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旁骛(wù)
狡黠(xiá)
襁褓(qiǎng
bǎo)
媚(méi)上欺下www.21-cn-jy.com
B.风骚(sāo)
亵(zhí)渎
禀(bǐng)请
强聒(guō)不舍
C.恣(zì)睢(suī)
留滞(zhì)
谀(yú)词
恃才放旷shì)
D.扶掖(yè)
拮据(jiéjū)
喧嚷(rǎng)
一抔(pōu)黄土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断章取义 轻而易举 气吞斗牛 言行相顾
B.忐忑不安 刻骨铭心 无与伦比 不言而谕
C.离民百姓 持之以恒 日以继夜 自知之明
D.根深地固 如坐针毡 芒刺在背 矫揉造作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今天的饭菜太难吃了,真是味同嚼蜡!
B.同学之间有什么困难,应该极力帮助,而不应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
C.今天的数学课上,老师又教了我们一种思路,重蹈覆辙地将这道题做了一遍
D.我们俩分别将近十年,想不到在这里萍水相逢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又默默地写了一本大约16万字左右的书
B.节日的解放碑,张灯结彩,人山人海,处处洋溢着欢乐的笑脸
C.历史上那一位位著名的文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许多文学作品
D.如今,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淘宝一族”的行列
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望梅止渴、虎踞龙蟠、刮目相看、乐不思蜀、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皆出自《三国演义》2-1-c-n-j-y
B.吴蜀联盟关系濒临破裂,孙权派家将周善前往荆州骗回孙夫人和阿斗,被赵云和张飞发现,二人联手,一起跳上船去夺回了阿斗
C.《三国演义》中的“青梅煮酒论英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曹操故意想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胸怀大志,而刘备又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这个情节反映了两个人不同的性格
D.“群英会蒋干中计”是《三国演义》中的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突出表现出设计者周瑜的善使谋略、聪明机智的性格,中计者蒋干的自作聪明、败事有余的形象.曹操之所以中反间计,是因为曹操生性多疑,用人不信
二、
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隆中对
陈寿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谓为信然
信:确实
B.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就:接近,趋向
C.因屏人曰
屏:命人退避
D.将军宜枉驾顾之
顾:回头看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凡三往,乃见
陈涉乃立为王
B.欲信大义于天下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C.将军岂愿见之乎
忿恚尉,令辱之
D.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受之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亮躬耕陇亩”,并不是简单地写他亲自耕作,而是着重说明他隐居田野
B.第一段运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来显示诸葛亮的志向远大
C.“卧龙”一词既赞扬了诸葛亮卓绝的才干,又显示他此时有用武之地
D.“凡三往,乃见”,这既是对刘备是否真诚求贤下士的观察和考验,同时也是对诸葛亮自许甚高,决不轻易结交出仕的再次提示【版权所有:21教育】
9.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骆统传(节选)
骆统字公绪,会稽
( http: / / www.21cnjy.com )乌伤人也。父俊,官至陈相,为袁术所害。统母改适,为华歆小妻,统时八岁,遂与亲客归会稽。其母送之,拜辞上车,面而不顾,其母泣涕于后。御者曰:“夫人犹在也。”统曰:“不欲增母思,故不顾耳。”事适母甚谨。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寡归无子,见统甚哀之,数问其故。统曰:“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姊曰:“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与统,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由是显名。21
cnjy
com
以随陆逊破蜀军于宜都,迁偏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军。黄武初,曹仁攻濡须,使别将常雕等袭中洲,统与严圭共拒破之,封新阳亭侯,后为濡须督。数陈便宜,前后书数十上,所言皆善,文多故不悉载。年三十六,黄武七年卒。
选自《三国志》(1)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用“/”,画两处)。
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统为之饮食衰少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
(3)你认为骆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一谈。
10.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春日即事
(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
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
宿鸟声中自掩门。【注】①李弥逊,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赏析“小雨丝丝欲网春”中“网”字的妙处。
(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11.根据原文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者下句。
(1)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2)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3)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4)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
(5) ,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6)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8)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三、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蛇的文化解读
