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七课
空间的分割与组合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并初步尝试运用篇章布局的原则,熟悉篇章布局的基本规律。
2.
过程与方法:掌握常见体裁形式的布局要领。尝试创作基本符合要求的体裁样式。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2学情分析
通过对前面书法用笔和结体知识学习,学生初步具有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和一定的欣赏能力。很多学生能够写好字,懂得书法结体的重要性,但对书法编章布局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往往对书法作品中行距、字距以及落款的问题不重视。主要是对篇章布局的基本规律以及体裁章法不熟悉。要让学生明白一幅完整、成功的书法作品的篇章布局,与写好线条笔画、字形结构是同样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更为重要。因为精彩的笔画须依靠优美的字形来体现,而优美的字形最后须通过完美的篇章布局来展现。篇章布局出了问题势必影响笔画字形表达的效果。2·1·c·n·j·y
3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并初步尝试运用篇章布局的原则,熟悉篇章布局的基本规律。
难点:掌握常见体裁形式的布局要领。尝试创作基本符合要求的体裁样式。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情景导入:
首先,在古典音乐声中欣赏一些贺卡上的书法作品(各种书体与体裁形式,包括师生作品)。
提出问题:同学们,请你们说一说你们对这些作品的感受。
出示教师事先准备一幅未完成落款的行书作品。让学生先回顾:书法的三要素,然后讨论书法作品中的落款。
提出问题:用什么书体落款?怎样钤印?(学生讨论回答)
引出:章法布局
小结:章法布局,又叫分行布白,或布局谋篇,是研究字与字,行与行,以及整幅字的组合、布置方法。章法布局,是运用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和法则,通过有序的组合将字逐个连缀成一行或数行,使之成为行气贯通、映带呼应、首尾相接、疏密有致、虚实相成、揖让自如、顾盼多姿、浓淡相杂、燥润相生、和谐自然、浑然一体的艺术整体。丰富的笔法和优美的结构终需用完美的篇章来体现,因此,处理好篇章布局也就非常重要。21教育网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第七课
空间分割与组合(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二、讲授新课:
(一)提出问题:你在哪些地方见过书法作品?你见到的书法作品一般是什么现状?你知道这些书法作品是哪种体裁形式吗?(幻灯演示,根据预习的情况回答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篇章布局的常用体裁与形式。古往今来,它伴随着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和变化二迄今为止,常用的大致有条幅、横披、中堂、斗方、楹联、屏条、扇面、匾额等规格形式。下面分别加以介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条幅。也叫立轴,是长方形竖幅的形式。一般是将整张宣纸竖着对裁,也可以将整张宣纸横着三裁、四裁。其长度根据悬挂的墙面面积与具体需要来确定。
出示作品:清·王铎条幅《自作五律诗》。
2.横披。也叫横幅,是横式的长方形。它可将不同规格的整张宣纸横写,也可根据需要将不同规格的整张宣纸横着对裁。现代居室因空间矮小,故横披较受欢迎。
出示作品:清·赵之谦隶书横披《语摘》。
3.中堂。是比条幅宽大的长方形的竖幅,多为四尺、六尺整张宣纸的形式。因多悬挂于旧式厅堂的正墙中央而得名。它的两边常常配以对联,曾是最常见的体裁形式。
出示作品:明·文徵明行书中堂《五律诗轴》。
