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无彩的图画与无声的音乐 课件+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课 无彩的图画与无声的音乐 课件+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12-21 20:27:07

文档简介

第五课 无彩的图画与无声的音乐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书法与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关系,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
2、了解草书的体式与发展过程,了解草书情感表现的独特审美价值。
3、掌握线条分析方法,分析线条构成的要素,了解其对应的审美特征。
4、分析线条与笔法的关系,总结笔法技巧,在实践中感受技巧对情感的表现作用。
2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对隶书及楷书的学习,大部分同学对书法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尤其部分学生基本掌握了楷书的笔画特点及字体结构。本堂课是草书的教学,因其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同学们纷纷表现出跃跃欲试的兴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线条审美分析
教学难点:线条形式与审美特征的对应关系,技巧对线条表现的作用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1.教师展示书法作品、绘画作品,播放音乐,让学生欣赏。引导学生从艺术语言和传达手段上比较书法、绘画、音乐。
2.学生分组探讨,并给出讨论结果。
3.教师总结:音乐语言是乐音的组织,绘画语言是色彩和形体的组织,书法的形式语言就是线条的组织。书法通过线条传达美。欣赏书法就能感受到线条具有音乐旋律般优美丰富的节奏以及令人遐思神往的意象。因此书法是无彩的图画和无声的音乐。
活动2【活动】书法的审美比较
1.教师展示五种书体的字例,学生分组探讨并分辨各自属于哪种书体。
2.学生回答
3.教师简单介绍五种字体的特点
篆书:包含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
隶书:因字立形,扁方取势,左撇右捺,两旁舒展,上密下疏
楷书:又叫“真书”、“正书”。由隶书演变而来,形体方正,笔划平直。规范也就是标准字体,用笔坚实,劲健有力,含蓄内敛。
草书:①章草:字与字不相连,笔画中有明显的波磔,保存了隶书的“燕尾” 等许多特点②今草:“大草小草统称今草”,以中锋为主,侧锋取势,表现出强烈的节奏感。用笔奇宕,抑扬顿挫,如同听节奏感极强的音乐。大草,笔势纵逸奔放,字形飞舞连绵,打破了以单字为单位的章法,小草点画精细严谨,字间少有连接。
行书:起于汉末,晋代最为盛行;近于楷书而不拘束,近于草书而不放纵;笔划连绵,各自独立,不象草书连写使人不易认识,它介于真草二者之间。
活动3【讲授】书法线条形式的分析
1.教师展示美术字与书法作品,引导学生从两种线条的形状,质感,长度方向,空间位置几个方面分组探讨美术字与书法字的不同。
2.学生回答
3.教师总结:①线条形状不同。美术字给人的感受是单调、机械、冷漠、僵硬与绝对规范,而书法的线条形状却具有千变万化的特征,这些变化表现为线条的大小、粗细、方圆以及其中暗藏用笔起止、藏露、提按、转折等。 ②线条质感不同。美术字的线质感毫无变化,而书法的线条质感可以在浓淡、枯润、光滑、粗糙等视觉给人以厚薄、轻重、软硬以及快慢、疾涩等方面的暗示,从而得出力量感和运动感。③线条的长度、方向、空间位置不同。美术字模式固定,而书法却极富表现力。具有圆与方、向与背、开与合、连与断、松与紧、疏与密等视觉变化。
活动4【活动】书法线条的情感内涵
1.①欣赏活动一:教师展示王羲之的《兰亭序集》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讲解两幅行书的写作背景。
《兰亭序》:东晋永和九年( 公元353年 )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居住在山阴的一些文人来到兰亭举行“修禊”之典,大家即兴写下了许多诗篇。《兰亭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写的序文手稿。序文受当时南方士族阶层信奉的老庄思想影响颇深,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王羲之的行书在当时独树一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祭侄文稿》:作于唐乾元元年,是一篇追悼亡侄季明的草稿。时值安史之乱,颜真卿兄长颜杲卿父子挺身而出,坚决抵抗叛军,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侄季明正当英年,归葬时仅存头颅。在这种背景下,颜真卿心情悲痛激愤,因此作品字势飞动,遒劲郁勃,成为千古绝调。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提示学生从两幅作品的线条体会作品的情感内涵。
②请学生谈谈对两幅作品的不同感受。
③教师总结:纵观以上两篇名作,一悲一喜,其显著的特征是作者的情感对艺术作品魅力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是特定的人、特定的事、特定的情感和气氛下,造就了特定的不可再造的作品。《兰亭序集》用笔上中侧并重,藏锋露锋结合,尤其是品里的二十个“之”字各不相同。《祭侄文稿》用笔以藏锋为主,纯用外拓法,骨力遒劲,柔中见刚,时现渴笔,郁勃苍劲,铁画银钩,有篆意。
2.欣赏活动二:最富表现力的书体——草书。比较两幅作品,说说哪幅是章草,哪幅是今草。
《急就草》:章草,保留了隶书的特点
《正草千字文》:今草中的小草,书草书中的正体。
活动5【讲授】总结与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书法是一门“以技致道”的艺术,技术本身不是美,技术的运用产生美,欣赏书法作品,要从表面的技巧认识上升到精神感悟的高度,理解书法美的哲理及情感。
课件11张PPT。书法、绘画、音乐分组探讨活动一:书法与音乐,书法与绘画的比较无彩的图画与无声的音乐传达
手段艺术
语言内容书法绘画音乐线条是书法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色彩,形体为组织语言。线条为形体服务,依附于客观物象,人们称之为轮廓线,结构线,明暗交界线。乐音为组织语言是一种空间艺术,诉诸视觉。抽象的线条表现美。中国特有的艺术。是空间艺术,诉诸视觉。用色彩、用具象来表现美,虽然有抽象的表现手法,但给人视觉上的感观为具象。诉诸听觉的时间艺术。用节奏、旋律、和声、强弱、速度、音色等手段,通过一段时间在听觉上感染听众。书法的审美比较分组探讨活动二:回顾5种书体,观察下列字例,尝试分辨它们各属于哪种书体。篆隶楷草行无 智 苦
所 亦 集
得 无 减
故 得 道
菩 以 无书法线条形式的分析分组探讨活动三:书法与美术字在线条形状、质感、长 度,方向,空间位置的不同之处。书法线条形式的分析线条书法美术字形状质感长度,方向,空间位置大小、粗细、方圆,用笔起止、藏露、提按、转折力量感,运动感单调、机械、冷漠、僵硬与绝对规范毫无变化极富表现力模式固定书法线条的情感内涵欣赏活动一:比较王羲之行书《兰亭序》和颜真卿的《祭姪文稿》,体会书法的情感内涵。书法线条的情感内涵书法线条的情感内涵欣赏活动二:最富表现力的书体——草书皇象——急就草智永——正草千字文视频无彩的图画与无声的音乐总结与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书法是一门“以技致道”的艺术,技术本身不是美,技术的运用产生美,欣赏书法作品,要从表面的技巧认识上升到精神感悟的高度,理解书法美的哲理及情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