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砚边漫步 课件+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课 砚边漫步 课件+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12-21 20:31:12

文档简介

第一课 砚边漫步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
通过《书法》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了解书法艺术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对中国文化,中国艺术的特点有更为深刻的了解,感受更丰富,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2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高一年级《美术鉴赏》的学习对书法有一定认识,但是没有系统的学习。整体来说学生对书法缺乏兴趣,认为书法不是太重要,现在几乎都是用电脑打字,书法学习可有可无。针对学生现有的学况更应该学好《书法》这门课,使学生真正认识书法学习的重要性。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书法发展史。
教学难点:感受、理解书法的审美价值。
4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课件演示.《书法》教材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并让学生 意识到书法就在自己的身边,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讲述:当我们选择学习书法时,你是否意识到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和书法有着水乳交融,息息相关的关系。在这世界上,没有一种艺术形式像我们的书法一样,和文字(汉字)结合得这样紧密。汉字是书法的载体,书法的艺术性在汉字的源流中孕育,产生,丰富,发展。
从学习识字,写字开始,我们不知不觉就与书法分不开了,这是“别无选择”的选择。
并指出: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有关书法的基础知识。
2.教师用课件版书课题: 第一课 砚边漫步
二.推进新课 合作探究、感悟新知
高中书法教材第一课《砚边漫步》讲的是书法艺术的基础知识,安排 2 节课的学习时间,主要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一).教师向学生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1. 书法的学习意义及审美特征?
2. 汉字与书法的关系及书法发展简史?
(二).让学生带着上述问题阅读教材文字内容、欣赏教材所刊书法图片,感悟新知。
(三).教师重点讲授(点播幻灯片)
书法的审美价值 :【教学难点】
点播幻灯片;书法学习的意义
1.现实意义。
2.职场需要:(学生高考的需要)
个性判断,适合什么样的职位。 能力判断,能否胜任工作。
笔迹心理学:
字如其人,一笔一划透露自己真实的潜意识。自己真实的一面,就在您的字里行间之中。
书法审美价值:
作为艺术的书法,不仅只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而且要追求视觉上的效果,要有形式美感的规律。
1、 外在的直观形式美(包括笔法、结体、章法和墨法)
2、 内在的深层意蕴美(包括哲理、情感)
书法以其独特的线条运动表现书法家的感情起伏和心灵状态,在线条中蕴涵着书法家的迭涌交织的情感波浪,优秀的书法作品是书法家心灵世界激情澎湃的写作。
幻灯片:汉字与书法发展简史 【教学重点】
汉字约产生于我国原始社会期,至今已有五千年历史。汉字形体的变化引起书法中书体的变化,但并不等于汉字之始就是书法之始。书法艺术的形成是从秦代小篆开始的。
书法的定义:书法是特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一门以线造型的视觉艺术。
幻灯片:主要文字书体的形式特征
1.陶器文字;据学者认为是最早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它们稚拙、简朴、天真、自然,已是一种对事物抽象的形态。
2.甲骨文:是指商、周时代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因为用刀契刻的,他的基本风格特征是瘦劲、挺拔、转折处多为方折的笔画,而弧线不那么流畅,显得古拙 。
3.金文:是指商、周时钟、鼎等青铜器上的镌铸文字,亦称钟鼎文、大篆。金文的风格从殷商到西周也经历了不少变化。早起中有一部分象形文字,到了西周晚期,金文的笔画更加均匀,结体更为匀称,用笔圆浑流畅。
4.简帛文:是战国时期文字形态之一,是指用毛笔写在竹片、木条或丝织品上的文字。简帛文是金文向小篆过度的一种形态,拙中见巧,古中有新。具有一种超时空的审美意蕴,很受现代书法家的亲睐。
5.小篆:是指秦朝对大篆经过省改产生的文字。小篆的线条圆匀,结体定型,字形程纵式,以其完美的确定性和明朗性使汉字能够向着纯表现性的视觉形态发展,艺术的意味越来越深厚。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金文经过省改产生了小篆,进入了‘书同文’的时代。以线造型,以黑白造型的审美意识已充分得到肯定。在线中求质感、量感、空间、节奏、力量和情感;从黑白中求色彩、层次、旋律、梦幻和生命。
以线造型,以黑白造型,追求气韵生动,发挥出了空间创造的无限可能。
小篆以后,书法样式、书法理论日趋丰富,同时也深刻的影响到中国画的发展。
小篆以后,形成的书体有5种:篆,隶,楷,草,行。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书法的审美价值、感受书体演变的特点,教师安排如下两组作业,让学生进行练习:
思考与交流
活动一:欣赏教材第 2 页中毛泽东的书法作品《清平乐· 六盘山》 ,尝试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了解其他同学的感受。