4.斗方。是正方形的字幅,因方正如斗,所以叫做斗方。它的尺寸不拘,可大可小。大的用四尺、六尺宣纸整张横着拦腰对裁。小的多为33
cmx33
cm,
45
cmx45
cm等尺寸。斗方装上镜框,既小巧又精致,是现代家居很好的装饰。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出示作品:现代·王冬龄草书斗方《醉古堂剑扫》。
5.楹联。又叫对联。它是由左右两条如条幅般,分别书写上对偶的联语之后组合而成的竖幅形式。分为上联和下联两条。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作者姓名题在下联左边的中上部,受书人的姓名写在上联右侧上部。对联在室内可与中堂一起搭配张挂,也可独立悬挂。庙宇庭园、楼台馆榭厅堂前的柱子上,悬挂上楹联则可使景点增辉添色。
出示作品:清·吴昌硕《石鼓文对联》。
6.屏条。也叫条屏。其得名可能与源于屏风上的书画形式有关。一般由四幅以上的立轴形式的竖幅组成,也可根据墙面的面积和布置的需要来确定幅数的多少。它的书写内容可以是每幅独立的,也可以将一篇长的诗文用同一种字体,分别写成几条条屏。各幅独立的内容可以用不同的书体来书写。书写屏条需要有较强的篇章布置的驾驭、协调能力和较为扎实的基本功。2-1-c-n-j-y
出示作品:清·赵之谦楷书《家太常孟子题辞四屏条》。
7.扇面。形式较多,主要有团扇形(较为规则的圆形和不太规则的变化了的类圆形)以及折扇形。扇面因形式特殊,章法布局也别具一格。但不论是哪种形式的扇面,书写时皆须随形而分行定字,施墨布白。团扇一般正中的两行最长,左右两边的两行最短。书写时从右向左,由短渐长,再由长渐短。折扇的章法变化较为丰富,多呈圆心辐射状地行气,书写时可根据扇面成弧形地排列成一横行,写上一句诗或几个字,再配上几行小款,非常别致。或写上两句诗排成每行两个字的数行。若整首以上的诗,则可用长短交替的形式排列,每行字数不等,一长一短有规律地交替。21·世纪
教育网
出示作品:宋·赵佶草书扇面。
出示作品:清·吴熙载篆书扇面《五言诗》。
8.匾额。是横挂的长方形的横幅。与横披形式相同,只是字数较少,且字形巨大而不分行,多为几个字。一般从右向左排列。常常雕刻在木板或大理石上,悬挂于庙宇、厅堂、庭园、亭阁的门额上,故称之为匾额。其章法布置较为简易,但字与字之间,须不拥挤,不空散,有呼应,有避让。要做到字字独立而又左顾右盼,宜雄浑厚重。21
cnjy
com
出示作品:清·吴昌硕篆书匾额《西泠印社》。
此匾四字,饱蘸浓墨,用笔老辣苍劲,大气磅礴,气度恢弘,力可扛鼎,于端庄厚重之中充溢着掷地有声的金石气。款字三行低落,略有右重左轻之感。【来源:21cnj
y.co
m】
〔设计意图〕重点分析条幅、横幅、斗方、楹联。教学时,先提问,后出示图片,介绍作品体裁形式,并欣赏作品。提问与欣赏作品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有的学生说得出书法作品形状,不一定说得清体裁形式。提问可以加深对体裁形式的理解。
篇章布局的原则
出示作品《行书中堂》、《画语》和《真镜庵募缘疏卷》,介绍篇章布局的原则以及书法家作品。
1.着眼全局,布局谋篇。
篇章的布置,不仅要写好每一个字,而且要把通篇之字组织成生动有趣的篇章。因而也就要求书写者把所有的字,包括正文、落款、钤印当成一个艺术总体来看待。书法上的章法布局有别于应用文字的排列,不能作千篇一律、程式化的简单抄写,而应该运用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借助书法艺术的表现手段去丰富、强化书写内容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出处:21教育名师】
具体来说,就是斟酌字数的多寡,按照内容的要求,针对各个字字形的特点,统筹设置,精心安排。如分成几行来写,字距与行距怎么处理,款怎样来落,墨色应怎样变化,名章、闲章如何来钤印,以达到通篇和谐、生动有趣的效果。【版权所有:21教育】
2.通篇贯气,首尾相接。
所谓贯气,又叫行气,是字里行间笔势的连贯。即上一笔收笔时所产生的势能正好为下一笔的起笔所利用。清·包世臣《艺舟双揖》云:“字有筋骨血肉,以气充之,精神乃出。”因此,分行布白时应注意首尾相应,上下承接,左右顾盼,前后呼应,如行云流水,一气贯之,有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之势。不注意上下的连接,字形不熟,思蒙手遏,笔机凝滞,笔小墨少,写一字蘸一下墨的累叠拼凑,则上下直如贯珠而势不相承,左右齐如飞雁而意不相顾,神气全无。21