①蛇者,吾人类之旧相识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大者曰蟒,小者曰虺,属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差异巨大,种类繁多。当今存世者约有2500至3000种,其中毒蛇约650种,我国蛇类有200余种,毒蛇约40种。蛇对生存环境尽管寒暑不惧冷暖皆宜,然究其大宗,则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树栖、穴居为主。它与先民交错杂居,过从甚密,十二生肖蛇占一席,即可表明其突出地位。21cnjy.com
②蛇性自强不息。蛇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其冷血脊椎动物之强大适应性与超强繁殖力,挑战着生存极限。干燥的沙漠中,不难发现其匍匐疾进之行迹;奇寒的冰雪下,隐隐可见其团缩蛰居的身影。水中漫游,无鳍而进;陆上疾走,无足而行。无爪锋之利而震慑百兽;无足趾之强而踏遍青山。穿越今古,生生不息,真自信自强之典范也。www-2-1-cnjy-com
③蛇善伺机进攻。
( http: / / www.21cnjy.com )蛇以肉食为主,长于乔装,善于突袭,取食对象包括各种动物,且武器强大,多技并用。或缠绕,或噬咬,或施毒,或吞食,令猎物防不胜防,不寒而栗。
④蛇有千差万别。同样称蛇,却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不一,五花八门。世界上最大的蛇是蟒蛇,身长可达10米,重70公斤以上;最小的蛇是盲蛇,成年蛇仅与大蚯蚓相仿,体重只有数克。毒蛇中以眼镜王蛇与蝮蛇最为凶残,令人谈之色变;而无毒者对人毫无威胁,可与人和谐相处。蛇之分化,可视为生物多样性的真实写照与绝佳诠释。
⑤蛇乃华夏图腾,古人崇其顽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惧其凶恶,羡其繁衍,久之便心生敬畏,崇拜有加。据诸多古典文献记载,辅之以出土文物以佐证,伏羲与女娲的本始形象,乃人首蛇身。事实上,蛇是形成于海岱区域的东夷部族之图腾,其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与旺盛生殖力,是永恒生命之象征。伏羲、女娲神话便是崇蛇意识的浓缩与升华。这种蛇崇拜复经多次磨合与融汇,最终形成中华图腾﹣﹣龙。蛇无疑是龙的主要原形,足以表明蛇在国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⑥蛇助文化演进。蛇的形象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绘画和工艺品中常常出现,体现着人蛇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人对蛇的认识与情感及其对文化的影响。在人类早期岩画中,蛇的形象便赫然在目,西汉帛画已中有蛇神已蛇之尊容。而“画蛇添足”之寓言,更可表明蛇乃画家重要创作题材之一。蛇在文学领域中亦不乏身影。以蛇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出现甚早,不可胜计。如《诗经 小雅 斯干》中“维虺维蛇,女子之祥”之句;屈原《楚辞 天问》中,曾有“一蛇吞象,厥大何如”之语。成语中之“牛鬼蛇神”,原本佛教语,后用来比喻形形色色之异类;“”,比喻做事有始无终;“”,比喻因行动草率,反使对方有所戒备;“”,讽刺疑神疑鬼之庸人;加之前述“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之事,非但无益,反而受损;“笔走龙蛇”,则用于形容书家笔法之酣畅,造诣之精深。据不完全统计,与蛇相关之成语不下70个,可谓玲琅满目,言浅意深。戏曲领域,《白蛇传》可谓家喻户晓。主人公白蛇及侍女小青,皆蛇之化身,却美丽善良,表现出国人对无毒蛇类之接纳与认可。西方文化体系《圣经》中,蛇却是引诱人类始祖犯罪之邪恶化身,是对毒蛇害人现实之概括与提炼。蛇集善恶于一身,而对其特性之不同认知与取舍,反映出东西方文化不同的价值取向,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⑦蛇富实用价值。以蛇为药,为时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数千年之久。《神农本草经》已有记载,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更有“蝮蛇能治半身枯死、手足脏腑间重疾”之论断。蛇胆明目,蛇肉可食,蛇皮制鼓,可谓周身是宝。随着现代医学和药学水平的提高,蛇毒之功用更加明晰而确切,蛇之药用价值大为提高,且必将大获进展。
⑧又逢蛇年,使我们再次将目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集中到与蛇相关的话题。蛇之生生不息,顽强坚忍;不畏强敌,以柔克刚;逶迤前行,勇者无惧,皆可激励着我们,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于坎坷。
(1)研读第⑥段,简要概括作者从哪些角度说明蛇具有“助文化演进”的作用。
(2)第④段中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最小的蛇是盲蛇,成年蛇仅与大蚯蚓相仿,体重只有数克。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掉?试加以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与蛇相关之成语不下
70个,可谓玲琅满目,言浅意深。
(4)第⑥段少了三个成语,请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 , 。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火车上的相遇
①大二的时候,他的生活就像一幅乱七八糟的调色板﹣﹣逃课、喝酒、玩网游、谈恋爱。很忙,但都与学业无关。【来源:21cnj
y.co
m】
②颓废、不求上进,他自己并不是没有警醒,只是计划容易,执行好难。他还是会隔三岔五地玩个通宵。
③暑假,他原打算在学校补补功课,再打份工,可是朋友又邀他参加同学们的假期游。无奈,他只好再次搁置计划,登上了开往西安的列车。
④正值暑运,车上人满为患,他们只买到两张卧铺票。大家只好轮换去休息,余下的就在硬座车厢里打扑克,玩得不亦乐乎。
⑤列车在他家乡停靠的时候,看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窗外熟悉的风景,听着浓重的乡音,有那么一刹那,他想起了在家务农的父母。每次打电话,他们都说一切都好,让他放心。他于是也就真的放下心来,不再惦记……想到这里,他有些走神,直到有人催促他发牌,他才又沉浸到游戏中。
⑥凌晨三点,他带着浓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困意去卧铺车厢休息,人太多,走道里挤满了困倦不堪的人们,有好多农民工模样的人头枕在编织袋上。昏昏沉沉地进入梦乡。
⑦在一节车厢的连接处,小小的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里,人们横七竖八地或坐或躺。他忽然像针扎一样,大声叫起来,只见他的父亲蜷在角落里,背倚着包裹,微仰着脸睡着。
⑧世界很大,有时却又很小,他竟会在这里和父亲相遇。
⑨父亲看见他也大吃一惊。父亲说,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去郑州的建筑队干活,农活忙完了,正好出去转转。望着父亲皱巴巴的汗衫,乱蓬蓬的头发,黝黑苍老的脸,他知道父亲故作轻松的话语,是不想让他担心。
⑩父亲问他去哪里,他嗫嚅着说出行程。父亲却鼓励他,年轻人就该这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想到亮红灯的功课,他不敢看父亲的眼睛。