活动二:观察教材第 4 页中所列举的 5 个“平”字,尝试分辨它们各属于哪种书体。
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结合课件,让学生着重了解书法发展史,感受、理解书法的审美价值,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不仅是获得视觉的快感,而且陶冶情操,能充实自己的情感世界。 教师安排下节课学具准备。
附:版书设计
第一课 砚边漫步
书法学习的意义:【 课件展示 】
书法审美价值:外在的直观形式美, 内在的深层意蕴美
汉字书法发展史 :陶器文字—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小篆。
小篆以后,形成的书体有5种:篆,隶,楷, 草,行。
课件11张PPT。高中美术书法第一课砚边漫步书法审美价值 书法发展简史 书法的工具材料 书写的姿势高中美术《书法》书法学习的意义当我们选择学习书法时,你是否意识到,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和书法有着水乳交融、息息相关的关系。在这世界上,没有一种艺术形式像我们的书法一样,和文字(汉字)结合得这样紧密。汉字是书法的载体,书法的艺术性在汉字的源流中孕育、产生、丰富、发展。从学习识字、写字开始,我们不知不觉就与书法分不开了,这是“别无选择”的选择。 现实的意义
一、 自上世纪未1999年开始韩国“江陵端午祭”向世界遗产组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多省市联手也积极向世遗组织提出申报,经过长达五年的考察,巴黎时间2005年11月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留给中国人的是一连串的反思。继韩国端午“申遗”成功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相继向联合国提出 “书法”、“中医(改为‘韩医’)”申遗。就书法的国际地位而言,中国书法现在的国际地位值得关注,中国书法在众多的书法国中被“边缘化”。韩国、日本、新加坡已经质疑当代中国书法的水准和价值。新加坡在1988年就成立了国际书法家协会,中国只是会员国而不是原创国。而韩国人认为,中国书法在十年之后因其对传统的整体疏离而逊于韩国。日本人到现在都认为在面对西方时只有日本的现代书法得到西方认同,比如手岛右卿的《崩坏》,认为中国手札书法在重视视觉冲击力的当代已经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可是,既然是遗产,终归是历史形成的,历史上属于谁,应该是很清楚和明确的;至于现在谁传承得好,以及保存和保护得如何,恐怕更为重要的——历史上的所有并不都能成为现实归属的有效证据的。1、个性判断,适合什么样职位。2、能力判断,能否胜任工作。二、职场的需要 作为艺术的书法,不仅只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而且追求视觉上的效果,要有形式美感的规律。书法的审美价值 外在的直观形式美(笔法、结体、章法)
内在的深层意蕴美(哲理、情感) 书法以其独特的线条运动,表现书法家的感情起伏和心灵状态,在线条中蕴涵着书法家迭涌交织的情感的波浪。优秀的书法作品是书法家心灵世界激情澎湃的写作。 思考与交流
欣赏《清平乐 六盘山》,以打钩的方式,选择下列词语,尝试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了解其他同学的感受。
天真浪漫( )情感激越( )清雅幽远( )柔媚有致( )雄健奔放( )意象高远( )中国文字的演变与书法的发展汉字约产生于我国原始社会末期,至今已有五千年历史。汉字形体的变化引起书法中书体的变化,但并不等于汉字之始就是书法之始。作为艺术的书法,不仅只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而且要追求视觉上的效果,要有形式美感的规律。一般认为商代金文笔画有了显著的粗细变化,是书法艺术的萌芽,但从笔画、结体、章法等规律的完整性来看,书法艺术的形成是从秦代小篆开始的。汉字的发展轨迹陶器文字→甲骨文据学者认为是最早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它们稚拙、简朴、天真、自然,已是一种对事物抽象的形态。→金文→简帛文→小篆金文是指商周时在青铜器上镌铸的文字,亦称钟鼎文、大篆。早期中有一部分象形文字,因而结体不定型,笔画多少不一。到了西周晚期,金文的笔画更加均匀,结体更为平正匀称,用笔圆浑流畅。甲骨文是商、周时代的文字,因其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得名。因为用刀契刻的,它的基本风格特征是瘦劲、挺拔,转折处多为方折的笔画,且弧线不那么流畅,显得古拙。简帛文,战国时期文字形态之一,是指用毛笔写在竹片、木条或丝织品上的文字。简帛文是金文向小篆过渡时的一种形态,拙中见巧,古中有新。具有一种超时空的审美意蕴,很受现代书法家青睐。戴雪源小篆的线条圆匀,结体定型,字形呈纵式,以其完美的确定性和明朗性使汉字能够向着纯表现性的视觉形态发展,艺术的意味越来越深厚。书法的发展轨迹 甲骨文、金文中最初的图画性质比较强,描述牛、羊、马,就照它们的样子画下来。随着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图画初步得到概括和简化。比如描述牛、羊,牛角向上羊角向下。描述马则突出马头,甚至马的鬃毛飞动的样子,在甲骨文中都得到了突出的描写。在金文中文字的符号化程度已经很高。
了解这段历史,我们知道汉字中的形式美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周代的金文已具有用笔、结体
章法三个要素,可以说已是书法艺术的萌芽。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秦汉时期的金文经过省改产生了小篆,进入了“书同文”的时代。小篆以后,形成的书体有5种:篆、隶、楷、草、行。书法的工具材料 伴随着书法艺术的发展,我们同时创造了独特的书写工具材料:笔、纸、墨、砚,俗称文房四宝。端砚歙砚澄泥砚洮河砚毛笔的执笔与书写姿势硬笔执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