除①⑤。
答案:D
12.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崔浩博学多才,精通书法,又能坚守节操。在对待刘裕假道伐姚问题上,更表现出他长于谋划,智略过人的特点。
B.
朝廷多数人主张阻截刘裕的军队,主要理由是刘裕伐姚不是真实意图,而是声东击西,觊觎北魏。
C.
崔浩认为刘裕伐姚并非借口,他分析了阻刘和纵刘的不同结果,但明元帝因与刘裕有切齿之仇,未作采纳。
D.
明元帝未采纳崔浩的建议,而采纳了大臣的意见,派长孙嵩阻截晋军,结果在畔城被晋军打败。
解析:“明元帝因与刘裕有切齿之仇”错。
答案:C
13.
把文言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宫省左右,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隐,避目下之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战于畔城,为晋将朱超石所败。帝恨不用浩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左右”译为“身边的人”,“以”译为“因为”,“得罪”译为“有了罪名”或“获罪”,“莫”译为“没有谁”。
(2)补充主语,介词结构后置和被动句,“恨”。
答案:(1)内廷许多亲近的人,都因为细小的过失而受到惩处,于是大家无不逃避躲藏,以避免眼下的不测之祸。
(2)两军在畔城交战,北魏军队被晋将朱超打败。明元帝悔恨没有采纳崔浩的建议。
译文:
崔浩字伯深,从小爱好学习,他广泛阅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儒学和史学著作,对于天文、阴阳和诸子百家的著作,也无不涉猎,在精心研究各家宗旨和深刻含义方面,当时没人能和他相比。20岁时,(他)就担任了通直郎,逐渐升为著作郎,道武皇帝因为他擅长书法,常把他安排在自己的身边。道武皇帝晚年,用法严峻,内廷许多亲近的人,都因为细小的过失而受到惩处,于是大家无不逃避躲藏,以避免眼下的不测之祸。只有崔浩慎守职事,努力不懈,有时还成天不回家。道武皇帝知道后,就派人把自己吃的饭食赏给他吃。崔浩心胸坦荡,任凭时事变化,不因仕途的阻滞或顺利而改变自己。
泰常元年,东晋将领刘裕征伐姚泓,想要沿黄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逆河西上,就向北魏请求借路。明元帝召集群臣议论是否可行。外朝(指以宰相为首的一套办事机构)的公卿都说:“函谷关是天险之地,刘裕怎么可能破关西入?他声言征伐姚泓,真实意图还难以预料。我们应该抢先发兵黄河上游加以阻截,不要让他西去。”内廷(指由皇帝近侍人员组成的决策机构)的官员和外廷大臣意见一致,明元帝打算采纳。崔浩说:“这不是最好的办法。司马休等人侵扰刘裕镇守的荆州,刘裕对他恨得咬牙切齿已有好久了。现在姚兴已死,他的儿子姚泓还年幼,趁着他们危急的时候攻打他们,我看刘裕的意图一定在于入关,强大而暴躁的人,是不会顾及后果的。我们现在如果阻截他们西进之路,刘裕一定会上岸向北进攻。这样姚泓平安无事而我们要受到攻击了。柔然是我国北方的敌人,他们的人和粮食又缺乏,(正需要补充)。我们发兵到南边,那么北方的敌人就会(趁机)进攻我们;如果我们要救北方,那么南边又危险。不如借水路给刘裕,放刘裕西去。这就是所谓的卞庄刺虎,一举两得的局势啊。如果刘裕取胜,一定感谢我们借道给他的恩惠;如果姚氏取胜,我们也不会丢掉救助邻国的名声。即使刘裕取得关中,也会因太远而难以守卫。他们不能守卫,那地方最终就会成为我们的。现在不用兵马劳顿,坐观成败,使两虎相斗而我们获得长远的利益,这才是最好的策略。”
议论的群臣还是说:“刘裕向西进入函
( http: / / www.21cnjy.com )谷关,就会进退两难,走投无路,腹背受敌;向北上岸,姚军一定不出关救助我们。刘裕声言向西征伐姚泓,真实的意图在于北上,情况就是这样。”明元帝于是采纳了大臣们的意见,派长孙嵩阻截晋军。两军在畔城交战,北魏军队被晋将朱超石打败。明元帝悔恨没有采纳崔浩的建议。
三、语言表达
14.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筛选信息,准确概括内容并填写在下列方框内,每个短语不超过6个字。
英德红茶,产于广东省英德市。茶区峰
( http: / / www.21cnjy.com )峦起伏,江水萦绕,喀斯特地形地貌,构成了洞邃水丰的自然环境。所栽培的茶树以云南大叶与凤凰水仙两优良群体为基础,选取其一芽二、三叶为原料。经适宜萎凋、揉切、发酵、烘干、复制、精选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英德红茶成品外形紧结重实,乌润细嫩,金毫显露,香气浓郁,滋味鲜爽浓强,汤色红艳明亮,叶底嫩匀红亮。其茶多酚含量超过35%,较一般品种多10%,对人体有良好的药效作用,如有收敛、杀菌、消炎、抗癌等功效。英红从1958年问世以来,经国际和国内茶叶专家评定,认为已达到国际红茶高级水平。该茶已销往德国、英国、美国、波兰、苏丹、澳大利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答: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答案:①采摘讲究 ②制作精细 ③色香味俱佳
④功效较多(任答3项即可)
15.
汉语中的一些量词形象生动,富有韵味。阅读下面的例句,从你的积累中选择两个量词妙用的例子加以揣摩赏析。
示例:钩:一“钩”月亮。静穆的夜空中,升起弯弯的月亮,如同银色的帐钩一样小巧轻灵,洁白如玉,使人生发出亲切而美好的联想和想象。
泓:一“泓”清泉。清澈的泉水从泉眼里流出,是那样的充盈而明亮。它不仅写出了泉水水量的丰沛,而且写出了泉水水质的明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挂”:一挂飞瀑。瀑布飞流直下,气势磅礴,“挂”字形象地写了瀑布飞泻而下的壮观景象,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
②“叶”:一叶扁舟。用“叶”字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仅写出了船的小而轻,而且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的潇洒与悠闲。一只小船自由自在地飘荡在茫无边际的水面上,任意东西,多么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