他劝说父亲不要再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去做工,父亲说,劳动惯了,闲不下来。父亲从不在他面前诉说生活的苦,他也很少想过父亲的付出。现在,在这个拥挤不堪的列车上,看着年老的他背着行李外出做工,他心里涌起一种难言的酸涩。
那晚,父亲在他的卧铺位上睡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很香。送父亲下车后,他发现自己的口袋里多了200元钱,两张皱皱巴巴、浸着汗渍的钞票,让他觉着沉重、烫手。
他忽然就没有了出游的兴致,那场旅行,他的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满是皱纹的面容。
从风景区回来时,他在父亲打工的城市下了车。天闷热得像个大蒸笼,暑气滚滚,空气里冒着干渴的味道。
在郊外的建筑工地,他见到了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忙碌的父亲。工地刚施工不久,楼房才建起一层多高。在机器的轰鸣声里,父亲正踩着用木板搭起的脚手架,叮叮当当地捆扎钢筋。看见他,父亲急忙从脚手架上下来,心疼地责备他大热天里来工地做什么。看着父亲湿透的汗衫,被暑热熏得黑红的脸膛,他直觉着嗓子发堵,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从他脸上滑下,流进嘴里,咸涩的苦。
正说着话,有工友从身边走过。父
( http: / / www.21cnjy.com )亲自豪地介绍:“这是俺上大学的儿子。”那工友又问在学校学的啥。“念的是计算机,开学就大三了。”父亲大声回答,又侧头看看他,一脸欣慰的幸福的笑。
他心里五味杂陈,想想那两门挂科的功课,无地自容。
他在工地呆了两天,才知道,那天父亲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火车上把仅有的钱都留给了他,现在的生活费是拿工钱代扣的。天气那么热,每天强体力的劳动,简单、粗糙的饭菜就是父亲全部的生
活内容,他苦劝父亲回家,他留下来做工。父亲有些生气:“俺是干庄稼活的,这点累算啥,这哪是你读书人呆的地方,你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比啥都强。”
这些年,他变得浮躁无比,忘记了自己的来处。如今,父亲烈日下的汗水,一滴一滴溅在他心里,唤醒了他沉睡的心。
那个暑假是他最难忘的一个假期,他感觉突然长大、成熟了许多。从此。他一步步踏踏实实地走好自己的路,和从前顽劣的他判若两人。
多年后,当他和父亲聊天,还常常会提到那年夏天。只是,他没有告诉父亲,如果没有那次火车上的相遇,他不知还要挥霍多久的时光。
(1)梳理故事情节:
→他在火车上与父亲相遇→去风景区游玩→ 他突然长大
(2)品读语言,回答问题。
①结合语境,赏析第⑩段中的加点字。
他嗫嚅着说出行程。
②结合语境,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来赏析 段的画线句
天闷热得像个大蒸笼,暑气滚滚,空气里冒着干渴的味道。
(3)通读全文,谈谈你对段中画线句“父亲烈日下的汗水,一滴一滴溅在他心里,唤醒了他沉睡的心”一句的理解。
(4)请结合短文内容,说说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
14.按要求作文
“晒”已经成了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晒”就是一起分享,晒一张聚会的照片,与人分享真挚的友谊,晒一件自己的作品,与人分享个性的魅力;晒一本书、一首歌、一幅画、一份心情……同学们,你想晒点什么呢?
请以“晒晒我的”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在作文纸上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700字。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旁骛(wù)
狡黠(xiá)
襁褓(qiǎng
bǎo)
媚(méi)上欺下21·cn·jy·com
B.风骚(sāo)
亵(zhí)渎
禀(bǐng)请
强聒(guō)不舍
C.恣(zì)睢(suī)
留滞(zhì)
谀(yú)词
恃才放旷shì)
D.扶掖(yè)
拮据(jiéjū)
喧嚷(rǎng)
一抔(pōu)黄土
【考点】注音;易误读常见字.
【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大部分是多音字和形近字,解答时要根据意思认真作答.
【解答】A.“媚上欺下”应读作“mèi
shàng
qī
xià”;
B.“亵渎”应读作“xiè
dú”;
C.正确;
D.“一抔黄土”应读作“yī
póu
huáng
tǔ”.
故选: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断章取义 轻而易举 气吞斗牛 言行相顾
B.忐忑不安 刻骨铭心 无与伦比 不言而谕
C.离民百姓 持之以恒 日以继夜 自知之明
D.根深地固 如坐针毡 芒刺在背 矫揉造作
【考点】常见易错字.
【分析】本题要结合字形知识来分析.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根据同音字的读音进行归纳,对于形似字的特点进行总结.
【解答】A.正确;
B.“不言而谕”应为“不言而喻”,属于同音形似字误用;
C.“离民百姓”应为“黎民百姓”,属于同音字误用;
D.“根深地固”应为“根深蒂固”,属于同音形似字误用.
故选:A.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今天的饭菜太难吃了,真是味同嚼蜡!
B.同学之间有什么困难,应该极力帮助,而不应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
C.今天的数学课上,老师又教了我们一种思路,重蹈覆辙地将这道题做了一遍
D.我们俩分别将近十年,想不到在这里萍水相逢
【考点】成语.
【分析】本题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可以从词意、感彩和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A.“味同嚼蜡”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该成语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B.“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该成语使用正确;
C.“重蹈覆辙”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该成语为贬义词,褒贬不当;
D.“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该成语与语境不符.
故选:B.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又默默地写了一本大约16万字左右的书
B.节日的解放碑,张灯结彩,人山人海,处处洋溢着欢乐的笑脸
C.历史上那一位位著名的文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许多文学作品
D.如今,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淘宝一族”的行列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答】A.语义重复,“大约”“左右”二去一;
B.动宾搭配不当,改为“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C.语序不当,改为“历史上那一位位著名的文学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D.正确.
