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折形状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折形状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2-23 10:09:16

文档简介

2.1折形状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构成物体的四种基本形状:椎体、柱体、台体、球体。
2、能说出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明形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过程与方法:
1、能指出一些复杂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状构成的。
2、能预测不同形状的结构哪种承受力大些,并开展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3、能使用恰当的语言描述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举例说明它们带给人们的启示。
2、体验与人合作的乐趣,愿意与人合作。
3、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时能起到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1、本年级的学生,个性活泼、好动、好表现,对生活中的现象充满好奇心,但注意力相对集中的时间不长,易偏离学习主题。五年级的学生在以往的科学课的学习中,接触过简单的力学知识,并掌握了初步的实验预测和探究能力,能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2、本课是《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一课,以折成不同形状的纸为例,研究它们的承受力,引导学生发现纸的形状与它们的承受力大小有关,从而发现薄材的弯曲变形可以增大其承受力。知道人类正是在和大自然的接触过程中,受到了启发,将其原理广泛地应用在生产和生活之中。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训练学生能对常见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形成科学概念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难点:控制好不同形状的纸筒的承受力对比实验的变量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设计导入
1、怎样能用一张A4托起你的铅笔盒吗?
2、、演示课件。
(1)请同学们欣赏大自然中各种形状的生物,如金字塔、乌龟等。
(2)按形状分类,并说说大致是什么形状?
2、观察我们的教室,说说教室里的物体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
3、小结:自然界中的大多数物体是由椎体、台体、柱体和球体等4种基本形状构成的。
活动2【活动】二、探究实验
1、提出问题
(1)出示一张A4纸和铅笔盒,提问:你能想办法用这张纸把铅笔盒托起来吗?
(要求:保证书离桌面 15厘米以上。)
提问:纸筒都可以折成什么形状? 学生自由发言
(2)选择实验用的纸筒(圆筒形、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
2、预测
(1)猜一猜:在这几种纸筒中哪个承受力最大?
(2)请学生将纸筒按承受力的大小排序,并把预测结果填在表格中。(用序号排序)
3、实验
(1)指导学生观察纸筒(重点指导六边形纸筒的折法)
要求:a、应为相同材料的纸,如A4纸,单层,且纸张大小相同(不变量),纸的形状不同(变量)。
b、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小组内所折的纸筒高度应该一样。
c、纸筒上下两边要平,胶带要把缝隙粘牢固。
(2)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a、放书本时,要对准纸筒中心,轻拿轻放,减少书本对纸筒的撞击力。
b、每个纸筒只能做一次实验,如重复使用,实验结果将不准确。
c、如放4本书纸筒被压坏,它的承受力应为3本书。
(3)小组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4、得出结论:
(1)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指导学生按实验过程进行汇报)。
(2)结论:随着多边形边数的增加,笔筒承受力越大,圆筒形纸筒承受力最大。
活动3【练习】三、拓展应用
“神奇”的鸡蛋
有一位同学们很熟悉的朋友向你们提出挑战,(出示鸡蛋)想和它比比谁的力气大吗?
让学生比赛看谁能将完好的鸡蛋握碎。
讨论:为什么看似普通的鸡蛋壳却有这么大的承受力呢?
解释原理:鸡蛋的这种壳形能把外来的力均匀地分散开来,避免外力的过于集中,所以能够承受比较大的重力。
四、联系实际
看看教材18页,能不能用我们学到折形状的知识,试着分析它们为什么是这样设计的?
活动4【作业】五、总结延伸
1、科学家与建筑师的杰作让我们大开眼界,其实他们的灵感大都是来自于生活的。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无处不在,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并能更好地利用它来创造我们美好的生活。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留心观察身边各式各样的物体,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改进它们的缺点?
课件15张PPT。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1、折形状思 考 :怎样用一张纸托起铅笔盒?改变形状下面这些物体都是由哪些形状构成的?形状的认识球柱锥台这四种基本的简单形状可以组成其他形状。这样的形状有什么好处?深入研究你能用一张A4复印纸托起铅笔盒吗?
(要保证铅笔盒离桌面15厘米以上)A4纸卷成
筒的
A4纸铅笔盒做一做试一试:目的:研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步骤:1.把A4纸分别折成不同形状的纸筒:
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圆筒形。2.预测实验结果 3.轻轻将书本放到纸筒上,一点点加书的重量,直到纸筒支持不住。 4.将实验结果填于表中。硕果累累圆筒形纸筒承受力最大,次之是六边形、正方
形,最后是三角形。随着边数的增多,承受重力的能力也增加,圆筒形承受重力的能力最强。
结论:蛋壳的力量有多大?用手握鸡蛋,
并说出你的发现。
想一想:科学的奥秘[蛋壳和薄壳形屋顶]壳体在外力作用下,内力是沿着整个表面扩散和分布的,它能把外来的力均匀的分散开来,避免了压力集中。薄壳形屋顶可以做得很大、很薄,不但减轻屋面结构的重量,又能节省大量建筑材料。
生活中的科学看看教材18页,能不能用我们学到折形状的知识,试着分析它们为什么是这样设计的?[空心杆子抗弯能力最强]在材料相同的情况下,同样的空心杆能够做得比实心杆粗些。由于空心杆分布在外面的材料比实心杆多,它的抗弯能力自然要比实心杆强多了。
小结科学家与建筑师的杰作让我们大开眼界,
其实他们的灵感大都是来自于生活的。
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无处不在,
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
并能更好地利用它来创造我们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