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建桥梁 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桥梁是由桥面和桥墩等组成。
2、了解掌握桥梁的特点,知道桥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分类方法。拱桥、斜拉桥、平板桥
3、知道拱桥承受力最大,是最结实的一种桥。
4、知道桥梁的承重力和桥梁的形状有关。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桥梁的搭建过程,体验造桥的艰辛与快乐。
2、真实的探究过程让学生乐于动手实践。
3、小组讨论:验证桥梁承重力大小的实验活动需要注意什么?材料相同、形状对比。
4、总结:多媒体展示测量承重力大小的实验过程的“温馨提醒”。
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形状与结构的初步知识,掌握了实验动手的技能,孩子的思维不断拓展,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以往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对材料的了解,分类标准的划分以及比较实验中的“公平原则”的掌握,合作分工能力的培养,都为本节课的探究活动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桥梁的种类有哪些”、“不同的桥梁有什么作用”、“哪一种桥梁最坚固”、“为什么一些桥梁上有桥孔”这些关于桥的问题正是学生心中的困惑,设计本课的意图就是通过动手实验和查阅资料,向学生介绍一些浅显的桥梁知识,激发学生研究桥梁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
重点难点
组织学生搭建三种类型的桥,并比较桥的坚固程度。这一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是本课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复习引入
引导学生回顾折形状(想象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搭支架的相关内容(蛋壳具有较大的承受力,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支架最稳定、结实、节省材料。)的培养,都为本节课的探究活动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桥梁的种类有哪些”、“不同的桥梁有什么作用”、“哪一种桥梁最坚固”、“为什么一些桥梁上有桥孔”这些关于桥的问题正是学生心中的困惑,设计本课的意图就是通过动手实验和查阅资料,向学生介绍一些浅显的桥梁知识,激发学生研究桥梁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
活动2【活动】二、互动探索新知
1、多媒体展示各种桥,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分类。
2、教师引导学生建立;平板桥、斜拉桥、拱桥的视觉概念。
3、多媒体展示桥并要求学生归类;
4、桥按形状分类:
名称 相同点 不同点
平板桥 桥面仅受桥墩支撑力 中间无支撑力、牵引力
斜拉桥 桥面受桥墩支撑力 中间受牵引力
拱桥 桥面桥墩支撑力 中间受支撑力
5、根据以上表格内容进行猜想、推论三种桥的承受力。
6、结合教材第23页内容展开想象……..注意重要事项……
7、学生动手操作……..
8、事实与推论……结论…..
用相同材料修桥,桥梁的承重力与桥梁的形状有关,拱桥最结实,也就是承受力最大,其次是斜拉桥,承受力最小的是平板桥。
鼓励学生思考用生活中材料修桥、家庭小实验搭建瓜皮桥。
课件21张PPT。(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建桥梁1、物体的形状影响物体的承受力。
2、蛋壳具有较大的承受力。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平板桥拱桥斜拉桥拱桥平板桥(梁桥)吊桥(斜拉桥)桥有几种基本类型?分别叫什么桥?
比较各种类型桥的特点是什么?
欣赏国内外有名的桥北京卢沟桥杭州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上海杨浦大桥纽约华盛顿桥旧金山大桥 1、如果按桥梁总长度可分为特大桥、
大桥、中桥和小桥;桥梁分类小知识:桥梁分类小知识:
2、如果按形状可分为平板桥、拱桥、吊桥;
桥梁分类小知识:
3、如果按材料可分为木桥、砖桥、石桥、钢桥、混凝土桥、钢筋混凝土桥;
4、如果按桥身是否可活动可分为固定桥、开启桥和浮桥;
5、如果按用途可分为铁路桥、公路桥、管道桥、多用桥等;
6、如果按跨越对象可分为跨越河流的跨河桥、跨越山谷的跨谷桥、跨越铁路或公路的跨线桥(又称立交桥)、跨越城区、工业区或农业区的高架桥。1.建梁桥时要用硬纸做桥面木块做桥墩,桥墩间的距离要和纸的长度一致。2.建拱桥时,要把另一张硬纸做成拱形,放在平板桥下面,拱形的顶部与桥面挨住。实验要求:3.建吊桥时,要先把两根等长的绳子系在筷子上,再把绳子分别系在硬纸中央。
5.做好记录。4.三种桥要选择一样的重物,以便比较各种桥的承重能力。
实验结论:
桥梁的承重力跟桥梁的形状有关。拱桥最结实,最适合将整个桥面上的重量分散开来。斜拉桥比平板桥牢固,平板桥最不牢固,因为它的桥面没有支撑结构。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