故选:D.
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望梅止渴、虎踞龙蟠、刮目相看、乐不思蜀、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皆出自《三国演义》
B.吴蜀联盟关系濒临破裂,孙权派家将周善前往荆州骗回孙夫人和阿斗,被赵云和张飞发现,二人联手,一起跳上船去夺回了阿斗
C.《三国演义》中的“青梅煮酒论英
( http: / / www.21cnjy.com )雄”,是曹操故意想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胸怀大志,而刘备又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这个情节反映了两个人不同的性格
D.“群英会蒋干中计”是《三国演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情节,突出表现出设计者周瑜的善使谋略、聪明机智的性格,中计者蒋干的自作聪明、败事有余的形象.曹操之所以中反间计,是因为曹操生性多疑,用人不信
【考点】名著综合.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名著的文学常识、内容以及对内容的理解.要在真正的读好名著文章的基础上来完成,因此读好文章才是做好此类题目的关键.
【解答】A正确;
B“二人联手,一起跳上船去”应为“赵云跳上船去夺阿斗,张飞正好赶到前来帮助”;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二、
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隆中对
陈寿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考点】多音字.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谓为信然
信:确实
B.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就:接近,趋向
C.因屏人曰
屏:命人退避
D.将军宜枉驾顾之
顾:回头看
【考点】文言实词.
【分析】参考译文:诸葛亮亲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河南禹州)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确实是这样.
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
( http: / / www.21cnjy.com )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人间卧伏着的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
【解答】A句意:说确实是这样.信:确实
B句意: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就:接近,趋向
C句意: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退下.屏:命人退避
D句意: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顾:拜访
故选:D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凡三往,乃见
陈涉乃立为王
B.欲信大义于天下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C.将军岂愿见之乎
忿恚尉,令辱之
D.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受之
【考点】文言虚词.
【分析】参考译文: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
( http: / / www.21cnjy.com )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河南禹州)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确实是这样.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人间卧伏着的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
因此先帝就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
( http: / / www.21cnjy.com )见到诸葛亮.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退下,说:“汉室的统治崩溃,奸邪的臣子盗用政令,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任,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我才智与谋略短浅,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解答】A句意: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乃:才;陈胜于是被拥立为王.乃:于是
B句意: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于: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于:把
C句意:将军可愿意见他?使将尉恼怒,令人侮辱他(吴广).两个之都是代词
D句意: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我才智与谋略短浅.而:表转折;安陵君从先王那里得到封地并且守住它.而:表修饰
故选:C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亮躬耕陇亩”,并不是简单地写他亲自耕作,而是着重说明他隐居田野
B.第一段运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来显示诸葛亮的志向远大
C.“卧龙”一词既赞扬了诸葛亮卓绝的才干,又显示他此时有用武之地
D.“凡三往,乃见”,这既是对刘备是否真诚求贤下士的观察和考验,同时也是对诸葛亮自许甚高,决不轻易结交出仕的再次提示
【考点】内容主旨.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以及主题的分析,要能够掌握文章的内容及主题就容易分析了.
【解答】A:正确;
B:正确;
C:说明他此时无用武之地.不正确;
D:正确.
故选:C
9.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骆统传(节选)
骆统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绪,会稽乌伤人也。父俊,官至陈相,为袁术所害。统母改适,为华歆小妻,统时八岁,遂与亲客归会稽。其母送之,拜辞上车,面而不顾,其母泣涕于后。御者曰:“夫人犹在也。”统曰:“不欲增母思,故不顾耳。”事适母甚谨。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寡归无子,见统甚哀之,数问其故。统曰:“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姊曰:“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与统,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由是显名。
以随陆逊破蜀军于宜都,迁
( http: / / www.21cnjy.com )偏将军。黄武初,曹仁攻濡须,使别将常雕等袭中洲,统与严圭共拒破之,封新阳亭侯,后为濡须督。数陈便宜,前后书数十上,所言皆善,文多故不悉载。年三十六,黄武七年卒。
选自《三国志》(1)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用“/”,画两处)。
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统为之饮食衰少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
(3)你认为骆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一谈。
【考点】文言文阅读综合;朗读节奏划分;文言翻译.
【分析】参考译文:
骆统字公绪,是会稽郡乌伤县人.父亲
( http: / / www.21cnjy.com )骆俊,官做到陈国相,被袁术杀害.骆统的母亲改嫁,做了华歆的妾,骆统当时八岁,就和亲戚宾客返回到会稽郡.他的母亲送他,他拜别母亲上了车,脸朝前不回头,他的母亲在后面哭泣.驾车的人说:“夫人还在呢.”骆统说:“不想增加母亲的思念,所以才不回头.”他服侍嫡母非常恭谨.当时发生饥荒,同乡和远方的客人很多生活困乏,骆统为了他们而减少了(自己的)饮食.他的姐姐仁爱有德行,丈夫死后回到娘家,没有儿子,见骆统这样很为他难过,多次询问他原因.骆统说:“士大夫们粗劣的食物都不够吃,我有什么心思独自吃饱饭!”姐姐说:“确实是这样,为什么不告诉我,而像这样苦自己呢?’就把自己私人的粮食给了骆统,又告诉了母亲,母亲也认为骆统有贤德,于是就分发施舍,骆统由此出了名.
