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6版九年级物理:15.1《两种电荷》ppt习题课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6版九年级物理:15.1《两种电荷》ppt习题课件(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12-22 07:2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第1节 两种电荷 1.摩擦过的物体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该物体带了电荷。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__现象。
2.自然界只有________电荷。一种是正电荷,另一种是_____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
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_____,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________带电的性质。电荷的多少叫做_________,它的单位是______,符号是______。
4.容易导电的物体叫__________,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___________。能吸引轻小物体摩擦起电两种负排斥吸引相等不显电荷量库仑C导体绝缘体知识点一 两种电荷
1.将与羊毛衫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如图所示的惊奇现象。这是由于气球摩擦后________,会________不带电的头发。
2.(2014,陕西)早在公元前600年,人们发现了摩擦起电现象,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1733年,科学家经过实验区分出两种电荷,并总结出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电吸引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实验室里常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可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会因排斥而张开,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不带电
B.金属箔和金属球都带正电
C.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带负电
D.金属箔和金属球都带负电B4.(2014,盐城)将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出现如图所示情形。若改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带正电
B.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不带电
C.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带正电
D.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不带电
5.氧的原子核带有8个单位正电荷,它的原子核外有_____个电子,这些电子总共有___________________库仑的电荷。81.28×10-18BA6.如图所示的关于氢原子的模型示意图,正确的是( )7.用绸子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这是由于( )
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B.绸子上的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
C.绸子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
D.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绸子上DC知识点二 导体和绝缘体
8.(2014,北京)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陶瓷碗    B.橡胶手套
C.钢尺 D.塑料笔杆
9.小青把以下物品分成两类:①铅笔芯、铜线、盐水;②塑料尺、橡皮擦、油。他分成两类后的物品分别属于( )
A.固体和液体    B.导体和绝缘体
C.金属和非金属 D.晶体和非晶体B1.(4分)用塑料梳子梳干燥头发时,头发常会随梳子“飘”起来,越梳越蓬松,这是_________现象。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简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摩擦起电2.(2分)如图甲所示,透明塑料瓶内装有藿香正气丸,摇动若干次后药丸呈现出图乙所示状况,小药丸间的间隙增大,有的呈悬浮状,这是由于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梳子蘸水(将头发弄湿或用木梳子)摩擦使正气丸带上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3.(4分)(易错题)丝绸与玻璃棒相互摩擦后,玻璃棒带 _____(选填“正”或“负”)电,将丝绸靠近带负电的轻质小球时会相互_______(选填“排斥”或“吸引”)。
4.(8分)如图所示,老师将废弃灯泡的玻璃外壳小心地打碎,留下灯头和固定两根引线的玻璃芯,将与之相连的灯丝去掉,利用灯头把玻璃芯与一盏“220 V 40 W”的灯泡串联接入家庭电路中,此时灯泡_____(选填“能”或“不能”)发光。然后用酒精灯加热玻璃芯,当玻璃芯发黄变红时,灯泡 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发光。这时移走酒精灯,灯泡 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发光。这个实验说明常温下的玻璃是_____________,高温下的玻璃变成了_________。正排斥不能能不能绝缘体导体5.(5分)(易错题)用绝缘丝线吊起三个小球,其中任何两个靠近时,都相互吸引,则它们的带电情况是( )
A.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B.两个带异种电,一个不带电
C.一个带电,两个不带电
D.两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B6.(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通过摩擦的方法可产生电荷
C.分子是微观世界中的最小微粒
D.组成物质的分子都是完全固定不动的
7.(5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轻小纸屑后,纸屑又很快飞开,这是因为( )
A.纸屑不带电,所以不能被橡胶棒吸引而飞开
B.纸屑质量太小,不能带电
C.纸屑带的是正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飞开
D.纸屑带的是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飞开AD8.(5分)运送燃油的油罐车的尾部有一根铁链一直拖到地上,这是为了( )
A.使车辆更加美观
B.增大车受到的摩擦力
C.用于固定油箱
D.铁链是导体,将摩擦产生的电荷导走,避免燃油起火D9.(12分)小丽同学要探究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什么因素有关。她将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放在A处,然后将挂在细线上带电的小球B先后挂在P1、P2、P3处,小球受力发生偏移情况如图所示。(1)小球B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小球B带的是负电,仍按上述位置摆放,请在图中画出B偏移的大致情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同种电荷间排斥力的大小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