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怎样移动重物 教案
学情分析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因此在学习杠杆的概念和简单应用的基础上又专门安排一课时进行实验探究,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杠杆的原理并熟练应用与实际。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复习提问
1.什么叫杠杆?
2.杠杆有哪三个要素?
活动2【讲授】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杠杆是我们日常生活、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类简单机械,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实验探究其原理。今天我们就利用平衡尺来研究杠杆的平衡原理。
活动3【讲授】介绍平衡尺及实验要求
1.认识平衡尺上的支点、阻力点和用力点。
2.平衡尺两侧各挂一串钩码。
3.在表格中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活动4【活动】学生分组实验
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2.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5【活动】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
2.分析得出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条件。
活动6【练习】识别生活中的杠杆
1.出示ppt
2.课堂小结。
课件12张PPT。知识回顾: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
2.杠杆上有 个很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够围绕转
动的位置叫 ;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 ;在杠杆上克服
阻力的位置叫 。
杠杆3支点动力点阻力点 利用平衡尺探究杠杆的原理
12341234支点钩码挂的格数就是阻力点的位置。钩码挂的格数
就是动力点的位置。探究活动:研究杠杆省力的秘密杠杆尺:阻力边用力边 实验要求1、每一边只能挂一串勾码。
2、找到杠杆平衡的情况,先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再找更多平衡情况。实验记录表研究杠杆12341234阻力用力省力 12341234阻力用力研究杠杆费力 12341234用力阻力研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我的发现: 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阻力点钩码数
=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动力点钩码数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呢?
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呢?
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呢?
我们的实验结论:支点到动力点距离比支点到阻力点距离远支点到动力点距离比支点到阻力点距离近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 费力 费力寻找生活中的杠杆 省力省力省力省力省力费力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