骆统因随陆逊在宜都打败蜀军,升
( http: / / www.21cnjy.com )任偏将军.黄武初年,曹仁进攻濡须,派非主力部队将领常雕等人袭击中洲,骆统和严圭共同抗击打败了他,骆统封为新阳亭侯,后来任湍须督.他多次陈述有利时政的意见,前后数十次上书.所说的都很好,文字太多所以没有全部载录.骆统年纪三十六岁,黄武七年死.
【解答】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
“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统为之饮
( http: / / www.21cnjy.com )食衰少”的意思是:当时发生饥荒,同乡和远方的客人很多生活困乏,骆统为了他们而减少了(自己的)饮食.根据句意“当时发生饥荒”,第一处在“荒”后停顿,根据句意“同乡和远方的客人很多生活困乏”,第二处在“乏”后停顿,剩下的句子为一处.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
( http: / / www.21cnjy.com )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句中重点词有:诚如是:确实是这样.何:为什么.若此:像这样.
句意为:确实是这样,为什么不告诉我,而像这样苦自己呢?
(3)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通过具体事例分析人物的形象.
第一自然段主要写饥荒时骆统为了同乡和远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的客人,自己缩减粮食,体现了他的贤德爱民.第二自然段主要写骆统多次陈述有利时政的意见,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敢于进谏善于进谏的人.
答案:
(1)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
(2)确实是这样,为什么不告诉我,而像这样苦自己呢?
评分意见:“诚”“是”和“若”要翻译准确,语句要通顺.
(3)贤德爱民;从“时饥荒/乡里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远方客多有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或“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可以看出来.敢于进谏,陈述有利时政的意见,从“数陈便宜,前后书数十上”可以看出.
10.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春日即事
(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
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
宿鸟声中自掩门。【注】①李弥逊,字似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21
cnjy
com
(1)赏析“小雨丝丝欲网春”中“网”字的妙处。
(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考点】即事感怀诗;诗歌炼字炼句;诗歌思想情感.
【分析】《春日即事》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品.此诗通过描写暮春时节的丝丝细雨以及风雨摧残而落花狼藉的景象,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全诗语言新奇,比喻生动,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解答】(1)本题考查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歌炼字赏析.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网”是“网住、留住”的意思,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运用拟人、比喻手法,非常生动、新奇,表现了作者伤春惜时的情绪.
(2)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句赏析.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常见的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可从手法、情感、语言等方面任选一面作答,言之有理皆可.本题是要从情感上进行分析.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孤独寂寞以及对世人趋炎附势,世态炎凉的感叹.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的残花败景,这些凄凉冷清的景色衬托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忧愁;三、四两句叙事兼抒情,着力写
作者门前冷落.“车尘不到”表明世人趋炎附势,疏远作者;“宿鸟”反托出作者闲居之地的冷寂.“自掩门”传达出诗人的生活空虚无聊,从中可看作者的孤独寂寞以及对世人
趋炎附势,世态炎凉的感叹.
答案:
(1)网本意是用丝织成的网,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小雨想网住春天,即留住春天.
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很新奇.
小雨丝丝像是张开了一面弥天大网,要把即将逝去的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运用比喻,十分新奇.
(2)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惆怅,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感.
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呜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译文:
小雨如丝一般,似乎是要将春天网住;落花满地,残叶堆积,时间已近黄昏;车马尘嚣不会进入这门可罗雀之处;在鸟雀的叽喳声中我独自将门掩上.
11.根据原文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者下句。
(1)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
(2)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3)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4)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月夜》)
(5) 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6)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8)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常见易错字.
