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崔杼弑其君》达标训练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棠公死,偃御武子以吊焉
吊:吊唁
B.骤如崔氏,以崔子之冠赐人
骤:突然
C.陪臣干
有淫者,不知二命
干:捍卫
D.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
嗣:接着
解析:选B。骤:屡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甲戌,飨诸北郭
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
B.非其私昵,谁敢任之
又以其间伐晋也
C.请自刃于庙,弗许
盟国人于大宫
D.公问崔子,遂从姜氏
侍人贾举止众从者而入
解析:选C。两个“于”均为介词,译为“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A.兼词,“之于”合音/各(路)。B.代词,他的/代词,他。D.动词,就,靠近/动词,跟随,随从。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棠公死,偃御武子以吊焉
B.君民者,岂以陵民
C.其人曰:“死乎?”
D.为社稷亡,则亡之
解析:选B。“君”为名词作动词,做……的君主。其他三项均为动词的为动用法。
4.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欲弑公以说于晋
A.请自刃于庙,弗许
B.君死,安归
C.社稷是主
D.叔孙还纳其女于灵公,嬖,生景公
解析:选A。A项与例句均为状语后置句。B、C两项为宾语前置句;D项为被动句。
二、阅读理解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崔杼与庆封谋杀齐庄公。庄公死,更立景公,崔杼相之。
庆封又欲杀崔杼而代之相,于是诼崔杼之子,令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争后。崔杼之子相与私哄。崔杼往见庆封而告之。庆封谓崔杼曰:“且留,吾将兴甲以杀之。”因令卢满嫳兴甲以诛之。尽杀崔杼之妻子及支属,烧其室屋,报崔杼曰:“吾已诛之矣。”崔杼归,无归,因而自绞也。
庆封相景公,景公苦之。庆封出猎,景公与陈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宇、公孙灶、公孙虿诛封。庆封以其属斗,不胜,走如鲁。齐人以为让,又去鲁而如吴,王予之朱方。荆灵王闻之,率诸侯以攻吴,围朱方,拔之。得庆封,负之斧质,以徇于诸侯军,因令其呼之曰:“毋或如齐庆封,弑其君而弱其孤,以亡其大夫。”乃杀之。
黄帝之贵而死,尧舜之贤而死
( http: / / www.21cnjy.com ),孟贲之勇而死,人固皆死。若庆封者,可谓重死矣。身为戮,支属不可以见,行忮之故也。凡乱人之动也,其始相助,后必相恶。为义者则不然,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后世以为法程。
(选自《吕氏春秋 慎行》)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崔杼相之
相:辅佐
B.于是诼崔杼之子
诼:挑拨
C.景公与陈无宇……诛封
诛:杀掉
D.始而相与,久而相信
与:结交
解析:选C。C项,诛:讨伐。
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庄公死,更立景公
万象更新
B.得庆封,负之斧质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C.后世以为法程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其始相助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解析:选A。A项,两个“更”字都是“改
( http: / / www.21cnjy.com ),换”的意思;B项,第一个“之”指“庆封”,代词,第二个“之”是结构助词,不译;C项,第一个“以”是介词,译为“把”,第二个“以”是连词,译为“而且”,表并列;D项,第一个“相”译为“互相”,表双向,第二个“相”表单向,可以不译。
7.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达“不义之人没有好结果”的一项是( )
①吾已诛之矣
②无归,因而自绞也
③荆灵王闻之,率诸侯以攻吴
④若庆封者,可谓重死矣
⑤身为戮,支属不可以见,行忮之故也
⑥其始相助,后必相恶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⑤
解析:选B。①项是庆封说的话,他杀死的是无辜之人,③项虽然和庆封有关,但也没有体现“没有好结果”。其余各项都符合题干要求。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庆封以其属斗,不胜,走如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身为戮,支属不可以见,行忮之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庆封率领他的部下进行抵抗,不能取胜,逃到了鲁国。
(2)自身被杀戮,家族不能保全,这都是由于他作恶的缘故啊。
参考译文:
崔杼和庆封合谋杀了齐庄公。庄公死后,(两人)又改立景公,崔杼辅佐他。
庆封又想杀掉崔杼而取代他做相国,于是挑拨崔杼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儿子们,让他们争夺继承权。崔杼的儿子们私下相互争斗。崔杼前去见庆封,并告诉他这件事。庆封对崔杼说:“你暂且等一下,我将派兵去杀掉他们。”于是派卢满嫳调动军队去讨伐他们,把崔杼的妻子儿女及宗族全都杀了,烧了他们的房子,回来报告崔杼说:“我已经杀掉他们了。”崔杼回去,无家可归,于是上吊自杀了。
庆封当了景公的相国,景公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非常痛苦。一次,庆封出去打猎,景公联合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虿去讨伐庆封。庆封率领他的部下进行抵抗,不能取胜,逃到了鲁国。齐国人用这件事作理由责备鲁国,庆封又离开鲁国到了吴国,吴王送给他朱方作为封地。楚灵王听说了这件事,率领诸侯攻打吴国,包围朱方,攻克了那里。楚王俘虏了庆封,让他背着斧质这样的刑具在诸侯军中示众,又命令他喊叫道:“不要像齐国的庆封那样,杀害他的国君,欺凌君王的遗孤,来(逼迫)齐国的大夫自杀。”于是杀掉了他。
