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17 语基+论述类+诗歌+名句
(时间:45分钟 赋分:35分)
一、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践行“三严三实”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教育方式,让大学生们在春风化雨中自觉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钱钟书先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奇才,被誉为“学术泰斗”,他知识渊博,学养丰富,治学严谨,其文章达到了不赞一词的地步。
③他信手拈来一根根普通的金属丝,随意弯曲,不一会儿,一件件精致小巧的自行车、威武霸气的变形金刚就呈现在我们眼前。
④汉代抗击匈奴的名将里最冤的恐怕非陈汤莫属——一阵斩匈奴单于,平定阳域十地,陈汤的功业自不必说,可他却偏偏落了个功高不赏的凄凉结局。
⑤在教师节前,国务院给全国中小学教师发了一个大大的红包,其中包括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与之配套的方案呼之欲出。
⑥在国内某航空企业与“去哪儿网”的纠纷中,双方互相指责对方违规违法。对此,有关部门不能仅听一家之言,而应详细调查,公正处理。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解析:选A。③“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丰富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后面不能带宾语。④“功高不赏”,形容功劳极大,无法加以赏赐。⑥“一家之言”,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术论述,也泛指一个学派或个人的理论、说法。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个民族能否崛起,取决于这个民族的素质的高低,说到底,就是取决于这个国家的青年,能否塑造自己,剖析自己,认识自己。
B.近日,我市针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的专项检查;截至目前,已有多名干部被问责。
C.我国天文学科规划的基本思路是在天文卫星的发射数量、主导和实质性参与国际空间天文卫星计划以及形成完整的空间天文研究体系均有大幅度提升。
D.根据路遥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传递出的向上、向善的价值思考,再次激活了当代人长久以来潜藏内心的那种改变命运和追求理想。
解析:选B。A项语序不当,应为“认识自己,剖析自己,塑造自己”;C项搭配不当,“计划”和“体系”与“大幅度提升”搭配不当;D项成分残缺,缺少“激活”的宾语中心语,句后加“正能量”。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不错,有市场就会有竞争,__①__竞争不可能是温良恭俭让的,__②__这并不说明人与人之间就不需要关心、帮助,不需要“对同志像春天般温暖”了,为什么这样说?__③__我们的市场经济、制度决定了我们的竞争是建立在公平基础上的竞争,其宗旨是互相提高,最终达到共同致富。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看到,那种助人为乐、时时刻刻关心他人的精神,__④__一定历史时期人们所应有的品质,它__⑤__人类文明所应有的起码的道德规范。反过来说,__⑥__一个人只想收获,而不想付出,恐怕也难生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而
但
因为
并不只是
也是
如果
B
但
而
因为
并不只是
也是
即使
C
但
而
为了
也是
并不只是
因而
D
而
但
为了
也是
并不只是
因而
解析:选A。“而”表示解释说明,也表示转折;“但”表示转折,但比“而”语气强烈。所以排除B、C。“为什么这样说”之后需要解释说明这件事情而不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所以排除D。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
清宫书画的鉴藏
中国宫廷书画收藏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魏晋开始,个人书画创作开始风行,宫廷对书画作品的收藏随之发展。南朝政权更迭迅速,宫廷藏品几乎成为末代帝王的随葬品。隋唐时期国家一统,加上帝王的喜好,天下书画名品源源进入皇家“秘府”,然而“安史之乱”则使自太宗朝积累起来的唐内府书画藏品“耗散颇多”。宋代内府书画收藏在徽宗时达到鼎盛,《宣和画谱》《宣和书谱》是其辉煌的见证,然“靖康之变”,宣和内府中的书画收藏全部散失。元代宫廷收藏在文宗朝也曾相当可观,后来则每况愈下。明代宣宗、宪宗、孝宗三朝的书画收藏之盛甚至不亚于宋代宣和与绍兴两朝,但松懈的管理使藏品不断流失,后期更将书画作为发给官吏的薪金,即所谓的“折俸”。
书画收藏历来有官、私收藏(即皇家内府与民间私人收藏)两个方面,又总是时聚时散,官私递藏。清代皇室书画收藏不仅远胜于私家收藏,而且为前朝各代所不及。明末清初之际,流散在各地的书画已有一部分为清室所收集,后来梁清标、高士奇、安岐等许多著名私人鉴藏家的藏品亦陆续归入内府。臣民对帝王的进贡也是清宫书画收藏的组成部分。逢年过节、万寿大典或外出南巡,臣民往往多有贡献,其中又以进书画、文玩较为讨喜。清自入关后经四代积累,宫廷书画收藏在乾隆朝蔚为大观。
在清宫书画收藏中,“三希堂”与“四美具”有着标志性的意义。王羲之的名迹《快雪时晴帖》原放在乾清宫,此为皇帝之正式寝宫。王献之的《中秋帖》则置于御书房。乾隆皇帝在乾隆十一年(1746)得到王珣的《伯远帖》后,遂在自己办理日常政务的养心殿居所中辟专室存放这三件晋人名迹,并名之为“三希堂”。他为此写有《三希堂记》,认为这三件书迹不仅是中国书法的“稀世之珍”,而且是历经宋、金、元诸代皇室收藏的“内府秘籍”,三帖的重聚因此就有了非凡的意义。所谓“四美”,即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和传为宋李公麟的《潇湘卧游图》《蜀川胜概图》《九歌图》。乾隆年间,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艺术品搜集行动中,这四件名品相继进入清宫,至乾隆十一年夏,“四美”重新团聚。乾隆皇帝后特在建福宫花园静怡轩辟出专室存放“四美”,并命名曰“四美具”,御题《“四美具”赞》,一再强调“剑合珠还”之意。此时,存世的唐、宋、元、明名画几乎收罗殆尽。这是继宋徽宗宣和内府后最全的一次汇集。