【分析】本题为连续性默写,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2·1·c·n·j·y
【解答】(1)斜晖脉脉水悠悠
(重点字:晖、脉)
(2)只恐双溪舴艋舟
(重点字:溪、舴艋)
(3)燕然未勒归无计
(重点字:燕、勒)
(4)虫声新透绿窗纱
(重点字:窗)
(5)足蒸暑土气
(重点字:蒸、暑)
(6)赢得生前身后名
(重点字:赢、生前身后)
(7)零落成泥碾作尘
(重点字:碾)
(8)不求闻达于诸侯
(重点字:侯)
三、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蛇的文化解读
①蛇者,吾人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旧相识也。其大者曰蟒,小者曰虺,属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差异巨大,种类繁多。当今存世者约有2500至3000种,其中毒蛇约650种,我国蛇类有200余种,毒蛇约40种。蛇对生存环境尽管寒暑不惧冷暖皆宜,然究其大宗,则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树栖、穴居为主。它与先民交错杂居,过从甚密,十二生肖蛇占一席,即可表明其突出地位。【出处:21教育名师】
②蛇性自强不息。蛇以其冷
( http: / / www.21cnjy.com )血脊椎动物之强大适应性与超强繁殖力,挑战着生存极限。干燥的沙漠中,不难发现其匍匐疾进之行迹;奇寒的冰雪下,隐隐可见其团缩蛰居的身影。水中漫游,无鳍而进;陆上疾走,无足而行。无爪锋之利而震慑百兽;无足趾之强而踏遍青山。穿越今古,生生不息,真自信自强之典范也。
③蛇善伺机进攻。蛇以肉食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长于乔装,善于突袭,取食对象包括各种动物,且武器强大,多技并用。或缠绕,或噬咬,或施毒,或吞食,令猎物防不胜防,不寒而栗。
④蛇有千差万别。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称蛇,却大小不一,五花八门。世界上最大的蛇是蟒蛇,身长可达10米,重70公斤以上;最小的蛇是盲蛇,成年蛇仅与大蚯蚓相仿,体重只有数克。毒蛇中以眼镜王蛇与蝮蛇最为凶残,令人谈之色变;而无毒者对人毫无威胁,可与人和谐相处。蛇之分化,可视为生物多样性的真实写照与绝佳诠释。
⑤蛇乃华夏图腾,古人崇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顽强,惧其凶恶,羡其繁衍,久之便心生敬畏,崇拜有加。据诸多古典文献记载,辅之以出土文物以佐证,伏羲与女娲的本始形象,乃人首蛇身。事实上,蛇是形成于海岱区域的东夷部族之图腾,其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与旺盛生殖力,是永恒生命之象征。伏羲、女娲神话便是崇蛇意识的浓缩与升华。这种蛇崇拜复经多次磨合与融汇,最终形成中华图腾﹣﹣龙。蛇无疑是龙的主要原形,足以表明蛇在国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⑥蛇助文化演进。蛇的形象在绘画和工艺
( http: / / www.21cnjy.com )品中常常出现,体现着人蛇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人对蛇的认识与情感及其对文化的影响。在人类早期岩画中,蛇的形象便赫然在目,西汉帛画已中有蛇神已蛇之尊容。而“画蛇添足”之寓言,更可表明蛇乃画家重要创作题材之一。蛇在文学领域中亦不乏身影。以蛇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出现甚早,不可胜计。如《诗经 小雅 斯干》中“维虺维蛇,女子之祥”之句;屈原《楚辞 天问》中,曾有“一蛇吞象,厥大何如”之语。成语中之“牛鬼蛇神”,原本佛教语,后用来比喻形形色色之异类;“”,比喻做事有始无终;“”,比喻因行动草率,反使对方有所戒备;“”,讽刺疑神疑鬼之庸人;加之前述“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之事,非但无益,反而受损;“笔走龙蛇”,则用于形容书家笔法之酣畅,造诣之精深。据不完全统计,与蛇相关之成语不下70个,可谓玲琅满目,言浅意深。戏曲领域,《白蛇传》可谓家喻户晓。主人公白蛇及侍女小青,皆蛇之化身,却美丽善良,表现出国人对无毒蛇类之接纳与认可。西方文化体系《圣经》中,蛇却是引诱人类始祖犯罪之邪恶化身,是对毒蛇害人现实之概括与提炼。蛇集善恶于一身,而对其特性之不同认知与取舍,反映出东西方文化不同的价值取向,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⑦蛇富实用价值。以蛇为药,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已有数千年之久。《神农本草经》已有记载,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更有“蝮蛇能治半身枯死、手足脏腑间重疾”之论断。蛇胆明目,蛇肉可食,蛇皮制鼓,可谓周身是宝。随着现代医学和药学水平的提高,蛇毒之功用更加明晰而确切,蛇之药用价值大为提高,且必将大获进展。
⑧又逢蛇年,使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再次将目光集中到与蛇相关的话题。蛇之生生不息,顽强坚忍;不畏强敌,以柔克刚;逶迤前行,勇者无惧,皆可激励着我们,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于坎坷。
(1)研读第⑥段,简要概括作者从哪些角度说明蛇具有“助文化演进”的作用。
(2)第④段中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最小的蛇是盲蛇,成年蛇仅与大蚯蚓相仿,体重只有数克。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掉?试加以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与蛇相关之成语不下
70个,可谓玲琅满目,言浅意深。
(4)第⑥段少了三个成语,请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虎头蛇尾 , 打草惊蛇 , 杯弓蛇影 。
【考点】说明文阅读综合;说明方法;概括说明内容.
【分析】这篇说明文介绍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关蛇文化的知识,第一至四自然段从生物角度介绍蛇的种类、生活习性、特点等,第五自然段介绍蛇图腾;第六自然段介绍蛇对文化发展的作用,第七自然段介绍蛇的实用价值,结尾写蛇的精神.
【解答】(1)此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解.回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分析语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抓住其中的关键语句,然后根据理解概括出切题的答案.读语段可知,问题句“蛇助文化演进”是语段的中心句,之后有一些关键语句,如“蛇的形象在绘画和工艺品中常常出现”“在文学领域中亦不乏身影”“蛇在戏曲领域中也常常出现”,它们共同说明了中心句.因此,文段是从这三个角度来说明的.