黄帝这样尊贵,但还是死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尧、舜这样贤明,但还是死了;孟贲这样勇敢,也还是死了,人本来都是要死的。像庆封这样的人,可以说是该死两次了。自身被杀戮,家族不能保全,这都是由于他作恶的缘故啊。大凡作乱的人的行为,开始时互相帮助,到后来必然互相憎恶。按照大义行事的人就不是这样,(他们)开始时互相合作,时间长了就彼此相信,最后相互亲近,后世把他们作为效法的榜样。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 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g):悲伤。
9.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在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句诗中,体现凤凰品性的意象有“饮醴泉”“栖山冈”“高鸣”“彻九州”“望八荒”,所用的意象是高洁、远大、明亮的。有人用“性烈而才隽”“高情远志,率然玄远”来形容诗中的“凤凰”形象。
答案:高洁(或“超然脱俗”“清高”)、志向远大(或“心忧天下”)。
10.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首题为“咏怀”的诗歌,从表面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是写的凤凰,实则是诗人自己的思想情感,抒发的是诗人自己的情怀。借写凤凰写自己,这是托物言志的手法,或者叫象征手法。诗人所抒发的情感可以从诗歌的重要语句中得到暗示:“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答案: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兴”“象征”)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
三、语言表达
11.下面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大师丁聪先生的一幅漫画作品,请用简洁的文字介绍漫画的画面内容,并对漫画中反映的社会现象做出精当点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先将画面切分成台上和台下,再将台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出老者和孩子,这样介绍漫画内容就方便多了。点评时,要针对孩子的表现与传统文化艺术之间的矛盾展开。
答案:(画面)台上一位戏剧演员正在咿咿呀呀地演唱;台下的老者听得津津有味,而孩子却在打瞌睡。
(点评)青年一代应该培养对祖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自觉担负起传承的责任。(或“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需要不断革新内容和形式,才能吸引年青一代的观众,才能永葆艺术青春”。)
12.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并填入文中横线处。(只填序号)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有意境,______________,是由客观景物的客观诱发而在人们头脑中产生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①意境既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内涵、传统风格和特色的核心
②“意境”是一个由“意”和“境”相结合的美学范畴
③其中“意”指人的思想感情,“境”指客观现实环境
④意境就是人在审美过程中主客观的高度统一
⑤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境界
⑥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
解析:所给六句话层次非常清晰,①句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既是”与⑤句中的“也是”组合在一起;第②句话中的“美学范畴”正好与第⑥句中的“核心范畴”相对应;第③句话将“意”和“境”分开说,第④句则整合在一起。
答案:①⑤②⑥③④
13.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两句话,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并且使语段语意完整。
大自然的山水日月,花木鸟兽都给人无穷的启
( http: / / www.21cnjy.com )迪。那一片沉思、寂静的空山,让归隐者顿悟宇宙的深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语句的仿写。要抓住关键点“大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的山水日月”,画线句写“山”,仿写语句就要写“水”“日”“月”,要注意景物给人的启迪,注意意象、内涵和句式。
答案:(示例)那一涓灵动、欢快的细流,让思想者探究生命的奥秘 那一弯沉默、空缺的弦月,让孤独者窥视人生的真谛
14.阅读下面这个故事,根据故事内容,在横线处为蝴蝶补写一句话,使故事意义完整。
纸鸢(一种风筝)高高地飞在天空之中,它向下瞧瞧,看见了一只蝴蝶。
“你相信吗?”它叫唤道,“我的眼睛险些找不着你了!你看到我在天空里飞行,而且飞在你的上面,嫉妒的痛苦一定把你折磨得要命!”
蝴蝶说:“什么?嫉妒,怎么会呢?亲爱的朋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克雷洛夫寓言 纸鸢》,有改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合上文的文意,能构成完整的故事,并能揭示一定寓意即可。
答案:(示例)我虽然没你飞得那么高,可是我想飞到哪儿就飞到哪儿,不像你总被别人用线牵着,一点儿自由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