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造房子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造房子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2-23 13:21:15

文档简介

2.4造房子 教案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能运用结构知识设计房屋框架,并能反思和改进自己的设计。
2、会计算房子的用料。
3、能够收集有关著名建筑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二)科学知识
4、了解古代房子和现代房子的不同点。
5、认识古今中外的著名建筑。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6、能够与小组同学合作,用报纸卷棒造纸房子。
学情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教材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的第四课。本单元教学内容是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对科学探究的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物体的特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以及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来建构的。本单元就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常见材料、常见力的基础上,通过“别有洞天”的制作活动,引导他们了解形状与结构的初步知识,掌握科技制作的初步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同时通过学生寻找“形状与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真正感受到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三部分:认识形状和承受力的关系,认识结构与承受力的关系,学生的实践活动。显然,本课属于单元教学内容的第三部分。
本课综合运用前三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通过造房子活动,给学生创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造房子的过程中,体会创造的快乐和搞科学的艰辛,提高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一、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里面包含古今中外房子的图片。
学生:废弃的报纸、火柴棒、胶带纸。
活动2【讲授】二、设计构想
根据单元教材安排意图,我决定把教会学生设计房子、建造房子作为本课的侧重点。故而,在带领学生简要地认识古代和现代的房子之后,引导、指导学生进行房屋设计。以上教学用一课时。第二课时中,着重指导学生搭建房子,在搭建结束后,带学生简要地欣赏古今中外建筑,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完美结合。而先设计房子再建造房子,则体现了“动手前动脑”的
活动3【活动】(一)认识古代和现代的房子,通过比较体会古代和现代房子的不同。
1、用课件出示一组古代和现代房子的图片,要学生认真观察,进行描述,在思考:古代的房子与现代的房子有什么不同。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视角对比古代房子和现代房子的不同点。
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从房子的大小、形状、用途、建筑材料等方面引导学生体会古代的房子和现代的房子有着明显的不同。
教师应说明:建房中需要考虑避暑御寒御寒、抗风、抗震种种因素,以增强学生对形状、结构、承受力、稳定性以及美学等方面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活动4【活动】(二)设计“纸房子”的框架结构。
1、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话语谈话引起下面的教学:辛勤的劳动换来了漂亮的大厦,你们想不想也用自己的双手来建造自己的房子呢?
2、向学生说清要求:小组成员合作用废弃的报纸建造一个大大的“纸房子”。房子的框架结构是报纸卷成的棒做的,房子起码要容得下一个人。
3、抛出“动手前先动脑”的思想。教师问:“工人们建造房子最需要什么?”由此引出设计图纸问题。
4、把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确定好各组的小组长。要求各组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图纸的设计。
5、教师行间巡视,有意地表扬某些组设计得好,以引导各个组明白房子的设计得先画出房屋整体样式,以及墙体的框架结构图,标注房屋框架的长、宽、高。
6、在全班范围内交流各自设计的图案,全班学生就一个或两个小组的房屋框架结构设计的优势与不足提出评价意见。
7、留有一点时间让部分组完善自己的设计图。
(三)估算造房子用材数量,准备用材。
1、教师出示几根卷好的报纸棒,用提示法,要学生注意报纸棒的长度大约是多少?所在小组设计的房屋需要多少根报纸棒?
2、学生分组估算,根据设计图上的房屋尺寸确定报纸帮的数量。
3、教师演示报纸棒的制作方法,学生卷制练习。
4、小组长带领组员做好如下准备工作:按照小组成员人数均摊报纸棒数量,商讨需要准备的其他工具和用材,学生分头完成各自承担的准备任务。
课件15张PPT。造房子房子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呢?屋顶窗墙门造房子人类在几千年前就开始造房子。有时候,人们用树枝和茅草造房子;现在我们用钢筋、水泥、砖块建造平房和大厦。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平房还是楼房,房子的主要功能都是避暑御寒。你认为古代的房子与今天的高楼大厦有什么不同?一、大小:古代的房子一般比较矮小,现代的高大。
二、形状:古代的房子像笼子,样式简单;现代的有盒式的、有层式的、样式新颖、结构复杂。
三、用途:古代房子是为了居住、能遮风挡雨;现代的用途很广,有体育馆、厂房、展厅、影剧院等等。
四、建筑材料:古代的是草、竹、木;现代的是钢筋混凝土。摩天大厦古朴的民居风景建筑西式建筑塔式建筑园林建筑悉尼歌剧院布达拉宫奥运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