(2)此题考查了学生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用.对于说明文的说明方法,首先要知道有哪些,即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其次要知道其特征及作用.根据句中的“与
相仿”可知,是作比较,这是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数克”是列数字,因让写一种,所以把最主要的说明方法写出来即可.说明的目的是突出蛇的小和轻.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理解与掌
( http: / / www.21cnjy.com )握.说明文的语言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准确性,一个是逻辑性.一般情况下,应尊重原文,回答不能去掉.回答理由时,可把词语去掉再读一下句子,用通顺的语言表述出比较的结果即可.一般从词语的作用、去掉后出现的情况两方面拟答.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火车上的相遇
①大二的时候,他的生活就像一幅乱七八糟的调色板﹣﹣逃课、喝酒、玩网游、谈恋爱。很忙,但都与学业无关。
②颓废、不求上进,他自己并不是没有警醒,只是计划容易,执行好难。他还是会隔三岔五地玩个通宵。
③暑假,他原打算在学校补补功课,再打份工,可是朋友又邀他参加同学们的假期游。无奈,他只好再次搁置计划,登上了开往西安的列车。
④正值暑运,车上人满为患,他们只买到两张卧铺票。大家只好轮换去休息,余下的就在硬座车厢里打扑克,玩得不亦乐乎。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⑤列车在他家乡停靠的时候,看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窗外熟悉的风景,听着浓重的乡音,有那么一刹那,他想起了在家务农的父母。每次打电话,他们都说一切都好,让他放心。他于是也就真的放下心来,不再惦记……想到这里,他有些走神,直到有人催促他发牌,他才又沉浸到游戏中。
⑥凌晨三点,他带着浓重的困意去卧铺车
( http: / / www.21cnjy.com )厢休息,人太多,走道里挤满了困倦不堪的人们,有好多农民工模样的人头枕在编织袋上。昏昏沉沉地进入梦乡。
⑦在一节车厢的连接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小的空间里,人们横七竖八地或坐或躺。他忽然像针扎一样,大声叫起来,只见他的父亲蜷在角落里,背倚着包裹,微仰着脸睡着。
⑧世界很大,有时却又很小,他竟会在这里和父亲相遇。
⑨父亲看见他也大吃一惊。父
( http: / / www.21cnjy.com )亲说,他是去郑州的建筑队干活,农活忙完了,正好出去转转。望着父亲皱巴巴的汗衫,乱蓬蓬的头发,黝黑苍老的脸,他知道父亲故作轻松的话语,是不想让他担心。
⑩父亲问他去哪里,他嗫嚅着说出行程。父亲却鼓励他,年轻人就该这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想到亮红灯的功课,他不敢看父亲的眼睛。
他劝说父亲不要再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去做工,父亲说,劳动惯了,闲不下来。父亲从不在他面前诉说生活的苦,他也很少想过父亲的付出。现在,在这个拥挤不堪的列车上,看着年老的他背着行李外出做工,他心里涌起一种难言的酸涩。
那晚,父亲在他的卧铺位上睡得很香。
( http: / / www.21cnjy.com )送父亲下车后,他发现自己的口袋里多了200元钱,两张皱皱巴巴、浸着汗渍的钞票,让他觉着沉重、烫手。
他忽然就没有了出游的兴致,那场旅行,他的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满是皱纹的面容。
从风景区回来时,他在父亲打工的城市下了车。天闷热得像个大蒸笼,暑气滚滚,空气里冒着干渴的味道。
在郊外的建筑工地,他见到了正在忙
( http: / / www.21cnjy.com )碌的父亲。工地刚施工不久,楼房才建起一层多高。在机器的轰鸣声里,父亲正踩着用木板搭起的脚手架,叮叮当当地捆扎钢筋。看见他,父亲急忙从脚手架上下来,心疼地责备他大热天里来工地做什么。看着父亲湿透的汗衫,被暑热熏得黑红的脸膛,他直觉着嗓子发堵,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从他脸上滑下,流进嘴里,咸涩的苦。
正说着话,有工友从身边走过。父亲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豪地介绍:“这是俺上大学的儿子。”那工友又问在学校学的啥。“念的是计算机,开学就大三了。”父亲大声回答,又侧头看看他,一脸欣慰的幸福的笑。
他心里五味杂陈,想想那两门挂科的功课,无地自容。
他在工地呆了两天,才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道,那天父亲在火车上把仅有的钱都留给了他,现在的生活费是拿工钱代扣的。天气那么热,每天强体力的劳动,简单、粗糙的饭菜就是父亲全部的生
活内容,他苦劝父亲回家,他留下来做工。父亲有些生气:“俺是干庄稼活的,这点累算啥,这哪是你读书人呆的地方,你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比啥都强。”
这些年,他变得浮躁无比,忘记了自己的来处。如今,父亲烈日下的汗水,一滴一滴溅在他心里,唤醒了他沉睡的心。
那个暑假是他最难忘的一个假期,他感觉突然长大、成熟了许多。从此。他一步步踏踏实实地走好自己的路,和从前顽劣的他判若两人。
多年后,当他和父亲聊天,还常常会提到那年夏天。只是,他没有告诉父亲,如果没有那次火车上的相遇,他不知还要挥霍多久的时光。
(1)梳理故事情节:
上大学的他颓废不求上进 →他在火车上与父亲相遇→去风景区游玩→ 他去工地并与父亲交谈 他突然长大
(2)品读语言,回答问题。
①结合语境,赏析第⑩段中的加点字。
他嗫嚅着说出行程。
②结合语境,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来赏析 段的画线句
天闷热得像个大蒸笼,暑气滚滚,空气里冒着干渴的味道。
(3)通读全文,谈谈你对段中画线句“父亲烈日下的汗水,一滴一滴溅在他心里,唤醒了他沉睡的心”一句的理解。
(4)请结合短文内容,说说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考点】小说阅读综合.
【分析】这篇小说叙说了一位大学生由一味的贪玩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懂得努力学习的转变过程.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7),写贪玩不爱学习的他在暑假游玩的火车上与父亲意外相遇害.第二部分(8﹣12),写这晚的意外相遇让他感到心疼与不安.第三部分(13﹣17),写旅游归来他特意到父亲的工地体验了一番,感受到父亲的辛苦与不易.第四部分(18﹣21)写多年后的他一直感谢父亲,是父亲让他明白了自己不能再辜负青春.学子求学的故事千万种,这篇小说没有豪言壮语,只是父亲的一个笑容,一句自豪的夸耀,却对贪玩的学子起到了催化的作用.小说以小见大,主旨深刻.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小说故事情节的概括能力.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故事的开端、经过、高潮等.概括要全面,语言要简洁.即“上大学的他颓废不求上进
→他在火车上与父亲相遇→去风景区游玩→他去工地并与父亲交谈.