据《秘殿珠林》《石渠宝笈》记载,乾清宫、重华宫、养心殿、御书房为古书画收藏最集中的殿阁。清内府所藏的书画作品曾经专人鉴定,尤其是乾隆朝,更进行了全面整理与分类编目,数次组织书画名家和鉴赏家对藏品进行鉴定和品评,区别上等、次等,并分详简著录。其成果体现在奉敕编纂的《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正编、续编、三编。全书的编纂过程前后长达74年之久,共收录上起魏晋、下至清代中期近两千年书画作品一万多件。
(节选自郑欣淼《清宫书画鉴藏、佚存与研究述评》,有删改)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宫廷书画的收藏是从汉代开始的。魏晋时期,宫廷书画的收藏随着个人书画创作的风行而发展。
B.政权迅速更迭使南朝宫廷书画藏品几乎成为末代帝王的随葬品,“安史之乱”使唐代宫廷书画藏品散失了很多,“靖康之变”使宋宣和内府的书画藏品大量散失。
C.宫廷书画的收藏,宋代在徽宗时最盛,元代在文宗朝颇为可观,明代则是宣宗、宪宗、孝宗三朝兴盛,而清代在乾隆朝蔚为大观。
D.清代宫廷书画的藏品,有清室收集流散在各地的,有著名私人鉴藏家的归入,也有臣民的进贡。
解析:选B。原文第一段“然‘靖康之变’,宣和内府中的书画收藏全部散失”,是“全部散失”,而不是“大量散失”。A项在第一段,C项在第一段和第二段,D项在第二段。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书画收藏有官藏和私藏两个方面,官藏在很多朝代曾出现过兴盛时期,而最为壮观的则是清朝。
B.很多朝代宫廷书画收藏的鼎盛时期一般都有标志性藏品,如宋代的《宣和画谱》和《宣和书谱》,清代的“三希”和“四美”。
C.乾隆认为《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的重聚意义重大,因为这三帖既是中国书法的“稀世之珍”,也都曾是宋、金、元诸代皇室收藏的珍品。
D.乾隆年间,皇室开展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艺术品搜集行动,“四美”正是在这次行动中陆续归入内府,重新团聚,被存放在建福宫花园静怡轩。
解析:选B。B项理解错误,《宣和画谱》和《宣和书谱》不是藏品,是记录藏品的书。A项根据第二段内容。C、D两项都是根据第三段内容。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明时期宫廷书画收藏都曾经相当可观,但对存世的藏品进行收集的完整度不如宋徽宗宣和内府,而清宫对存世的名品收集得比较完全。
B.书画收藏总是时聚时散,官私收藏。官藏兴盛,私藏相对衰落,比如宋宣和年间、清乾隆年间,官藏鼎盛,私藏相对就要寥落。
C.很多朝代皇家书画的收藏在其达到顶峰后就逐渐衰落了,像元代、明代,清代也是如此,乾隆朝之后,大量重要藏品或因战争,或因管理松懈而散佚。
D.《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是皇帝下令编纂的,工程浩大,历时74年,对清室的书画藏品进行了分类编目,还有书画名家和鉴赏家的鉴定。
解析:选C。C项“乾隆朝之后,大量重要藏品或因战争,或因管理松懈而散佚”无中生有。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11分)
好事近
蒋元龙
叶暗乳鸦啼,风定老红犹落。蝴蝶不随春去,入熏风池阁。 休歌金缕劝金卮,酒病煞如昨。帘卷日长人静,任杨花飘泊。
【注】 金缕,即《金缕衣》,唐时人杜秋娘所作。其诗云:“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7.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
答: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抓住诗歌描写的景物特点“叶暗”“老红”“春去”“杨花飘泊”可知,诗歌所写的是暮春时节新老交替的景象。
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春末夏初时自然景物新老交替的景象。枝叶已成深绿,幼鸦开始试啼,急风虽已停息,残红依旧坠落。蝴蝶不肯陪伴春光离去,在和风习习的池苑亭阁间翻飞。
8.清代王夫之在《唐诗评选》中说“景中生情,情中含景”,你认为这首词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
解析:“景中生情,情中含景”也就是情景交融,答题时,可结合着这首词的具体词句分析这一特点。上阕在描绘春末夏初季节更替自然景物变换时,“老红犹落”“春去”渲染出了凄凉氛围,表现出了词人对春已逝的惋惜之情,故体现出了景中有情的特点;“休歌金缕劝金卮”“煞如昨”表现出词人借酒消愁的怅然若失,“日长人静”“任杨花飘泊”表现出了对自然事物的感触,故体现出了情中有景的特点。
答案:词的上阕景中含情,通过描写季节更替、景物变换的无法挽回,写出了作者对春已逝的惋惜;下阕情中有景,作者无奈之中借酒消愁,酒醒后怅然若失,而帘外依旧日长人静,只得任杨花飘零。
四、名句名篇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诗中陶渊明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对田园生活向往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飘摇在宽阔浩淼的江面上。
答案:(1)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尤未悔 (2)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3)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