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斜坡的启示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之一,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组成。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学生能描述斜面构造上的要素,能够通过实验验证斜面省力的原理。情感目标: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斜面的作用及其省力规律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斜面省力规律,螺旋式斜面的变形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设置情景,引入斜面
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哪几种简单机械?这些简单机械各有什么作用?
2.谈话:假如有一个沉重的机器要你从低处搬到高处,你会怎么做?小组讨论,并利用身边的现有材料操作演示搬运活动。
3.交流比较:哪种方法搬运起来更容易些呢?
4.小结:利用斜坡,搬运工作会简单许多。
活动2【讲授】观察斜面,分析斜面要素
1.利用多媒体出示盘山公路、桥梁的引桥、楼梯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事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交流、归纳总结:都可以将物体提升到一个高度,都具有一个倾斜面。
3.揭示:像盘山公路、桥梁引桥这样的斜坡或倾斜面叫斜面。斜面是与水平面成一角度的平面。(板书:斜面)
4.讨论:影响斜面的因素有哪些?你如何来调整斜面的倾斜度?(影响斜面倾斜度的两个因素是斜面的高度和长度。这也是斜面的两个要素。)
5.图片出示两座高度相等,引桥长度不等的拱桥图片。提问:如果你骑自行车上桥,上哪一座桥比较轻松些呢?说说你以往的体验和感受。
6.谈话:为什么同样高的拱桥,骑到上面所要用的力气不一样呢?当引桥变得更长些时,引桥这一个斜面的坡度变得更小了。
活动3【活动】实践操作,研究斜面要素对力的影响
1.出示问题:一个斜坡的坡度大小(斜面的长短)到底是如何影响小车运动时拉力的大小呢?
2.学生提出假设。
3.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4.交流:你是如何设计实验的?需要什么材料?(鼓励学生尽量使用身边现有的材料来做简单的实验)。
5.评点学生的实验设计,并作指导。
可以分别从影响斜面倾斜度的两个因素去考虑并实验操作:斜面的长度和高度。各组同学在实验操作时要保持其中一个量的不变。
6.学生按假设的不同分组实验,收集相关数据,填写活动记录。
7.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收获。
8.提问:比较全班同学测得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9.小结:如果斜坡的长度不变,斜坡的坡度越大,小车运动所需的拉力也越大;如果保持斜面的高度不变,增加斜面的长度,斜坡越长,小车运动时所需的拉力越小。
10.出示盘山公路的图片,提问:通往山顶的公路问什么不修成滑梯一样的斜面?公路绕着山盘旋而上,与直上直下的道路相比哪些方面有了改变?盘山公路为什么要修成这样呢?
活动4【活动】认识斜面的变形
1.实践操作活动:将准备好的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贴在铅笔上,然后将纸围着铅笔绕起来。你发现了什么?
2.出示螺钉,组织观察并讨论:螺钉上的螺纹与斜面有什么关系?
3.小结: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面。斜面越长,绕在圆柱形物体上的螺纹就越密。
活动5【练习】学习应用,迁移拓展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和螺旋,它们的作用各是什么?
活动6【作业】布置作业
1.同步练习
2.寻找生活中的斜面
课件10张PPT。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斜坡的启示
复习旧知1.我们已经学过的简单机械有哪些?
2.简单机械的作用是什么?
将重物从低处搬往高处,你有什么好方法?
利用斜面更省力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骑自行车通过这两座桥,上哪一座比较轻松呢?
为什么同样高的拱桥,骑到上面所要用的力气不一样呢?
当引桥变得更长些时,引桥这个斜面的坡度变得更小了。实践活动:将直角三角形围着铅笔绕起来你发现了什么?螺丝钉上的螺旋和斜面有什么关系呢?螺旋是斜面的变形,螺纹越密越省力。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斜面和螺旋,它们的作用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