(2)本题考查重点词语含义的理解分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既要准确理解词语的本义,又要将其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考虑其意义.
①神态描写,表现了他因担心父亲责怪而不安与惶恐心理,对父亲的愧疚与自责.
②景物描写、比喻.形象的写出了天气的闷热,表现了他内心的烦躁不安,为下文父亲工作艰辛下做铺垫.
(3)本题考查重点词语含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理解分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既要准确理解词语的本义,赏析词语时首先考虑运用了描写,还是使用了修辞,然后结合句子的含义内容进行赏析.①宽厚慈爱,如把自己仅有的200元钱留给了孩子;②吃苦耐劳,如农闲之际外出打工;
③教子有方,如对孩子的错误并没有过多的指责,而是用一定的方法让孩子自己去领悟;④望子成龙,如像工友炫耀自己的孩子是大学生,将来定有出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关键要学会抓住人物的各种刻画手法来分析,学会从故事情节中来分析,学会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最后还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回答时要注意结合文中事例进行.如:父亲宁可自己承担起所有生活的艰辛,从不向儿子提及,体现了父亲坚毅朴实的性格;父亲在火车上偷偷地将仅有的钱留给儿子,所儿子难为情,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和体贴之性.即:父亲艰辛的劳作、宽厚的胸怀感化了不求上进的他,让他突然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踏踏实实走好自己的路.
答案:
(1)①上大学的他颓废不求上进
②他去工地并与父亲交谈.
(2)①神态描写,表现了他因担心父亲责怪而不安与惶恐心理,对父亲的愧疚与自责.
②景物描写、比喻.形象的写出了天气的闷热,表现了他内心的烦躁不安,为下文父亲工作艰辛下做铺垫.
(3)①宽厚慈爱,如把自己仅有的200元
( http: / / www.21cnjy.com )钱留给了孩子;②吃苦耐劳,如农闲之际外出打工;
③教子有方,如对孩子的错误并没有过多的指责,而是用一定的方法让孩子自己去领悟;④望子成龙,如像工友炫耀自己的孩子是大学生,将来定有出息.
(4)父亲艰辛的劳作、宽厚的胸怀感化了不求上进的他,让他突然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踏踏实实走好自己的路.21教育网
四、
14.按要求作文
“晒”已经成了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晒”就是一起分享,晒一张聚会的照片,与人分享真挚的友谊,晒一件自己的作品,与人分享个性的魅力;晒一本书、一首歌、一幅画、一份心情……同学们,你想晒点什么呢?21·世纪
教育网
请以“晒晒我的”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在作文纸上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700字。
【考点】半命题作文.
【分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该题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简洁新颖,没有审题障碍,虽然没有提示语能够引导我们从多方面思考选材,但这个题目在很容易打开我们的思路,在内容上贴近我们的生活.题目难度不大.
【审题立意】晒”有很多种意思,不同种意思便可以作为不同的写作角度.你可以将“晒”理解为“分享”,“炫耀”或是“公开”.
【思路点拨】因而你可以写一篇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享你的成长故事的作文,表现一些积极正能量的思想或者行为.你可以写现代社会出现的一些“炫耀”之风,同时还可以写一些政府公开民主的一些政策,比如阳光工程等.哪些该推崇哪些该得到遏制在写作的时候要心中有数.当然你也可以晒出你的幸福生活,或者青春梦想,这样的题材比较好把握.
【误区指南】但是要注意要有深入的地方,切记不要写得“空、大、缺乏主题”,一定要围绕一个点去写.
【解答】【例文】
晒晒我的家风
我的家风很普通﹣﹣勤
( http: / / www.21cnjy.com )俭朴实,就是这个普通的家风让我养成了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喜欢干活儿:地里的,家里的.不怕吃苦,不管是冬天天寒地冻时劈柴烧火,还是夏天汗流浃背时下地干活,我都从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吃惯了粗茶淡饭,习惯了衣着简朴,过惯了平淡生活.
记得放暑假时,每天跟
( http: / / www.21cnjy.com )爸爸在田间里除草,打药,施肥.有一次,骄阳似火,酷热难当.我和爸爸一起在一人高的玉米地里撒化肥,玉米叶子把胳膊、脖子划得都是一道道鲜红的血印儿,满身是汗,穿在身上的背心儿就像刚刚用水洗过似的,眼睛也感觉涩涩的,有点睁不开.但一看到爸爸也和自己的状况一样,仍在默默无闻地干着,我就又一头钻进玉米地,猫着腰,施一把肥,抹一把汗,在玉米地里钻来钻去.硬是等把化肥撒完了,我才坐在一棵树下休息.
在我的记忆里,妈妈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连几年都不曾添置新衣服,虽然衣服是旧的,可穿在身上很得体.我曾对母亲说:“妈,你也买身儿新衣服吧.”母亲听了,笑了笑,说:“这不挺好吗,新旧有什么区别呀?只要干干净净就好.”我听了觉得有道理.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我也养成了一种艰苦朴素的习惯,如果不是过春节,如果不是父母主动给买的衣服,自己从来都不开口要衣服.
记得有一次课外活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休息时,大家坐在一起和老师聊天,无意之中老师还夸奖了我,说我衣着朴素,平易近人,大家应该向我学习.听完老师的话,我的心里觉得很惬意,也常常以此为荣.
我的家风虽然很普通,但它却使我养成了一种好习惯,而一种好习惯的养成,将会使一个人受益终生.
2016年12月22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