cnjy
com
3.疏密有致,虚实相成。
篇章布局,就是分间布白。布自有疏有密,当疏则疏,应密则密。既有疏密之对比,又须疏密停匀,疏密有致,虚实相成。章法中的布白,是指每一个单字点画间的空隙,以及通篇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作“计白当黑”的艺术处理。也就是要在运笔落墨时作疏密、虚实、隐现等方面的全面考虑,使笔墨所到之处的“墨”与笔墨未到之处的“白”两者相生,彼此映衬,才能有变化,有对比,既充实饱满,又灵动透气,即所谓“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虚白的布置是整幅作品的灵魂所在,不可大意。21·cn·jy·com
4.浓淡燥润,浑然一体。
通篇之中墨色宜有变化,有对比。单一的浓或淡都使人感到平板乏味。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带燥方润,将浓遂枯。”宋代书法家姜夔在《续书谱》中说:“凡作楷欲干,然不可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讲的都是墨色要变化。俗语所说的“墨分五色”即“干、湿、浓、淡、黑”,再加“白”就成了“六彩”。运用得好,墨色的变化就特别丰富。浓淡相间,燥润相济,润中取燥,燥而不枯,润而不肿。应注意,墨色的变化不仅与墨中含水的多少有关,也与笔毫蘸墨的多寡、使用的纸质有关,同时还与运笔时的轻重徐疾和熟练程度有关。所谓“用笔轻则墨浮而淡,重则墨凝而浓,徐则墨渗而润,疾则墨燥而枯”。
墨色讲究变化,但又贵于出之自然,不可太做作。既要富于对比,又要相互照应,使之笔墨交融,纸墨相称,浑然一体。www-2-1-cnjy-com
〔设计意图〕通过对作品的分析,不但使学生感受到书法作品的艺术美,而且便于学生理解篇章布局的原则。
(二)篇章布局的规律。
提出问题:书法编章布局不但要注意以上的原则,编章布局还有自身的规律。你认为书法编章布局还有何种规律?也就是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有何规律可循?
学生讨论回答。
章法布局,就是根据所要书写的内容来分行布白,落款钤印。其主要规律为:
一是纵有列,横有行,即横竖皆成排;
出示并讲解作品《七贤祠记》、《节临〈张迁碑〉》
小结:纵有列,横有行。
这是一种横竖对应的分行方式,一般适宜于写楷书、隶书及小篆。由于纵横皆分行,排列整齐,通篇在布局上给人一种匀称协调的艺术感受。字数较多的书写内容多采用这种格局。如详细区别,又可将它分成三种形式。
①行距宽于字距。
②行距与字距相等。
③行距窄于字距。
二是纵有行,横无列,即仅有竖行而无横排。
出示并讲解作品《老子道德经卷》。
小结:纵有行,横无列。
这是一种横竖分行的方式,行距相等,而每行中字数不等。一般较多用于小楷、行草书、手卷、大篆,简犊、帛也常采用此种形式。此种形式字距多小于行距,行气相贯。每行之中篆、隶、楷则须每字重心正对,成垂直线。行草之重心则多不成垂直线,而多为波浪式的曲线,但仍上下贯注,每行之首大体平齐,而行末多不齐,稍有上下伸缩,但这种伸缩的幅度多不宜超过半个字的位置。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设计意图〕一般情况下,教师作些引导,学生能回答这个问题。提出这一问题让学生讨论,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可加深对篇章布局的规律的理解。www.21-cn-jy.com
活动3【讲授】三、欣赏名家作品
重点欣赏林散之的作品,
谈谈你对这件作品的感受!
活动4【活动】四、教师示范
教师当场示范草书书写:毛泽东《七律.长征》
活动5【练习】学生练习
分别
用正楷和行书创作书法作品《七律·长征》
要求:注意章法!书写正确、端正、清楚。
21cnjy.com
活动6【练习】学生优秀作品展示
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教师适当点评!
活动7【作业】课后作业
将课堂上没有完成的作业,课后继续完成!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