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6版九年级物理:18.4《焦耳定律》ppt习题课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6版九年级物理:18.4《焦耳定律》ppt习题课件(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12-22 10:0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第4节 焦耳定律1.电流通过导体时____能转化为___能的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
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____比,跟导体的电阻成____比,跟通电时间成_____比,这个规律叫做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
3.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_____效应工作的。电内正正正焦耳定律Q=I2Rt热知识点一 电流的热效应
1.(2014,吉林)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用电器是( )
A.电风扇 B.电脑
C.电冰箱 D.电水壶
2.将规格都是“220 V 100 W”的一台电风扇、一台电视机和一把电烙铁分别接入家庭电路中,通电时间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用电器产生的热量一样多
B.电风扇产生的热量最多
C.电视机产生的热量最多
D.电烙铁产生的热量最多DD知识点二 焦耳定律
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电阻大小的关系”。图中两个烧瓶内盛有质量和初始温度相同的煤油,温度计显示煤油的温度,两瓶煤油中都浸泡着一段金属丝,铜丝的电阻比镍铬合金丝的电阻小。(1)甲、乙两个装置是 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的,这样连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所示的电路是为了探究电流热效应与 _________(选填“电阻”或“电流”)的关系。
(2)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甲瓶中温度计的示数 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瓶中温度计的示数。
(3)由上述实验可知,在电流和通电时间都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________。串联保证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等电阻小于越多R甲4.(2014,成都)将阻值为R甲=40 Ω和R乙=10 Ω的两个电阻串联后接在电源上,相同时间内,两电阻中产生热量较多的是_______。若将两电阻并联后接在4 V的电源上,1 min内两电阻产生的总热量为_______J。120D知识点三 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6.下列各种方法和措施中,不是为了防止电热危害的是( )
A.电脑机箱中安有电风扇
B.炎热夏天,连续长时间工作的电视机要停用一会儿
C.天气潮湿时,长期不用的电器隔一段时间要通一次电
D.电视机的后盖上有许多散热孔
7.一个大功率用电器,用铝电线连接到电源上,工作时发现铝导线太热,若要使这铝导线不要太热,下列办法最切实可行的是( )
A.减小电路中的电流
B.将原来的铝导线加长些
C.将原来的铝导线换成粗细、长度相同的铁导线
D.换用更粗的铝导线CD1.(5分)(2014,南京)电热毯内的电阻丝断了,如果将电阻丝的两个断头接上后继续使用,电热毯的接头处很容易被烧焦。这样做很不安全。接头处的电阻常称为“接触电阻”,下列关于“接触电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接触电阻较大,它与电阻丝的其他部分串联
B.接触电阻较大,它与电阻丝的其他部分并联
C.接触电阻较小,它与电阻丝的其他部分串联
D.接触电阻较小,它与电阻丝的其他部分并联A2.(5分)某校师生开展科学探究,自制了一台电烘箱,电烘箱的电阻丝通过的电流是5 A的时候,每分钟产生6.6×104 J的热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每秒消耗的电能是1.1×103 J
B.电阻丝工作时的电阻是44 Ω
C.电阻丝消耗的电功率是1.1×103 kW
D.加在电阻丝两端电压是220 V
3.(5分)将阻值为40 Ω的电阻丝接在电源两端,通电10 min,电流产生的热量是1.5×103 J,若将阻值为10 Ω的电阻丝接入同一电源的两端,通电20 min,电流产生的热量是( )
A.1.2×104 J B.3.75×102 J
C.7.5×102 J D.6.0×103 JCA3∶44.(4分)已知R1∶R2=3∶4,当R1、R2串联在电路中时,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_____;当电阻R1、R2并联在电路中时,在相同的时间内,电流通过R1、R2所产生的热量之比Q1∶Q2=_________。4∶35.(6分)小芳家夏天常用的“电热驱蚊器”是利用电流的____效应工作的,发热元件是一个阻值为1 000 Ω的电阻,接在照明电路中通电100 s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_J。她家电能表铭牌上标有“220 V 10(20) A 50 Hz 2 000 r/(kW·h)”,她用1 kW的电磁炉(其他用电器都断开)6 min烧开一壶水的过程中,电能表的转盘转________圈。
6.(4分)某电热壶铭牌上标有“220 V 1 000 W”字样,当其正常工作时,把质量为2 kg、温度为30 ℃的水加热到80 ℃,用时10 min[c水=4.2×103 J/(kg·℃)]。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J,电热壶烧水的效率是_________。热4 840 2004.2×10570%7.(6分)(2014,长沙)在做“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小于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的容器中密闭了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变化反映了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1)若通电时间相同,发现B玻璃管内液面上升高度较高,这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_______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2)小刚采用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通电相同时间,发现A玻璃管液面上升位置较高,这表明: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________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3)该实验中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法和转换法。电阻电流控制变量8.(15分)(2014,长春)如图是小明设计的某调温电热器工作原理的甲、乙两个方案,其中电阻R1、R2、R3、R4均为发热电阻。(1)甲方案中,开关S、S1均闭合,电热器处于高温挡;乙方案中,开关S、S1均闭合,电热器处于_________挡。
(2)甲、乙两种方案中高温挡的功率相同,低温挡的功率也相同,则电阻R1 _____(选填“>”“<”或“=”)R3。
(3)甲方案中,高温挡功率是低温挡功率的10倍,若把R2换成R′2,结果低温挡功率变为原来的一半,则R′2=_________R1。高温<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